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像。(網路圖片)
1645年三月,久居滿清做人質的昭顯世子返回漢城,隨行清使勒令朝鮮仁祖李傢出城迎接「天使」到來。忠於明朝的朝鮮兩班朝臣士大夫對此心生忌恨。五月二十一日,昭顯世子雖被宮人在餌餅中下毒,暴斃於昌德宮中。李傢心知肚明,但是諱言此事,怕多爾袞深究,向清朝上報「世子病亡」。六月初七,被多爾袞釋放的風林大君回到漢城。昭顯世子在清廷為質近十年,歷盡艱險,親眼目睹了明亡清興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積累了處理朝清關係的豐富經驗。多爾袞對其去世「深為驚悼」,並對其暴斃頗感可疑,但是在朝鮮使臣眾口一詞的「確係病殪」的說辭下,也不得不信,1645年十一月十四日,清朝冊封李湨為朝鮮世子。
送還質子,減少歲貢,本是清朝為緩和兩國關係而為,但是經過1627年和1636年的兩次戰爭,朝鮮對清朝產生了很深的民族仇恨。在朝鮮一方,明朝滅亡本是調整對清朝外交政策的良機,但是,反清分子利用朝鮮民族對滿族的仇恨心理,推行名分主義的外交,延緩了兩國關係的改善。
由於朝鮮財政困難,軍備薄弱,北伐大計難以實施。而且由於新興的清朝連續有順治、康熙兩位勵精圖治的皇帝,不僅鞏固了全國的統一,而且為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的全面繁榮奠定了基礎。朝鮮反清派期望的漢民族武裝反抗、清朝統治土崩瓦解局面一直沒有實現。1683年,清朝統一臺灣,南明殘存勢力滅亡,影響中、朝、日關係的不確定因素消失,作為實際行動綱領的朝鮮北伐計畫壽終正寢。朝鮮沒有介入中國內戰,也沒有鋌而走險聯合日本跨過鴨綠江入侵遼沈,冒犯正處於全面上升和旺盛時期的新興滿洲軍事強權。這是朝鮮的大幸,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北伐雖沒有成為事實,但是加重了朝鮮的財政負擔,延緩了中朝關係改善的步伐。朝鮮的北伐論者不想肯定中國在清朝統治下的文化和經濟先進性,以後還幾乎全面封鎖了對中國文化的引進。
明朝滅亡後,李朝王室一直進行各種追思活動,仁祖不忘宮中焚香望闕之禮。1704年甲申,明朝滅亡60週年,李朝肅宗自宜春門詣禁苑壇,以太牢祭祀崇禎皇帝。又命漢城府在後苑春塘臺設「大報壇」,祭祀神宗皇帝。「大報」出於《禮記》郊特牲,是郊天之義,且兼有報德之意。1749年(乾隆十四年)又以明朝太祖、神宗、毅宗並享大報壇,並於三帝即位、忌辰日行望拜禮。這種祭祀活動每年進行,直到李朝末年。
朝鮮對清朝的鄙視仇恨和恪守藩屬朝貢制度同時並存,且反清復明計畫和北伐準備是在隱蔽狀態下進行的,清朝政府知之甚少。由於以追求實利為標準的外交傳統始終在朝鮮起作用,清政府又主動採取種種善意舉措,1683年清朝統一臺灣後,中朝關係終於進入了穩定發展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