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從事一些「不那麼掙錢」的職業,就會被當做「社會底層」。(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8年7月18日訊】近日,《移民家園》發表的一篇文章火了。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名在國外生活多年,最終卻選擇回國發展的華人。他在回國後遇到了種種衝擊和不適應。國內很多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與國外是如此地不同。他在文章中寫了自己的所見所聞,引發很多海外華人的共鳴。
作者表示,在歐洲生活多年,認識各行各業的朋友。他們中有20歲出頭的年輕人,也有30多歲的「中年人」,年齡只是數字,不存在「什麼階段做什麼事」的所謂規範,而婚姻亦只是選項,並非人生的「標配」,一切都不應偏離那個終極的召喚:我該如何度過這一生?
一切都是圍繞「我」發生的,「我」可以自由地思考、決策、行動。
最重要的是,沒人會來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品頭論足。你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冷暖自知。
可一回國,這種「邊界」消失了,身邊出跳出無數嗡嗡作響的聲音試圖佔領你的頭腦、爭奪對你生活意義的闡釋權。
1、「看看身邊還有像你這麼大還不結婚的嗎?」
2、「你去過很多地方,有很多經歷,但又有什麼用呢?我告訴你,在國內你要實際點,你在外面這幾年已經錯過很多上車的機會了。」
3、「你已經30歲了,快被95後淘汰了。」
4、「你怎麼還在做媒體這麼沒錢途的事情啊……」
這些聲音往往來自熟悉的親人、朋友和社交圈。
作者在國內無時無刻不感覺到自己是個「少數派」,被外界一次次置入「框架」中去審視和評判,雖不至於說價值觀動搖,卻也在精神上跟外界反覆地對照、拉扯與衝突中,耗費掉了大量的心力和激情。
但在國外,完全不存在「跟外界對抗」、「守住自我」這些防守環節,一切都是打開式的,不管你做37歲的單身青年還是文學女博士,沒人有興趣評判。
回國後卻發現自己變成「社會底層」
在國內如果你能夠掙得十分,就不應該只要五分,不要問代價是什麼,不要計較開不開心;只要你跟我們不一樣,你就像個怪物,會活得很慘。
作者說,自己在歐洲時常聚在一起的朋友遍佈各個行業,有做設計的、管理倉庫的、在酒吧調酒的、做程序員的、在公司做行政的,當然還有做金融的和無所事事的,沒人關心對方在各自行業裡的成就、前景和收入,大家都隨意地聚在一起分享時間、見聞和笑話。
外國不同階層的人在一起隨意地分享時間、見聞和笑話。(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其實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從事著我們看來很「平庸」的工作。可他們都幽默聰明,活得開闊自由。
更重要的是,無論他們自己、還是身邊的朋友和家人,都對他們正在從事的職業抱持著真摯的熱情,都從中發現了無盡的價值和意義感——無論是利他、快樂、自由還是個人成長。
當國外30歲上下的年輕人還在戀愛、換工作、旅行和探索自我時,國內的同齡人卻終日活在焦慮和憂懼中,擔心房子供不下去、換不了新車、孩子上不了名牌小學、職位有天被更年輕的世代或機器人取代。
而換成國內,從事一些「不那麼掙錢」的職業,就會被當做「社會底層」。
這篇文章一出,就擊中很多還未回國、或者已經回國的華人的心。有人表示,這篇文章說出了自己的心聲,這就是自己不願意回國的原因。
嘆息回不去了
相信任何一個人出國的時候都不會想著,自己是一輩子就呆在國外了,剛開始想的總是國外有多好,終於能出去了,終於可以達到自己的夢想了。
從剛開始覺得國外什麼人都沒有,像個大農村,死氣沉沉的,到忽然覺得,原來安靜也是那麼的舒服。
以前在中國覺得特別熱鬧,到現在覺得回國有點不習慣,「人擠人擠死人」呀。然而確實,對很久沒有回國的人來講,中國就是另一個星球一樣,所以回國洋相也出了不少。
第一次回國很激動,覺得有一萬個事要講,有一萬個想念的朋友想碰,有一萬個地方想去。
可是回國以後發現,要講的事原來沒有那麼多了,講了覺得他們可能不理解,想念的朋友也已經不是當初的朋友了,自己死黨也已經變成別人的死黨了,想去的地方突然也找不到了,因為,可能已經拆了……
如果家裡有一個在國外長大的孩子,可能就更無法適應了。平時他們在國外,因為語言無障礙,什麼都能辦,到了中國變成了什麼都辦不成,好像智商一下子降低了似的,恨不得連別人給他們找錢都能收來假的。
好像那個世界離我越來越遠,想回去,卻沒有那個勇氣;不回去,為什麼心裏還有一些牽掛和不甘。與國內的世界隔閡越來越嚴重,與國內朋友的聯繫越來越少,越來越沒有共同語言,國內新聞越來越懶得看……
但看著父母慢慢老去,心裏總會升起幾絲內疚感。罷了,那就先這樣,先繼續現在的生活,再看看吧。
但這一看,或許就到了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