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燒包是國人對港式點心最早也最熟悉的口味之一。(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港式的點心、小菜由於份量少、口味多、價格平民,非常符合消費大眾的需求,因此這類餐廳開再多還是家家客滿。
前兩年挾帶香港盛名來台灣成立分店的某家港式點心店,開幕初期還造成轟動,吸引大排長龍的人潮,只為了品嘗他們的招牌叉燒包。我對排隊吃東西向來沒耐性,還好這家店很快就增加出很多分店,在很多百貨公司的地下街都吃得到,雖然還是生意很好,但已經不需要排那麼長時間了,我就是在這種條件下吃到的港式點心,可惜,味道並沒有傳說中的驚喜。
吃不到叉燒肉只有醬汁的叉燒包
叉燒包是國人對港式點心最早也最熟悉的口味之一,它的特色是麵皮鬆軟綿細,順著裂口撕開,內餡是切碎與醬汁炒合的叉燒肉。叉燒本來就是港式料理中很特別的烹調法,將大塊的肉片或排骨先用調味料醃漬,再用明爐炙烤的方式焗出色香味,但為了讓色澤均勻,他們習慣加入食用色素,所以廣式叉燒肉除了香甜,色澤上都帶點紅,這也是叉燒肉的特色。除了直接切片吃,用它做叉燒包更成為港點的特色風味,也是與其他包子最大的不同,一直廣受歡迎。
傳統的叉燒包都是蒸的,這家賣的卻是烤的,外皮金黃香酥,類似剛出爐的菠蘿麵包,掰開裡面流瀉的是香濃紅艷的叉燒肉漿,很有創意,也深受好評。可是我每次吃到的都只有醬汁嘗不到叉燒肉,烤得鼓鼓的酥皮用筷子一挾就塌了,接下來就是一攤酥皮混著叉燒漿吃,這也值得大家趨之若鶩?如果原創就是這種品質,根本是浪得虛名吧?再不然就是偷工減料,還是我運氣特別好,吃過3次都剛好是只有醬汁沒肉片的?
不過,餐飲界都有跟風,誰家出現了熱銷品,其他家馬上跟進,喜歡吃焗烤叉燒包的根本不必限定這家,現在很多廣式茶樓幾乎都吃得到。前不久跟朋友在仁愛路那家飯店兼賣場內的港式茶樓用餐就正好遇上剛出爐的焗烤叉燒包,價格跟那家名店差不多,除了一樣金黃香酥,餡料卻是滿滿的叉燒肉,這才是名符其實的叉燒包吧。無論蒸的或烤的,叉燒包當然要吃得到叉燒肉才行,光是醬汁賣那麼貴,還要排隊,到底是吃名氣還是美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