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5大後果 歐盟對華2大動作(圖)

發表:2018-09-20 02:1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9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美貿易戰5大後果 歐盟對華2大動作
2018年9月18日在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港(圖片來源:Mario Tama /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9月20日訊】(看中國記者憶文綜合報導)中美貿易戰正在轉向一個新的階段,因為每一輪新關稅都會推動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漸行漸遠,與此同時,歐盟也對北京採取了行動。

川普(特朗普)政府9月17日宣布,將於9月24日對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產品徵收10%關稅,並於明年1月1日將稅率升至25%。稅率遞增主要有3個原因:(1)釋出信息:川普政府是認真的,並持續施壓;(2)使得美國公司有時間將供應鏈移出中國;(3)由於人民幣貶值,第一期10%的關稅對美國消費者最大購物季——聖誕購物的影響不大。

川普同時警告,若中方報復,將對另外2670億加稅。這相當於中方出口美國的總額。

北京時間9月18日晚,中國商務部表示將於美國加稅的同一天對價值6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稅,稅率為5%和10%不等。相對於美方關稅的額度和稅率明顯輕柔。外界認為這主要有2個原因:(1)沒有足夠的籌碼,2017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達3752億;(2)恐刺激川普,造成更多、更早的關稅。

歐盟對華2大動作

就在美中貿易戰再次升級之際,歐盟在對華貿易上也有兩大動作:(1)歐盟委員會公布世貿組織改革方案;(2)中國歐盟商會公布長達394頁的年度報告。

據法廣報導,在美國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之際,9月18日歐盟推出世貿組織改革方案,對用國家資本補貼特定產業的做法進行約束和制裁。

同一天,中國歐盟商會公布了年度報告,代表了1600間歐洲公司的意見。報告說,歐洲企業在中國面臨無數問題,包括國有壟斷企業的優惠待遇、市場准入壁壘、政府官僚主義、網路管制、知識產權,和強迫技術轉讓等問題,20%的歐盟在華企業指控被迫向中國方面轉移技術。北京雖然推出一帶一路,但這些經濟戰略只向中國企業開放。

加入世貿17年後,北京除了實現了5天工作制以外,其它承諾幾未兌現,在接到2000億關稅威脅後,它似乎仍然不願意做出改變。現在,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到貿易戰最終影響和附帶的損害規模上。

全球化結束?

據彭博社報導,瑞信私人銀行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Tao Dong)表示,中美貿易戰可能是全球化結束的開始。

外界認為,全球化創造了一個經濟快速增長的時期,造就了一批巨型企業王國,但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正在縮水,藍領的生活品質正在降低。

供應鏈撤離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亞洲金融市場研究主管艾維(Michael Every)表示,「(中美)分手將導致供應鏈發生巨大變化,」他說。越南、泰國、印度和墨西哥可能從中收益。美國用轉移供應鏈的方法來實現地緣戰略,阻止中國製造2025計畫,並將世界分裂成一個經濟聯繫有限的中美陣營,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場勝利。

「美國官員的一個目標是利用關稅,促使美國公司把供應鏈移出中國,儘管這不是政府內部的統一觀點,」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亞洲區主管邁克爾.希爾森(Michael Hirson)說。理想的狀態是將製造業帶回美國,當然,如果美企把供應鏈轉移到其它國家,而不是集中在中國,部分美國官員也會感到滿意,「在高科技領域尤其如此。」

「關鍵問題是這要承受多少痛苦。美國公司可能會失去與德國或日本公司競爭力,這些公司能夠從中國的低成本供應鏈中獲益。」

希爾森說,如果美企關閉中國工廠或移至別國,這將對下游產業造成重大影響。北京擔心這種影響會急劇加速。這也是北京對美國關稅進行報復時,出手謹慎且動作不大的原因之一。

美國損失小得多

「對美國的主要影響將是企業盈利和股市,部分原因是變化速度造成的不確定性,」中國褐皮書(China Beige Book)首席經濟學家希撒(Derek Scissors)表示。「中國將面臨更大的問題。中國供應的替代品多於美國的需求。溫和的貿易摩擦沒有贏家,但在重大的貿易衝突中,美國的損失要小得多。」

Rhodium Group LLC的合夥人羅森(Dan Rosen)說,如果貿易邊緣政策激發了美國的信心和就業革命,這種策略可能名垂青史。

大陸型經濟

瑞信私人銀行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Tao Dong)表示,從長期來看,隨著貿易放緩和投資放緩,全球增長趨勢可能放緩。「未來中國將更加關注國內市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貿易戰中,美國和中國都將成為表現較好的經濟體,因為它們是大陸經濟類型,並受到國內需求的緩衝。

據摩根大通此前的預計,如果美國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出口徵收25%的關稅,中國不進行報復,將有300萬人失業。若中方報復引發川普政府對另外2670億加稅,將導致550萬人失業潮,並抹去中方1.3%GDP。

炮灰優勢能持久嗎

歷史文化學者文昭在其YouTube頻道《文昭談古論今》中表示,在經濟上中國沒有打貿易持久戰的客觀條件,政府還在用增加企業負擔的方式應對困境,認為時局越艱難,越需要集中力量,給企業加的負擔越重。上週,經濟評論人吳小平提議,再度公私合營,國有化私營企業。這是在用毀滅經濟活力的方式打持久戰。

文昭說,中共領導人認為,其打貿易戰的優勢是所謂「炮灰優勢」,可以把更多的中國人變成低端人口,變成「韭菜」和「炮灰」,他們也不敢說半個「不」字。而美國的炮灰太金貴,不像大陸有「吃苦耐勞」的所謂「優良傳統」。「炮灰優勢」真的能成為優勢嗎?文昭預計,如果時間短的話,可以在半年到一年內看到答案。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