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存在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如何化解也成關注點。(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11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11月9日,中國外交部新聞稿稱,中美元首會晤達成多方面重要共識,中國將大幅度放寬金融業的市場准入政策。但中國目前的金融監管框架存在弊端引髮質疑,並且中國存在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如何化解也成關注點。
中國外交部稱,中方按照自己擴大開放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將大幅度放寬金融業,包括銀行業、證券基金業和保險業的市場准入,並逐步適當降低汽車關稅。在2018年6月前,在自貿試驗區範圍內開展放開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試點工作。對干玉米酒糟在進口環節和國內環節實施相同的增值稅政策,恢復免征進口環節增值稅……
近年來中國經濟出現下滑態勢,中共當局和金融監管部門多次強調「要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隨著一系列資本市場風波出現之後,中國金融業如何縱深發展成為難解之題。日前,中國國家級別的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正式成立,似乎標誌著開啟新的金融綜合監管時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金融系統面臨的最大風險,在於各行業企業包括金融企業的過高負債率和槓桿率,如果能從根本上消除了金融隱患,是化解與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最得力措施。
但是分析人士指出,截止目前中共當局採取應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措施,治標措施多於治本措施,行政命令干預多於市場化手段。下一步應該加大經濟金融改革開放步伐,深化金融深層次開放,這是根除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治本措施之一。
近日,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表示,系統性風險與金融不夠開放有一定關係。如果金融市場不放開,可投資的資產很少,會導致泡沫;在目前的金融體系中,市場紀律總是無法得到執行,也造成了很多隱性風險,而金融市場的開放可以幫助消除這一隱患。
外媒也提出質疑,路透11月9日報導認為,儘管成立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金穩會)的現實必要性已無需再論證,但立足於金穩會的監管協調機制如何有效運作並切實補齊監管短板,及釐清與地方監管的關係等等,官方披露的現有信息尚未給出清晰的政策方向,這些具體的問題均有待進一步明確。
「從7月中旬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成立到現在花了將近四個月時間,醞釀過程比較長,這不是按理想化方式去配置而一定是各方博弈妥協的結果,(金穩會)規格似乎是低了一些,而由分管金融的副總理馬凱協調一行三會事務可能是一個過渡性安排。」一位資深政策研究人士對路透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