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10月15日訊】 昨天碰到一位朋友,他說我又多愁善感了;因為最近的下崗文章實際也是一種不平衡的抒發。我說沒有哪個下崗人員會心態平衡,因為天堂與地獄的差別最清楚的人是下崗人員;這就是他(她)們當年從天堂到地獄的實際體會。正因為如此,這幾十年在地獄的人能不羨慕天堂嗎?所以下崗人員到死都會對下崗耿耿於懷。這位朋友說如果從事業上看,幾千萬的下崗人員估計沒有一人能超過當年沒有下崗的自己。也就是說如果說你自己在質量管理上是退出,估計下崗人員實際全部是從自己的專業技術崗位上退出。這位朋友說人生創造事業的時間不到30年,而下崗人員全部都是有20多年工齡的人;所以說下崗人員根本就沒有可能再創造出什麼事業,這就是說在人生的歷程上實際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從頭再來」的機會;因為我們的人生只有那麼幾十年的時間,沒有時間允許你‘從頭再來’。
是啊!我們社會的成功者高談闊論成功經驗的都是‘堅持’,沒有什麼人說自己是‘從頭再來’的;即使我們社會有那麼一些人不服輸而真的‘從頭再來’,最後也是自己的無聲無息告訴別人根本沒有什麼‘從頭再來’的成功。這不是我們中國人的下棋,丟了一個「車」一定要悔棋一次;以致後來對方說乾脆讓你一個「車」再下。棋藝不行可以悔棋「從頭再來」,然而生活中卻不會有那麼多「從頭再來」的機會留給自己。也許年輕的時候做什麼事失敗了,最後以「從頭再來」安慰自己;比如考試失敗了可以重考,失去了一次機會還可以通過努力贏得下一次機會。然而隨著人生的時間推移,「下一次」竟然是越來越少;因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裡實現創造價值最大化就必須要重視每一次機會;所以堅持做一件事情是成功之路。
正因為如此,我們自己應該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而社會更要善待每一個人,因為人生雖然可以說「如果」;但那只是心理上的慰藉,逝去的時光不會再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社會文化,我們看到市場化的西方國家其工作崗位越來越終身制了;因為人家總結出了只有這樣的堅持才能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而我們社會的改革開放打破的就是鐵飯碗,所以今天的中國社會百分之九十的人拿的是紙飯碗;因而流動率高成為了今天的中國特色。在我們今天除了領導是終身制外,其它的人都是朝不保夕的流動性工作。更可氣的是一些民營企業竟然以恥為榮,說這樣快速流動就是自己的企業文化;卻不知道這傷害了多少人才,因為根本不可能有人才能在這樣的快速流動中而成功。
當年我們下崗時正好聽到當年為下崗工人「量身定做」的勵志歌曲,這首《從頭再來》從旋律到歌詞以致劉歡的表演都是相當感人了。當年我們每一個下崗人員的確勵志想「從頭再來」,因為我們當時都是有信仰的人。然而隨後的事實證明,我們無論如何勵志都無法實現「從頭再來」;因為我們已經在國有崗位上奉獻了自己二十多年的青春,到了五十歲左右轉崗卻實在是茫然。因為我們人生路上只剩下十年左右的時間是我們再接再厲,而不是我們‘從頭再來’。「少年不要太猖狂,人生的路可是很長的」。「不過是從頭再來罷了」。然而實際卻是人生的路並不長,也沒有從頭再來的機會了;當你從工作了二十年的舞台上退出,實際就是你的榮耀散場之時;因為你已經沒有表演自己能力的時間與機會了。
現在我們社會的製造業卻越來越萎縮。為什麼,因為我們今天的社會再也不依靠老百姓的創造力了;全部是領導用錢在全世界買,所以我們社會的創造力不是上升了而是下降了;因為設備先進的今天卻造就全社會的創造力下降。因為我們今天的社會只要領導看你不順眼,馬上就叫你「從頭再來」;目標定了一個又一個,可一遇到困難就回頭;或者失敗了也不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看到別人成功了總以為有什麼捷徑可走,而熱衷於尋旁門左道;實踐證明這樣的人多與成功無緣。我的理解人生在世每個人都要追尋人生意義、人生使命和人生價值,所以相互促進才是人生價值最大化的體現。正因為如此,我們都要善待與自己共事的人;使每個人都有自己人生的主心骨,從而實現每個人都能「咬定青山不放鬆」;朝一個目標堅定地走下去,這樣的話則大家的人生都會收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