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時期正藍旗八旗軍。(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弓開關山月,馬馳塞外風。八旗洗捲去,千里動金鉦。向日讀《清史稿》,感八旗之驍勇,遂為之志。
所以,我印象中的八旗人不是所謂的坐食祖上福祿落末於晚清的那一代人,我更願意回憶的是他們隨清太祖開疆拓土的塞外雄姿。
說起八旗子弟,八旗制度,實起源於女真人古老的狩獵活動。女真人狩獵,以十人為一組,每人出一支箭,十人中選擇一位做統領,叫「牛錄額真」,即大箭主之意。後來,女真人把這種集體狩獵的編製形式,應用到了軍隊中。
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遺甲起兵,將牛錄擴大,由原先的十人之長,變為每三百人設一牛錄額真。又規定五牛錄設一甲喇額真,五甲喇設一固山額真,每一固山就是一旗。就是說,每一旗有七千五百士卒。不過,說到這裡有點複雜。一個固山就是一個旗,但固山額真與旗主卻還有區別。最初的旗主都由努爾哈赤的子侄擔任,所以也叫固山貝勒,或旗主貝勒,而固山額真只是輔佐旗主的管旗大臣或武將。
不過,最初女真軍隊只有四旗:黃旗、白旗、紅旗、藍旗。後來在征戰中,女真部落越發壯大,又增設了四旗,將黃、白、藍三旗鑲紅邊,將紅旗鑲白邊。於是就有了八旗之分: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此外,八旗又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以正黃,鑲黃,正白為上三旗,其餘則為下五旗。上三旗由皇帝直接統轄。
今人對八旗子弟有著諸多的誤解。誤解之一就是以旗人為滿人的代稱。其實旗人中滿人,有蒙人,亦有漢人。清軍入關後,隨著兵員不斷增多,除最初女真人組成的滿洲八旗外,又令設蒙古八旗,漢兵八旗,共有二十四旗,但仍以八旗代稱。
誤解之二,就是將八旗子弟視為鮮衣怒馬的官二代。其實旗人的確是一種身份,有上三下五的等級,但有旗籍的人中,既有天潢貴冑,亦有普通旗人,並非都是貴族。
誤解之三,就是將八旗子弟的落末歸咎於他們的「月錢」。這多少與晚清民初時的反清宣傳有關。人們以為旗人自出生後就有國家供養,不用上學,不用謀生。這的確是一種極大的曲解。其實,朝廷給予八旗子弟的固定月錢並非人皆有之,有的旗人有,有的旗人沒有。並且,並非地位越高就一定有,地位越低就一定沒有。而領月錢的人,並非坐吃山空,而是要履行他該履行的義務。更重要的是,這種月錢並不是什麼高福利供養,而更類似今天的低保,哪怕是皇族宗室子弟每人每月也才2、3兩銀子,且還必須得是無官無差的閑散宗室子弟才有資格領這份低保。
八旗制度,軍政合一,全民出則為兵,入則為民,有事征戰,無事耕獵,戰鬥力極強。從清軍入關,到一統中原,到平定三藩,八旗子弟是大清的主力軍,軍功赫赫,而朝廷也必然對他們褒獎優待,這實在是無可厚非。此外,即使是現代社會的福利發放也是有一定的條件限額,所以清廷對八旗子弟的福利有限制條件,這故然也是合情合理的。
至於八旗子弟後來的落末,這是時代所至。哪一個朝代要謝幕時,都會有這樣那樣衰退的表現,而八旗子弟們快馬勁弓,英姿煥發的身影,在厚重的《清史稿》中也就漸行漸遠了。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