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歷史事件、人物、或時間段,在官方編寫的史書上可能迄今仍是空白。(圖片來源:Pixabay)
一、在美國,一次重大事故就能改變歷史:1911年3月25日的三角內衣公司火災。146名男女工人死亡,大多數是16到23歲的姑娘,最小的僅14歲。三角工廠事件不僅促使了美國對血汗工廠立法,後來更被寫進美國中學歷史課本,成為美國現代主流價值觀的一部分:生命的價值重於財富。
二、900年歷史的牛津大學,培養了7個國家的11位國王、6位英國國王、4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3位總統和首相、12位聖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紅衣主教,影響著整個世界。有意思的是牛津的官方宣傳資料中幾乎看不到這些。這所英國最古老的大學甚至沒有舉辦過像樣的校慶,對學術對真理的追求讓她畏懼名利。
三、1966年,紅衛兵掘了他的墓,曝屍荒野,被孩子們踢著玩。他是中國重工業奠基人。他創辦了中國第一個高等師範學堂、第一個幼兒園。他將武漢打造成中國重工業基地,創建了中國首家系統完備的軍工廠,讓「漢陽造」聞名天下。他位列晚清四大名臣,一生清廉,喪葬費由親朋門生籌措。他是張之洞。
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四、三一八慘案中,總理府衛隊擅自開槍,死傷多人。魯迅的學生劉和珍、程德群等數十人中彈死亡。雖然不是段祺瑞下令開的槍,但作為一國總理的他自知罪責。他很快成立調查組,調查死難者的名字,給予優撫。在悼念死難同胞大會上,當眾長跪不起,並立誓終身食素以贖罪,這個誓言一直堅持到他病終。
中華民國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陸軍一級上將閻錫山。(網路圖片)
五、他舉行山西起義,響應辛亥革命;他在統治山西長達38年期間,醉心於搞經濟建設,保境安民,終使山西物阜民豐,山河完整;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他堅定地提出「寧在山西犧牲,不到他鄉流亡」的口號,主管晉綏軍,堅決抗日,並贏得了「模範戰區」的稱號。他是誰?山西人——閻錫山!
六、周佛海身在汪營心投蔣家,為軍統幹了不少活。光復後被審,軍統出庭證明情況,蔣介石也屢次暗示,南京法院照判其死刑。周妻抗告,最高法院駁回。蔣介石無奈,只得頂著輿論壓力,親簽特赦令,將其由死刑改無期。民國法院、法官還是鋼鋼的。後來,周病重,想保外就醫,不允,獄中氣絕。
七、王士珍,也曾出任北洋政府總理,以低調聞名。為什麼要低調呢?據他自己說:他年輕時也挺狂,睥睨天下,目無餘子,從軍時遇到李鴻章,發現李鴻章智慧才幹,不知高出他多少,可是卻處處碰壁,天天挨罵。這時王士珍才知天下事之難,難就難在你幹得越多,挨罵也越多,從此收起狂妄之心,低調淡定過了一生。
八、英國撒切爾夫人與內政大臣吃飯,女服務生上湯,不小心將一碗熱湯扣到了內政大臣的腦袋上。撒切爾夫人立即起身,擁抱嚇傻了的女服務生,說:別介意,誰都會犯錯的……
九、一位銀行家的妻子,在布拉格一間咖啡館裡愛上了一位作家。他寫一頁,她看一頁。他也愛她,她隱瞞了婚姻狀況。作家後來得知戀人是有夫之婦,兩人從此沒見。作家孤寂一生,彌留之際,念叨著那女人的名字。往前一步,是醜聞;往後一步,是對愛的尊重。作家叫卡夫卡,那部作品是《變形記》。
十、善良的蘇格蘭農夫從糞池救出一個小男孩,男孩的紳士父親酬謝,農夫謝絕。紳士說:讓我們簽個協議,我帶走你的孩子,給他最好的教育,農夫允諾。農夫的孩子後來發明瞭青黴素,獲得諾貝爾獎。數年後,紳士的兒子得了肺炎,青黴素治好了他。這兩個孩子分別是弗萊明和丘吉爾。(幫人就是在幫自己呀)
十一、他求職,「我們不缺人,一個月後再來。」他一個月後來了;「有事,過幾天再說。」他過幾天來了;反覆多次。「你髒兮兮的我們不要。」他借錢買了衣服;「你不懂電器知識。」兩個月後,他學了足夠的電器知識又來了。「我幹了幾十年,第一次遇到像你這樣有耐心和韌性的。」他成功了。他是松下幸之助。(人生沒有失敗,只怕堅持和認真四個字)
十二、多年前的南非:有一次庭審曼德拉之前,公訴人Bosch突然撂攤子不幹了。他跑過去跟曼德拉握手,說:我鄙視我所做的事情,我不想把你給送到監獄裡去。曼德拉在結束27年的牢獄生涯後,對虐待他長達27年之久的三個人平靜的說:在走出囚室,經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那一刻,我已經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把悲傷和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仇家格裡高禁不住淚流滿面。那一刻他終於明白,告別仇恨的最佳方式是寬恕。——《曼德拉自傳》
十三、戰後的日本小學校,伙食由政府提供,這種制度叫給食。無論校長,老師還是學生吃的都是一模一樣的飯菜。但校長也搞特殊化——校長總是第一個吃。那麼校長為何要有如此特權呢——實際上這是制度,校長必須要在所有的學生吃飯之前,第一個品嚐試吃,以免食物質量靠不住,到時候校長第一個送醫院。
十四、蔡元培的書法和他的思想一樣兼容並包、雍容大度,旁人看來卻是背離常格。某次錢玄同問:「蔡先生,前清考翰林,都要字寫得很好的,才能考中。先生的字寫得這樣蹩腳,怎樣能夠考得翰林?」蔡答:「我也不知道,大概那時正風行黃山谷字體的緣故吧!」回答既見出他的涵養,也見出他的幽默,滿座聞之,皆忍俊不禁。
十五、辜鴻銘: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的中國第一人。先後就讀於英國愛丁堡大學,德國柏林大學、萊比錫大學,法國巴黎大學等名校;獲文、哲、理、工、神等13種博士學位;精通英、德、法、意、拉丁、馬來和希臘、日、俄等9國語言文字,第一個將中國的「四書」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
十六、1917年的北大,有一群教授。梁漱溟,25歲;胡適,27歲;劉半農,27歲;劉文典,27歲;林損,27歲;周作人,33歲;陳獨秀,39歲;朱希祖,39歲……校長是蔡元培,50歲。最年輕的是畫法研究會導師徐悲鴻,23歲。這個年齡,擱現在許多人還是「啃老一族」,而前輩們已經成為大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