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很多人以為價錢越高質量越好,這種想法未必是對的,真實的情況是什麼樣呢?我們來看看網路上的文章是怎麼說的。
現在超市的醬油品種繁雜,除了生抽、老抽,還有諸如海鮮醬油、增鮮醬油、菌菇醬油、兒童醬油等等,價格也比普通醬油相差好幾倍。這些貴醬油有沒有貴的道理呢?
菌菇醬油 海鮮醬油
實情:多添加了一些食品添加劑
大部分海鮮醬油裡壓根沒有海鮮,即使有,也只是一些乾貝成分,醬油中真正起到提鮮調味作用的是琥珀酸二鈉等食品添加劑。
菌菇醬油的主要成分還是普通醬油中的穀氨酸鈉(味精主要成分).5‘-肌苷酸二鈉、5’-鳥苷酸二鈉等,只不過添加了少量菌菇提取物等。
總之,各種口味的醬油層出不窮,但其本質都沒有改變,只不過添加了更多的鮮味物質。購買醬油時不要被各種絢麗的名稱矇蔽了雙眼。買「原味」的,等級高的醬油就行,烹飪時要少量使用。
那麼,如何買到一瓶好醬油呢?
1看「氨基酸態氮」的指標
首先看醬油瓶身「配料表」中的「氨基酸態氮」的指標!醬油好壞(營養和質量)主要就取決於這項指標了。
一般來說,「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則醬油品質越高,鮮味也就會越濃。根據這個指標,醬油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
合格醬油:「氨基酸態氮」含量不得低於0.4克/100毫升;
特級醬油:「氨基酸態氮」含量能達到0.8克/100毫升之高。
2看是「釀造」還是「配製」
按照國家標準規定,所有醬油產品,都會在包裝上註明是釀造醬油還是配置醬油。這兩種醬油可是天差地別的:
釀造醬油:是用大豆加工副產品為原料經發酵製成,有國家標準(GB18186-2000)的嚴格規定。
配製醬油:
1、一種是用「水解蛋白液」(即一種叫「氨基酸液」的)調製成。如果加工技術不好,水解蛋白過程中還會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
2、另一種是混入一些釀造醬油原汁的基礎上調製而來。
釀造醬油PK配置醬油,絕對是釀造醬油更好啊!
3、看是「佐餐」還是「烹調」
按照醬油的國家標準——GB/TI8I86-2000《釀造醬油》中規定:成品醬油的標籤上,必須標注「佐餐醬油」或「烹飪醬油」。
佐餐醬油:
可以直接生吃,比如蘸食、涼拌等。所以T.A的衛生質量要求很高。即使生吃,也不會危害健康。
烹調醬油:
適合烹調菜餚(如做紅燒肉)加熱後再食用(等於消毒),故其衛生指標要求低一些。
兩相對比,佐餐醬油比烹調醬油更乾淨!用「佐餐」醬油烹調菜餚是可以的,而用「烹調」醬油直接涼拌或蘸食則不可取。
醬油的種類
醬油有那些種類?一般可區分為「黑豆醬油(傳統釀造)」、「純釀黃豆醬油(釀造醬油)」、「化學醬油(胺基酸醬油)」、「混合醬油」等種類。
黑豆醬油(傳統釀造):以黑豆為原料釀造的稱為「黑豆醬油」,部分商家亦稱為「純釀醬油」。黑豆醬油的釀造時間普遍約為180天,製作過程為以曲菌天然發酵,保留了黑豆較多的營養成份,味道甘醇、聞得到黑豆的香味。由於製程時間長,產量較少,相對價格也高。同樣的黑豆醬油也有等級之分,主要差別在於總氮含量多寡,含量越多代表其營養價值越高,口感越好,也就是蔭油的成份越高。
純釀黃豆醬油(釀造醬油):一般也稱為日式醬油,以黃豆及小麥為原料,經天然發酵的方式製作而成,製造方法與黑豆醬油大同小異。純釀黃豆醬油的製作過程為將黃豆蒸煮後,加入小麥於曲床上,經過3天的培菌後製成「醬油曲」,拌鹽後加入大型密閉容器中(如鐵桶)發酵,釀造時間普遍約為180天,其與黑豆蔭油除了原料不同外,主要差別在於培曲過程的差異,以及發酵原理的不同。當然黃豆的成本與營養素也較黑豆為低。
化學醬油(胺基酸醬油):又稱為速釀醬油,大部分較為便宜的醬油多屬此類。化學醬油的製作過程是以脫脂黃豆粉為原料,加上鹽酸分解,使黃豆中的蛋白質其分解為胺基酸,再以蘇打中和而成,並在成品中調入醬色及人工甘味劑,以增加成品的味道。化學醬油的製作過程僅需3∼7天,產量高、價格低廉售。由於化學醬油的製作是以鹽酸來分解蛋白質,對營養成份的破壞較大,故醬油的養份較低、味道較嗆。
混合醬油:即化學醬油與純釀黃豆醬油混合而成的醬油,用意在提升醬油的風味。但由於純度較低,故風味不及真正的純釀黃豆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