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7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憶文綜合報導)美國時間7月6日下午,也就是因中共竊取知識產權,美國加征懲罰性關稅啟動後的15個小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布消息稱,將向對華徵稅產品啟動個別豁免的申請程序。
依據該公告,特定商品將能得到豁免,但必須符合以下的條件:(1)進口來源地僅限於中國,沒有其它替代來源;(2)如徵收關稅將對申請人或其它美國利益帶來巨大的經濟性損害;(3)不屬於中國高科技產業培育政策「中國製造2025」的相關產品。
公眾可以在90天內提出豁免特定商品的申請,申請截止日為2018年10月9日。相關申請案發布在Regulation.gov網站後,公眾可有14天對該申請案提交支持或反對的評論。在評論期結束後,申請人可以在7天內對公眾支持或反對的評論意見做出回應。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同意特定產品的豁免申請後,將公告在《聯邦公報》上,並追溯自2018年7月6日生效,有效期為一年。
豁免不是按企業和品牌,而是按產品來判斷是否豁免關稅。因此一旦USTR同意豁免後,所有該產品的進口商,都可以享有豁免優惠。
美國自6日起對價值340億美元的818項中國進口產品開徵25%的額外關稅。中國商務部稱,「美方公布的所謂340億的徵稅產品清單中,有約200多億,大概佔比約59%是在華的外資企業生產的產品。其中,美國企業佔有相當的比例」。
為降低對美國企業和盟國企業的衝擊,如部分美國企業和日本企業的美國法人從中國相關工廠進口的零部件等或將成為被豁免的對象。中美貿易戰對雙方經濟、世界供應鏈將產生巨大影響,美國及其盟友的企業需要時間尋找和培植替代供應商。
美國商務部在鋼鐵和鋁關稅上使用了同樣的豁免程序。
中共官媒《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微博稱,「美國政府發動對華貿易戰的根本出發點從未改變,始終是為了給中國經濟發展添堵,尤其是對中國工業振興方面的戰略性扼制,這也注定了中美貿易戰不可避免的遭遇戰屬性。」
根據WTO規則,國家不得介入商業技術開發,否則此項技術不得商用,只可運用於軍事等非商業領域。但在商業領域,「中國製造2025」計畫的基本戰略,是在國家巨額資本的補貼下,讓國企與外國私企競爭,實現壟斷,後果是世界自由貿易的規則與普世價值將被徹底摧毀。此外,美國《紐約時報》、美聯社與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指,中國政府除要求外國企業提供軟體源代碼之外,更進一步面臨交出加密數據密鑰的要求。這些公司私下認為北京強制他們技術轉讓,強制合資,他們在中國的生意變得日益艱難。
《日經新聞》報導說,此次程序考慮到了關稅對美國國內經濟的負面影響,但獲得豁免的產品預計有限,開徵額外關稅的進口產品的規模不會明顯改變。
美國清單主要以工業用機器設備為主,盡量降低對美國消費者的衝擊。中共的報復清單則以大豆、肉類、乳製品、水產食品為主,其它商品則為汽車及其零組件,對中國消費者影響較大。
美國政府決定對合計500億美元的進口產品徵收關稅,其餘160億美元將在7月底之前聽取公眾意見後確定。預計啟動日期可能在7月底或8月。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5月,美國貿易赤字比上月下降27億美元,創下2016年10月以來新低。總體出口增加1.9%,其中飛機出口創記錄,大豆出口幾乎翻了一番,雖然來自中國的訂單減少,但世界市場具有流動性,來自埃及、越南、臺灣以及荷蘭等國的訂單成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