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精英為子女選擇什麼樣的學校


高科技精英們偏愛的這所學校名叫華德福學校,位於矽谷。包括eBay的首席技術官,其他矽谷巨頭如Google、蘋果、雅虎和惠普的職工也紛紛將子女送到這所學校。與那些拚命炫耀自己裝備了多少高科技設備的學校相比,華德福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不使用任何與高科技有關的教學設施,只用鉛筆、白紙、編織針,有時還會有泥土。牆上釘著黑板,黑板槽裡擺著彩色粉筆,木書桌上放著課本和鉛筆,看不到任何高科技產品的蹤影。這所學校甚至還不同意學生在家裡使用電腦。

很多科技精英為子女選擇的是一個只用鉛筆白紙編織針,有時還會有泥土教學的沒有計算機的學校
很多科技精英為子女選擇的是一個只用鉛筆白紙編織針,有時還會有泥土教學的沒有計算機的學校

在五年級的教室裡,孩子們一起學習編織技巧、用碎布做成拼貼畫,木製的織針、各種各樣的毛線球,是孩子們要征服的對象,這門課的最終目標是——孩子們能織好一雙襪子。學校認為這些活動能夠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技巧、協作能力,還有對於圖形的識別能力。

在另外一間教室,老師正在教三年級的小朋友學習乘法,她向孩子們提問,4乘以5等於多少,大家齊聲回答:「20。」孩子們把他們的手指快速指向黑板上的「 20」。

而二年級的學生們,則圍成一個圈,跟著老師念課文,與此同時大家還在扔小沙包,這是一項讓腦部與身體同步活動的遊戲。

比起電腦,這裡的學生更愛用筆和紙學習。10歲的費恩•海裡德,其父親在谷歌工作,他說:「當你回過頭來看一年級時的書寫,就能知道那時候有多糟糕。而電腦不能體現這些。因為所有的字母都『長』得一模一樣。」

讓孩子們在兒童時期遠離高科技,專注地教會他們能夠終身學習的能力
讓孩子們在兒童時期遠離高科技,專注地教會他們能夠終身學習的能力

有人擔心,在這個科技社會,如果孩子不在學習初期就開始接觸高科技產品,將來會缺少競爭力。對此,家長們一點也不擔心。伊格爾在谷歌的工作包括要為首席執行官舒米特撰寫演講稿,他在生活中會使用iPad和智能電話,但是女兒安迪——一個小學五年級學生,至今還不會使用谷歌,兒子威廉則剛開始學。「著什麼急,你知道學這些有多簡單?」伊格爾說,「在谷歌,我們將軟體設計得非常簡單,連傻子也會使用,學會用電腦就像學會用牙膏一樣容易。我們的孩子將來沒理由學不會的。」

而華德福學校畢業生凱蒂說:「我到了初中最後一年才第一次接觸電腦,開始學習編程是在高中一年級,高中畢業後才開始認定把從事高科技工作當做今後的職業。我一點都沒有覺得較遲進入電腦世界有什麼不好。我把自己的孩子也送進了這樣的學校。孩子們在學校裡,學會如何全神貫注地做好每一件事。他們明白學習需要思考,消化需要時間。他們在得到一個答案後,還繼續問『為什麼』,這樣的學習途徑,可以是在學乘法口訣的時候,也可以是在學音樂的時候。」

美國公共廣播公司曾組織一批研究人員跟蹤美國孩子的發育情況,發現智能設備對兒童的早期詞彙學習和算術確實很有幫助。不過孩子也出現了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他們往往一邊學習,一邊瀏覽各種網頁。高科技改變了兒童的學習方式,他們有什麼問題都到谷歌上轉轉,見解幾乎都是從網上得來的,自主思考的意識減弱。

iPad固然功能絕棒,可是有時候一團泥巴,一張紙,都比iPad更有趣,也更有利孩子的健康
iPad固然功能絕棒,可是有時候一團泥巴,一張紙,都比iPad更有趣,也更有利孩子的健康高科技巨頭們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幾乎是一致的。

《紐約時報》科技產業專欄作家比爾頓(Nick Bilton)撰文憶述,2010年底iPad面世不久,他曾問喬布斯:「你的孩子肯定很喜愛iPad了?」豈料對方答道﹕「他們還未用過,我們限制孩子在家裡使用科技產品。」喬布斯傳記作者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亦曾透露,喬布斯一家每晚用餐時都是討論書本、歷史與形形色色的事物,「無人會拿出iPad或電腦,孩子們似乎都沒有沈迷於電子產品」。

無人機生產商3D Robotics的總裁安德森(Chris Anderson)有5個6歲至17歲子女。他給全屋電子設備設定了使用時間上限和家長控制功能,又規定睡房絕對不得用任何屏幕產品。
Twitter創辦人威廉斯(Evan Williams)的兩個年幼兒子只有數百計隨時可拿來讀的印刷書籍,沒有iPad。

所以就有了「在一所沒有計算機的學校裡,有高達75%的學生父母任職於高科技企業」的新聞舊事。



来源:希望之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