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古籍記載,大家方知,原來沉穩的杜甫曾對長官發過飆。(圖片來源:Pixabay)
杜甫詩風現實,為人也比較沉穩,不像李白那樣任性。可是有一次他竟然對於他有所幫助的老朋友、成都府最高軍政長官嚴武發起飆來,跳到床上指著他的鼻子大罵:「沒想到嚴挺之竟然有你這種兒子!」,這是何故?
杜甫大罵世交嚴武
關於此事的具體情節,多部史書都有記載。《舊唐書•杜甫傳》云:「(甫)嘗憑醉登武之床,瞪視武曰:‘嚴挺之乃有此兒?’」。《唐摭言》卷十二也說,杜甫醉後登嚴武之床,厲聲問嚴武:‘你是不是嚴挺之的兒子?’《新唐書•杜甫傳》的記載更說杜甫發飆的後果很嚴重,嚴武耿耿於懷,表面上裝作原諒杜甫,內心卻要找個機會殺了杜甫,幸虧嚴母深明大義,「恐害賢良,遂以小舟送甫下峽」(《雲溪友議》)。據說李白的《蜀道難》就是聽說此事後,擔心杜甫的安危所寫。
要說,杜甫罵嚴武的話也是很重的。一則,杜甫和嚴武的老輩子都是官宦名臣,而且是世交,杜甫雖然比嚴武大7歲,但他們從小就以官二代而稱兄道弟了;現在杜甫直呼其父名,而且罵他是不肖之字,當然有辱其高貴血統了。
二者,杜甫和嚴武很有交情,二人在朝廷做官時就有交集,後來嚴武做了成都府尹兼御史大夫,杜甫流落到成都,嚴武對杜甫多有關照。他不但請杜甫當幕僚,還向朝廷舉薦,讓杜甫得了個工部員外郎的官銜,享受副部級待遇。
三則,杜甫原來對嚴武友善,常以詩文唱和,寫過很多讚美他的詩。既然如此,現在杜甫陡然翻臉不認人,大罵嚴武,這似乎也太不通人情世故,太不知天高地厚,甚至有點忘恩負義了。作為堂堂名相之後、現在又官居要職、手握一方生殺大權的嚴武,當然就非常氣惱,由此而起了殺人之心。
嚴武的處事態度
那麼,杜甫為什麼要對嚴武發飆呢?難道杜甫是個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嗎?不是。他是個不知好歹、絕情寡義的人嗎?不是。他是個狂妄衝動,不知利害,不顧後果的人嗎?不是。他是精神出了問題,一時發瘋了嗎?當然更不是。杜甫是正常的、是清醒的、他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因為嚴武的問題。
其實,嚴武原本就是個譭譽參半的官員,此人抵禦外患有功,曾擊敗吐蕃軍七萬多人,但他猛悍有餘,仁義不施,而且生性暴戾,8歲殺人。嚴武年青時自持是名相之後,被提拔當了京官,他「優遊京師,頗自矜大,初為劍南節度使,舊相房琯出為管內刺史,琯於武有薦導之恩,武驕倨,見琯略無朝禮,甚為時議所貶」。嚴武在鎮守四川時兼任劍南節度,權利極大,更是專橫跋扈。有史料記載:「(嚴武)前後在蜀累年,肆志逞欲,恣行猛政。梓州刺史章彞初為武判官,及是小不副意,赴成都杖殺之,由是威震一方。蜀土頗饒珍產,武窮極奢靡,賞賜無度,或由一言賞至百萬。蜀方閭裡以征斂殆至匱竭。而性本狂蕩,視事多率胸臆」。《新唐書•嚴武傳》也明確評價嚴武「窮極奢靡,賞賜無度」。
杜甫為義而罵
杜甫做了嚴武的幕僚之後,對嚴武的為人日漸瞭解,對他的殘暴惡劣越來越反感。開始,杜甫還想加以規勸,曾經作《太子張舍人遺織成褥段》一詩和《說旱》一文進行諷諭和諫諍,但都沒能讓嚴武有所觸動。杜甫感到很失望,只好在詩中多次托病辭歸,反覆要求離開嚴武幕府。這樣一來,嚴武對杜甫就冷淡了,兩人的關係便急轉直下。因此,杜甫是在極為反感、極為義憤、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才對嚴武發飆的。
按說,杜甫當時流落成都,官職低微,生計困難,而嚴武又是封疆大吏,他很需要嚴武的關照和靠山。如果他對嚴武的劣跡佯裝不睬,緘口沉默,一如既往地友好下去、讚美有加,杜甫完全可以保全自己,躲在嚴武的羽翼之下過安逸的日子。但是杜甫沒有這樣做。他沒有因為是世交而袒護他的惡行,他沒有為了依附嚴武的權威而賣身投靠,他沒有因為懼怕嚴武的暴戾而保持沉默。他對嚴武發飆,完全是出於一個文化人的良知和正義感,是奮不顧身地對恣官暴吏的嚴厲斥責和批判。
當然,保持良知和正義感的杜甫,卻也不得不因此而離開成都,輾轉到三峽夔州,飄泊江湖,窮愁潦倒,但他的氣節卻義貫山河,震撼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