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儀天下 千古第一賢後──長孫皇后(圖)

作者:雲中君 發表:2017-10-20 13: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垂範百世的千古第一賢後---長孫皇后。
垂範百世的千古第一賢後──長孫皇后。(網路圖片)

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後,任人唯賢,從諫如流,大治天下,成就了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盛世之一:貞觀之治。這些豐功偉績的建立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得力的賢臣勇將之外,也與他賢淑溫良的妻子長孫皇后的全力輔佐是分不開的。

長孫皇后(西元601年-636年),小字觀音婢,其名於史無載。長孫皇后是北魏皇族拓跋氏之後,生父長孫晟是隋右驍衛將軍、著名外交家,也是平突厥的功臣。其生母高氏,為北齊皇族後裔,名臣高士廉之妹。其母高氏之父高敬德曾任揚州刺史;長孫皇后自幼生長在官宦世家,接受了一整套正統的教育,形成了知書達禮、賢淑溫柔、正直善良的品性。這種與生俱來的賢淑品德,使得她能事事以大局為重,保持了後宮的平靜;而且能夠理性地處理事務,從不願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預朝政。在她很小的時候,一位卜卦先生就曾說她「坤載萬物,德合無疆,履中居順,貴不可言。」她一生用一種特有的「柔」性道德力量,幫助唐太宗安定後宮,撫平心緒,為大唐的江山社稷盡了一份作用非凡的力量。

長孫氏十三歲時便嫁給了當時太原留守李淵的次子、年方十七歲的李世民為妻。嫁給李世民之後,她勤勉的侍奉公婆、相夫教子,成為一個稱職的小媳婦。後來李淵起兵成為唐高祖之後,李淵身邊的妃嬪經常在李淵面前說李世民的壞話,她都從中斡旋調節。她此時已是秦王妃,後來玄武門事變爆發當日,她親自到事發地點慰問軍兵。後來李世民被封為太子,她也就「婦憑夫貴」成為太子妃。唐高祖武德九年八月,李淵因年事已高而禪位給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就成了唐太宗。長孫氏也就由太子妃成為母儀天下的長孫皇后。應驗了卜卦先生說她「坤載萬物」的預言。

賢良恭儉 節儉簡樸 不參與朝政

作了至高無上的皇后,長孫氏並不因之而驕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賢良恭儉的美德。對於年老賦閑的太上皇李淵,她依舊十分恭敬而細緻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請安,經常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宮人怎樣調節他的飲食起居,像一個普通的兒媳那樣力盡著孝道。對後宮的妃嬪,長孫皇后也非常寬容和順,她並不一心爭得專寵,反而常規勸李世民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妃嬪。長孫皇后憑著自己的端莊品性,無言地影響和感化了整個後宮的氣氛,使唐太宗不受後宮是非的干擾,能專心致志料理軍國大事。雖然長孫皇后出身於顯貴之家,但她卻一直遵奉著節儉簡樸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講求豪奢華美,飲食宴慶也從不鋪張,因而也帶動了後宮之中的樸實風尚,恰好為唐太宗勵精圖治的治國政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樣。

唐太宗出於對一同歷經風雨的妻子的瞭解,他從朝堂回到後宮之後,有時也想要跟長孫皇后議論朝中大事。開始時太宗經常高談闊論,長孫皇后則說:「母雞司晨,終非正道,婦人預聞政事,亦為不祥。」唐太宗卻堅持要聽她的看法,長孫皇后拗不過,說出了自己經過深思熟慮而得出的見解:「居安思危」、「任賢納諫」。因為她不願意用細枝末節的建議來斧正丈夫,而是相信丈夫駕馭文臣武將的能力。

識大局暗保忠臣 用機敏智勸太宗

當時天下已經太平,一些武將漸漸的疏於習武,太宗利用公務之暇隙,召集武官們演習射技,目的是鍛練他們的體魄,防外患於未然。關於「任賢納諫」的話,唐太宗深受其益,因而也執行得尤為到家,他常對左右說:「人要看到自己的容貌,必須藉助於明鏡;君王要知道自己的過失,必須依靠直言的諫臣。」他手下的諫議大夫魏徵就是一個敢於犯顏直諫的耿介之士。

一次春天的時候,太宗忽然興致大發,要帶一群侍衛去打獵,魏徵就去勸諫:「眼下時值仲春,萬物萌生,禽獸哺幼,不宜狩獵,還請陛下返宮。」太宗覺得魏徵有點管得多了,於是請魏徵讓到一旁,自己仍堅持這一次出遊。魏徵卻不肯妥協,站在路中堅決攔住唐太宗的去路,唐太宗怒不可遏,下馬氣沖沖地返回宮中,左右的人見了都替魏徵捏一把汗。

唐太宗回到後宮,餘怒未消。長孫皇后問明緣由之後,換上朝服,向太宗委婉的說:「妾聞主明才有臣直,今魏徵直,由此可見陛下明,妾故恭祝陛下。」太宗一聽也就明白了長孫皇后的用心良苦。心中對魏徵的不滿和怨氣也就煙消雲散了。可見長孫皇后的機智。

長孫皇后不但嘴上支持魏徵的勸諫,還派中使賜給魏徵絹四百匹、錢四百緡,並傳口訊說:「聞公正直,如今見之,故以相賞;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轉移。」魏徵得到長孫皇后的支持和鼓勵,更加盡忠盡力,經常在朝廷上犯顏直諫,絲毫不怕得罪皇帝和重臣。也正因為有他這樣一位赤膽忠心的諫臣,才使唐太宗避免了許多過失,成為一位聖明君王。

