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壯觀的雷雨雲
壯觀的雷雨雲。(網路圖片)
水有多種形態,我們更熟悉的是液態水和固態冰;它的第三種形態是看不見的水蒸汽,後者升上天空後會聚集在一起形成雲團。
千變萬化的雲彩,正是天空中的每日奇觀之一。它隱於人們的視野之外,只有在日升日落之時,顯形於太陽的光輝之下,或在閃電生成過程中堆積壯大,形成積雨雲或雷雨雲。
2.太陽表層大爆發
太陽表層大爆發。(網路圖片)
地球離不開太陽!這是美國宇航局 NASA,拍到的太陽表層大爆發的壯觀情景:即構成太陽表面的電離氣體、或電漿體向外的大噴發。由此形成的太陽,耀斑長達數十萬英里!這一長度,幾乎與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相當。
3.掛滿冰凌的山毛櫸樹
掛滿冰凌的山毛櫸樹。(網路圖片)
這是冰暴之後,一棵山毛櫸樹上掛滿了厚厚的冰凌,幾乎要將樹枝壓斷。當兩股冷空氣相遇(一股接近地球表面,一股高高在上),且中間還夾有一層暖空氣,就會形成冰暴。
從上層冷空氣會形成雪花,但當雪花降落至中間暖層時,會融化成雨水。當雨水再降落,並穿過最下層的冷空氣層時,會發生知之甚少的所謂「過冷」現象;使雨水快速變冷至冰點以下,卻依然保持液態。
當這些非正常冷卻水到達地面時,會馬上凍結成半透明的冰凌,並包裹在所附著物的表層,形成複雜的美麗花紋。
4.雪花顯微照片
雪花顯微照片。(網路圖片)
我們都曾聽說過: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雪花。這一概念更具詩情畫意,而不是科學道理。不過,它也點出了關鍵:大自然既具有多樣性,也有其精確性。雪花的幾何形狀,就是大自然運動的結果!不過,很多時候不可預料,而是遵從於物理學、和數學的基本原理。
5.冰島大冰洞
冰島大冰洞。(網路圖片)
圖中的大冰洞位於冰島,看似與岩石洞非常相似,其實卻有很大不同。岩洞的形成,需要幾個世紀甚至更長時間;而冰河上融化的雪水,只需幾年甚至幾個月,就能形成像教堂般大小的冰洞。
與在堅硬岩石鑿洞的千辛萬苦相比,冰洞的消失甚至比其當初形成還快!岩洞幾乎不存在的坍塌的可能性,而冰洞卻隨時都有可能塌陷。資深冰洞探險者們,可以身綁保險繩、手持鑿錘,深入幾百英尺深的冰洞,欣賞洞內千奇百怪的冰洞造型。
6.愛爾蘭大堤道
愛爾蘭大堤道。(網路圖片)
愛爾蘭著名的大堤道,由 4 萬多個玄武岩石柱組成。這些石柱大部分呈六角形,也有一些是四邊形、五邊形甚至七邊形、八邊形。它們聚合在一起呈蜂巢型分布,甚至堆積起來高達36英尺。
據研究,這是在5至6千萬年以前火山爆發後。當時熔化的玄武岩火山石冷卻後,變硬斷裂而成。其形狀完全符合數學力學原理,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石英狀險直陡峭的造型。大堤道早在1986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址之一。
7.美國內華達州間歇噴泉
美國內華達州間歇噴泉。(網路圖片)
像火山爆發和地震一樣,間歇噴泉和溫泉等,都是隱匿於地表之下,巨大能量的釋放窗口。
圖中為‘飛翔噴泉’,位於美國內華達州‘黑岩沙漠’內古湖的乾涸湖床,那裡有眾多的間歇噴泉。這個形成過程,有部分是出於人為原因:1916年時,當地農民挖掘水源時,挖到了地下熱水蓄水層,使地下水湧出地面氾濫!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間歇噴泉自己開始噴湧,且水流連續不斷。
而黃石國家公園的「古老信仰」 ─ 間歇噴泉卻是水流噴出之後,又重回流至地下;其噴湧和加熱,都有固定的時間節奏。上圖中,高高的錐形噴泉口,是由於泉水噴出時,所攜帶的礦物質硬化累積而成,現在仍繼續累積升高。
8.紐西蘭石灰岩塔
紐西蘭石灰岩塔。(網路圖片)
在紐西蘭的教堂海岸,有一座石灰岩塔屹立在海水之上。石灰岩屬於極不易沉積岩石,因而基本上不會在侵蝕作用下,形成獨特的風景點。幾千年來,由於石灰岩岩質堅硬,一直是建築材料的首選,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和帕臺農神廟的主材料,都是石灰岩。
9.北冰洋游弋的獨角鯨
北冰洋游弋的獨角鯨。(網路圖片)
圖中一群獨角鯨,正在北冰洋的冰川間水面中遊行。身為海洋中的獨角獸,它們與鯨魚、海豚和鼠豚一樣,屬於鯨類綱目。
須鯨,是以在水中過濾掠食為生;而獨角鯨則生有牙齒,可以捕食小魚。雄性獨角鯨頭上,長有一根醒目的長牙,有些雌性獨角鯨也有,不過小一些。這根長牙,呈順時針螺旋狀生長,可長達近10英尺,而獨角鯨的身體,才不過23至26英尺長。
10.格陵蘭島冰河融水
格陵蘭島冰河融水。(網路圖片)
如今,地球上冰川融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在一些地方,冰河融化後的水,已能聚合成流動的小河,圖中所示的這一條,就位於格陵蘭島。融化的冰水,也可以流入冰川裂縫深處,最終流到地面形成潤滑劑,使冰川以更快的速度,向海洋滑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