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便利店正處於迅速擴大時期,圖為上海無人便利店。(網路資料圖片)
【看中國2017年6月30日訊】中國的便利店市場正在不斷擴大。2016年,便利店的總銷售額為1300億元,比2015年增長13%。有的連鎖店規模甚至達到了1萬家。電商也開始涉足線下便利店,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便利店的擴張動向和競爭愈演愈烈。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波斯頓諮詢公司(BCG)對中國便利店市場進行了聯合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底中國便利店的店舖數量(包括加油站內的便利店等在內)達到約9.8萬家,比2015年底增加約10%。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和上海市等一線城市周邊。
中國目前還未誕生像日本一樣的全國連鎖便利店。各地區分布著不同的品牌,品牌數量達到260個。
其中,除去加油站的便利店,從各品牌的份額來看,以廣東省為中心開展業務的「美宜佳」佔到19.6%,具有壓倒性的存在感。東莞市糖酒集團是美宜佳的運營公司,截至2017年5月底,從開業至今20年的時間內,美宜佳的店舖數量已經達到1萬家。今後計畫以每月200家的速度,在廣東省、福建省、湖南省等地陸續開店。
日本Family Mart便利店在中國的「全家」為4.4%。加上「7-11」和「羅森」,日資便利店整體份額還不到10%。
便利店之所以迅速擴大,是因為消費者的購買渠道開始多樣化。
隨著經濟增長,中國人的收入提高,中間階層的生活水平升高,網購迅速得到普及。又便宜又重的商品一般在網上購買,而急用的商品會在便利店按定價購買。因此,大型便利店不僅在一線城市,還在競爭較小的周邊中小城市擴大了開店攻勢。
另一個動向是網際網路企業也涉足了便利店市場。京東集團從2017年開始主要在農村地區開設便利店,通過收購現有商店進行改裝。從商品採購到配送全部由京東統一負責,將大幅提高效率。京東CEO劉強東表示,「未來5年要開一百萬家」。
阿里巴巴也於2016年在出資的超市內開設了「淘寶便利店」。目前正在上海及其周邊城市、還有北京擴大開店數量。消費者可到店拿取網購商品,並提供送貨上門服務。
便利店今後的發展也存在需要解決的課題。首先,大城市的租金和人工費不斷上漲,擠壓店舖的利潤。與外資便利店相比,本地店舖的物流體制等並不完整,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另外,每間店的待客及提供服務未實現統一,很多店舖與日本便利店的差距還很大。
每家店舖的日均銷售額大概為3714元,低於其他國家,同比增長率也只有4%。人工費等成本上漲預計還將持續,能否導入有效體制實現高效化是主要問題。
百貨店和超市等傳統零售店持續陷入苦戰。大型零售店因競爭激化導致店舖關門,銷售額呈減少趨勢。根本追不上便利店等新興勢力的步伐。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匯總的2016年100家大型零售、快餐店的銷售額排名(不包括網購業務)顯示,華潤萬家(減少5.4%)、聯華超市(減少1.1%)、農工商超市(減少3%)等比較知名的大型超市明顯低於上年水平。
百貨店方面,新世界百貨(減少10.2%)、中百控股集團(減少10%)等減幅進一步惡化。排名居首的蘇寧雲商集團、排名第二的國美電器兩家公司的銷售額均在增長,而實體店的數量卻在減少。線上增長的銷售額彌補了實體店的低迷。
外資方面,馬來西亞百盛(減少8.3%)、日本伊籐洋華堂(減少7.7%)雖然出現減少,但法國家樂福和美國沃爾瑪等全球大型零售超市呈現復甦態勢。瑞典宜家繼續維持兩位數增長,永旺和全家等日本企業的銷售額也在持續擴大。
100家企業整體的銷售額比上年增長3.5%,達到2.1萬億元,增幅創下歷史新低。此前引領流通業發展的超市和百貨店等陷入苦戰,便利店、專賣店等新型零售商正在增長,給人的感覺是中國的零售業主角在慢慢更迭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