清廉無私奉公守法 不為親情廢公事

長孫皇后與唐太宗的長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為太子。太子的乳母安夫人總管太子東宮的日常用度。在當時後宮實行節儉制度。太子乳母經常在長孫皇后的面前嘮叨說,太子宮中用度不夠。希望長孫皇后能幫太子說話,破例供給。但長孫皇后並不因為是自己的愛子就網開一面,她說:「身為儲君,來日方長,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揚,何患器物之短缺與用度之不足啊!」她的公正與明智甚得宮中各色人等的欽佩。

唐太宗原想讓長孫無忌(長孫皇后的哥哥)擔任宰相,長孫皇后卻奏稱:「妾既然已托身皇宮,位極至尊,實在不願意兄弟再布列朝廷,以成一家之像,漢代呂后之行可作前車之鑒。萬望聖明,不要以妾兄為宰相!」唐太宗不想聽從,他覺得讓長孫無忌任宰相憑的是他的功勛與才幹,完全可以「任人不避親疏,唯才是用」。而長孫無忌也很顧忌妹妹的關係。不願意位極人臣。萬不得已,唐太宗只好讓他作開府儀同三司,位置清高而不實際掌管政事,長孫無忌仍要推辭,理由是「臣為外戚,任臣為高官,恐天下人說陛下為私。」唐太宗正色道:「朕為官擇人。唯才是用,如果無才,雖親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例子;如果有才,雖仇不避,魏徵是例子。今日之舉,並非私親也。」長孫無忌這才答應下來,這兄妹兩人都是那種清廉無私的高潔之人。

皇后和長孫無忌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叫長孫安業,早年曾有虐待繼母和弟弟妹妹的不良記錄。按照當時人的看法和習慣,後來有了勢力的皇后和長孫無忌,一定會報復他們的哥哥的。貞觀元年,長孫安業參與了李孝常等人的謀逆陰謀,要殺皇帝搞政變。按照律法,這屬十惡不赦之罪,一定要殺頭。當時也是重要大臣的長孫無忌沒有說什麼話。但是,皇后出面了。她對皇帝說:我家哥哥幹出了這樣的勾當死不足惜,可是天下人會怎麼理解啊?人們一定會以為是我們兄妹迫害哥哥,因為哥哥當年對我們不好,這盡人皆知啊。如果這樣,不是很拖累朝廷嗎?(原文:「安業之罪,萬死無赦。然不慈於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極刑,人必謂妾恃寵以復其兄,無乃為聖朝累乎!」)太宗最後將長孫安業流放到了嶺南。

編撰《女則》鞠躬盡瘁 三條遺囑感動天地

貞觀八年,長孫皇后隨唐太宗巡幸九成宮,回來路上受了風寒,又引動了舊日痼疾,病情日漸加重。太子承乾請求以大赦囚徒並將他們送入道觀來為母后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都隨聲附和,就連耿直的魏徵也沒有提出異議;但長孫皇后自己堅決反對,她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福可以延壽,吾向來不做惡事;若行善無效,那麼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國家大事,道觀也是清靜之地,不必因為我而攪擾,何必因我一婦人,而亂天下之法度!」她深明大義,終生不為自己而影響國事,眾人聽了都感動得落下了眼淚。唐太宗也只好依照她的意思而作罷。兩年後,貞觀十年六月(636年),長孫皇后病逝於立政殿,享年36歲,結束了她短暫、辛勞卻又無比尊貴的一生,但她的事跡卻為天下人所稱頌,「母儀天下」四個字在她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詮釋,從此她成了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好、地位最高的皇后之一。

宮中女官把皇后編撰的《女則》一書呈給唐太宗時說:皇后生前把歷代婦人參政得失的歷史編成此書,自覺文字尚不精練,不敢呈獻。不想皇后還沒有來得及修完,就……太宗打開書卷,不禁失聲痛哭。史書記載說「上覽之悲慟」。太宗把《女則》托在手上,以示近臣說:「皇后此書,足以垂範百世!朕非不知此乃天命,傷悲也於事無補,但自此以後,入內廷不能再聽到皇后的規諫之言,失去一位良佐,所以尤為痛心!」長孫皇后臨死之際,她選擇在閉眼的前一刻最後一次向皇帝進諫。因此,長孫皇后的三條遺囑從此流傳千古。讓世人驚嘆不已的三條遺囑如下:

遺囑一:親君子,遠小人,納忠諫,屏讒言;玄齡久事陛下,預奇計秘謀,非大故,願勿置也。

遺囑二:「妾之本宗,幸緣姻戚,既非德舉,易履危機,其保全永久,慎勿處之權要。」。

遺囑三:「妾生既無益於時,今死不可厚葬。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聖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但請因山而葬,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須器服,皆以木瓦,儉薄送終,則是不忘妾也。」(資料來源:《舊唐書》)

彌留之際的長孫皇后仍殷殷囑咐唐太宗善待賢臣,不要讓外戚位居顯要;並請求死後薄葬,一切從簡。尤其在第三條遺囑中,她說自己生來對世人沒有什麼貢獻,現在死了也不要厚葬。所謂葬就是埋藏起來,不想讓人看到而已。自古以來聖賢之人,都比較喜歡儉葬,只有那些對世人不負責任的人才大肆興建陵寢,勞煩天下,被有道德的人笑話。現在我只希望依山而葬,不需要起墳,不需要用棺材,所用的陪葬物品都用木頭瓦片做即可,薄葬臣妾,就是不忘臣妾。她賢淑的品性和無私的行為,不僅贏得了唐太宗及宮內外知情人士的敬仰,而且為後世樹立了賢妻良後的典範,到了高宗時,尊號她為「文心順聖皇后。」

悲痛不已的太宗在元宮外的棧道上修建了起舍,命宮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他又在宮中建起了層觀,終日眺望昭陵,雖然在魏徵的規諫下毀棄了,但其之後對長孫皇后的思念之情溢於言表,令人唏噓。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