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監會表示要把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17年10月27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共十九大已經結束,按照慣例各部委隨即會召開所謂的學習會議。10月26日上午,中國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召開會議併發表講話,表示要把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重要的位置。這和不久前十九大上習近平與周小川的表態不同,或意味著銀行業的金融風險更大。
中國銀監會官方網站上的新聞稿顯示,會議提出,要防範和化解新形勢下金融風險,在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領導下,把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繼續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穩妥處置重點風險,防止單體局部風險演化為系統性全局性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近年來,中共當局和央行等金融監管部委不斷發聲警示金融風險。習近平10月18日在中共十九大工作報告中重申,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10月19日,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中央金融系統代表團討論會議上也做出了類似的表態。
關於可能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風險點,郭樹清19日在中央金融系統代表團開放日答記者問時表示,今後整個金融監管的趨勢會越來越嚴,對影子銀行、交叉金融、房地產泡沫、地方政府債務等,同時還有與其相關的操作性風險。
不過從26日銀監會的表述來看,或表明銀行業的風險更為驚人,這從金融官員的表態中可見一斑。8月24日,中國銀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於學軍出席「2017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並演講。
於學軍表示,中國金融風險面臨前所未有複雜局面,截止去年末,中國廣義貨幣M2達到155萬多億元(人民幣,下同),是2007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的3.8倍;狹義貨幣M1則達到48.7萬億元,是2007年的近3.2倍。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產總規模來看,2007年末約為53萬億,2016年末則達到232萬億。「九年翻了4.4倍,膨脹速度驚人。」
於學軍認為,因為中國貨幣信貸數據均大幅超過同期的經濟增長率,致使中國的經濟貨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廣義貨幣供應量與GDP之比),由2007年末的1.51倍快速上升為2016年末的2.08倍,即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年末餘額是當年GDP總額的二倍多,這在全球大的經濟體中早已「遙遙領先」。
10月25日,由中央結算公司舉辦的金融街十號論壇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劉曉蕾出席「聚焦金融體系流動性風險與信用風險」主題的討論併發表主題演講。關於如何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劉曉蕾提出,首先是要加強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預警,利用金融性風險指標等來加強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預警;第二要關注其它的行業,特別是在國內房地產行業對金融行業帶來的影響;第三關注流動性風險,應該尊重市場自身運行的規則。
系統性風險(Systemic Risk)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經濟學界對系統性風險已經有一定的認知,只是對它的定義還停留在較為模糊的階段。現階段,對系統性風險較有代表性的定義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其一,是根據危害範圍大小的角度定義。歐洲中央銀行(ECB)認為,系統性風險是導致金融體系極度脆弱,金融不穩定大範圍發生的風險,嚴重損害了金融體系運行的能力,進而影響經濟增長和社會福利。
其二,是從風險傳染的角度。金融體系崩潰在市場間蔓延,導致損失在金融體系中不斷擴散,最終使整個系統崩盤甚至對實體經濟造成衝擊的可能性。
其三,是從影響實體經濟的角度出發。G20財長和央行行長報告認為系統性風險是「可能對實體經濟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的金融服務流程受損或中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