【看中國2018年11月23日訊】中國大陸「雙11」後,緊接著就是美國的黑色星期五,這兩個日子對「淘寶族」來說,簡直就是「大喜日子」。不少「淘寶族」瘋狂按下「加入購物車」,實現「買買買」模式。但你知道嗎?你這兩天的「按一按買一買」動作,卻可能需要地球幾百年來還債。
雙11:超過10億個包裹訂單
據香港01新聞網報導,2018年剛過去的「雙11」購物節,阿里巴巴公布全日銷售額近2400億港元(約306億美元),並收到超過10億個包裹訂單;雙11後,網上到處可見包裝及紙皮堆積如山的畫面。
而美國每年的感恩節後的星期五,被稱為黑色星期五。「黑色星期五」一詞源於美國六十年代,形容感恩節後人們外出購物引發的交通擠塞等問題,後來亦解作商戶能將「見紅」的帳目轉虧為盈成「黑色」。
「黑色星期五」銷售額驚人
調查研究機構Adobe Analytics數據顯示,美國在2017年感恩節、「黑色星期五」及「數碼星期一」(Cyber Monday)三日的網上銷售額合共達145億美元(約1131億港元);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NRF)更預料,2018年消費者支出會按年增加4.1%。
黑色星期五商城購物現場。(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黑色星期五」的消費文化亦傳世界各地,英國網上零售協會(IMRG)統計,2017年英國在「黑色星期五」的網購消費高達13.5億英鎊(約135億港元)。不過這個零售業的靈丹妙藥,對地球來說卻是「黑色」的一天——如此多網購背後,所產生的垃圾及浪費問題亦引人關注。
垃圾產量大增 過度包裝難回收
相信大家都有類似經驗:每次收到網購貨物後,都要「層層拆包裝」:速遞公司紙箱、編織袋、膠紙、塑膠袋、發泡膠、「啪啪紙」、包裝紙底下、最深處的秘密才是你所要的貨品。
每次收到網購貨物後,當然很開心。(圖片來源:Pixabay)
不過很多時候拆到手軟,仍未見所要的貨品。(圖片來源:Pixabay)
「拆包裝」固然開心,但卻極不環保。美國廢物處理公司Republic Services社區關係經理沃爾特斯(Jeremy Walters)表示,「黑色星期五」購物狂潮下,美國垃圾產量在感恩節到新年期間,較平常多25%。而且,當中約八成不是真正的廢物,而是消費者處理不當所致。
每年產生的膠紙垃圾,數量驚人。(圖片來源:Pixabay)
例如,消費者會懶得拆下膠紙,就直接把紙皮箱扔了就算。而且,出於各種原因,他們又不會重複使用禮盒、膠袋及包裝紙。這些被他們直接扔掉的垃圾,往往要幾百年才能得到自然分解,有些甚至更久,對環境影響甚深。
物流貨如輪轉 空氣污染無法扭轉
除了產生大量難以分解的垃圾外,「黑色星期五」網購還會產生更多碳排放。因為無論是生產、包裝或貨品交付,均要使用運輸工具。
英國2017年「黑色星期五」當日,為應付70億英鎊貨品交付,超過8.2萬輛貨車在街頭穿峻。保險公司Staveley Head估計,當地每個亞馬遜物流中心每93秒便有一輛貨車或客貨車駛出。
英國皇家內科醫學會(RCP)報告顯示,貨車是當地柴油污染主要元凶之一;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教授富勒(Gary Fuller)則表示,「黑色星期五」訂單繁多,令當地購物中心及住宅附近好一段時間的空氣污染指維持在嚴重水平。
有專家認為,集中一次網購及送貨就能減少碳排放。不過「黑色星期五」令網購大增,導致物流更頻繁,卻是不爭的事實。
停一停 想一想
過度消費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很多消費者在無所不在的廣告渲染下,還是往往會在「黑色星期五」及「雙11」送舊迎新,其實家中很多舊物件並未破損,而新物件又未必會用,但就是忍不住買買買。經濟學家傑克遜(Tim Jackson)將此形容為:「我們花原本沒有的錢,買我們不需要的東西。」
消費者在不假思索地的數分鐘裡「按一按買一買」,滿足了短暫的一陣購物樂趣後,其行為所創造的廢物及垃圾,卻要地球以幾個世紀償還……
溫哥華藝術家戴夫(Ted Dave)自1992年在「黑色星期五」當日發起「不消費日」(Buy Nothing Day),抗議這種盲目購買行為。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則在2017年起舉辦「減法生活節」(MAKE SMTHNG Week),希望透過「手作換物不購物」,呼籲市民在消費之前,分清想要和需要。
其實不少人已開始重新反思這個「買買買」風氣以及所衍生的環保問題,越來越多人開始響應「不買模式」。(相關報導請看:5萬澳洲人響應「不買模式」揭時裝工業骯髒秘密(圖))
責任編輯:江海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