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大豆價格上漲及需求低迷,都對國內大豆壓榨加工企業產生壓力。(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5月29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美貿易爭端暫時偃旗息鼓的一個條件,就是中國加大進口美國產品的額度,中國國有企業均將買進更多美國大豆。另外農產品分析師表示,大豆價格在三季度有望上漲。這些都對國內大豆壓榨加工企業產生壓力。
在十天前,中美兩大經濟體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同意採取有效措施,實質性減少美對華的貿易逆差。簡單來說,中國要多購買美國的產品。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全球超過60%的大豆幾乎都流入了中國市場。大豆是中國主要的進口農產品之一,2017年進口總量創記錄增至9,554萬噸,佔了全年糧食進口總量的73.1%。
大豆或人們通常說的黃豆,最有價值的其實不是其本身,而是經過加工的副產品——食品中常用的荳油,以及牲畜行業飼料中必用的豆粕。中國對大豆的需求量近年來有增無減,其中美國大豆佔了一大部分。
5月28日,據路透報導,北京同意讓國有企業重新開始購買美國大豆,以幫助安撫其最大貿易夥伴美國,這或許會成為對政府影響市場力量的意願的一次考驗。
路透對中國大型貿易公司和加工企業的五名高管進行的採訪顯示,對於儲備充足的中國大豆最終用戶及貿易商而言,目前大量買入美國大豆或許是痛苦的,由於賣家押注好運將至,美國大豆出口價格上週被推得更高,但中國大豆壓榨企業的壓榨利潤率本來就已經很低了。
中國商務部則表示,未示意國有企業買進更多美國大豆。
不過中國儲備糧管理公司已就美國大豆詢價,為4月初以來首次,市場參與人士將此解讀為政府對採購美國商品的限制已經解除;另外知情人士透露,阻止中糧集團採購美國大豆的限制也已解除。
中國《農產品期貨網》5月28日發布數據分析文章顯示,二季度大豆價格將在底部徘徊,三季度有望上漲。目前中國大豆主要產區的收購價格仍高於進口大豆價格,黑龍江過篩大豆收購價為3,500元(人民幣,下同)/噸,比5月份進口巴西大豆到港成本均值高出120元/噸,高3.55%;比目前港口分銷大豆平均價高出100元/噸,高2.94%;比按照上週五美國大豆1807合約收盤價997.6美分/蒲式耳計算的進口巴西大豆到港理論成本高出274元/噸,高7.8%。
隨著牲畜飼料行業的需求減少,中國大豆壓榨加工企業擔心任何額外的購買都會提高價格併進一步侵蝕利潤率。價格上漲讓中國南方的大豆壓榨加工企業尤為痛苦。一家大型大豆壓榨加工企業的經理稱,由於進口量巨大但需求低迷,目前每噸大豆虧損大約20∼30元。
而在5月3日,中國內地媒體紛紛報導稱,通過多渠道獲悉,東北地區多個省市緊急下發文件,要求擴大大豆種植面積。例如,吉林省長春市農業委員會官網顯示,長春市農委下發《關於迅速落實2018年大豆種植面積任務的緊急通知》,將擴大大豆種植面積作為當前農業生產的首要政治任務。
早前中國將擴大大豆種植面積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圖片來源:長春農委)
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也召開專題會議,下發了《關於擴大全省大豆種植面積的緊急通知》。通知稱,「國家下達我省今年新增500萬畝大豆面積,並在已安排1150萬畝輪作試點基礎上,再新增200萬畝耕地輪作試點擴種大豆,每畝補貼150元」。並且,其向省內各市下達了2018年全省擴種大豆及新增耕地輪作試點任務表。
當時,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李國祥接受媒體採訪表示,首要目的是解決過去糧食結構性矛盾,「另一個目的就是降低進口大豆的依賴度。」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表示,中美貿易談判後政府同意加大美國產品進口,實際上犧牲了沒有發言權的中國農民換取更多的整體利益;而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對媒體表示,中國的劣勢是進口農產品主要依靠少數國家,這次中美磋商結果還會加劇中國糧食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