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裡哀(1622--1673年),是法國17世紀傑出的戲劇家。他的《偽君子》、《慳吝人》等喜劇作品,名聞天下。莫裡哀23歲的時候,被關進了監獄。
他為什麼會被關進監獄呢?原來他是巴黎一位有名的室內陳設商的兒子,父親希望他長大後,做一名律師,可是,莫裡哀卻偏偏愛上了戲劇。他小的時候,經常和小朋友去看流浪藝人演出。上中學的時候,他閱讀了大量的古希臘、羅馬大詩人的作品。他和幾個有共同愛好的青年,成立了一個「光耀劇團」,他還為自己起了一個藝名一一莫裡哀。
那時,就算演員的演技再高,也會被人瞧不起,被人稱為「戲子」;還會被教會驅逐出教。莫裡哀並不在乎這些,但是,父親卻一會兒嚴厲地責備他,一會兒又淚流滿面地哀求他:「改邪歸正」;還請他的老師出面勸說他。莫裡哀給父親寫了一封懇切的信,述說了自己要在戲劇道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家庭的阻力突破了,可社會上的困難還很多。當時,演戲這一行的地位很低,有名的劇團,可以投靠王公大臣,在城市裡有固定的演出場所,可不出名的劇團,只能走街串巷混飯吃,受盡凌辱和歧視。
莫裡哀他們的小劇團,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演出的地方,可還沒開場,就被人轟走了。轉來轉去,戲沒演幾場,本錢就全花光了。為了劇團的生存,莫裡哀只好東奔西跑,借債過日子。按當時的法律規定:沒有錢,還不起債的人,要蹲監獄。
1645年,光耀劇團因欠債無力償還,莫裡哀就被關進了監獄。在關押期間,父親花錢把他贖了出來,告誡他放棄這個「卑賤和倒霉」的職業。而莫裡哀並沒有因為挫折和失敗,放棄自己的理想,他參加了一個流動戲劇團,在外省度過了1 3年的流浪生活,熟悉了各階層人民的生活,這就為日後的創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他還廣泛地收集了民間傳說、諺語、俗語、民歌、方言,巧妙地運用在創作中,給他的作品帶來了濃郁的生活氣息。通過他的不懈努力,終於寫出了《偽君子》、《唐璜》、《恨世者》、慳吝人》等大量的優秀作品。
(據《世界名人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