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03月10日訊】以前面已經說過,日本央行採取負利率,直接導致現金需求大增,銀行間拆借資金量驟減,這肯定不是一個好現象,意味著日元的流動性開始收縮。
歐元區採取負利率以後,現金的流通量一樣大幅增長。德國《明鏡週刊》近日曝出,德國巴伐利亞銀行協會已經建議其協會成員銀行囤積現金。現在,如果商業銀行在歐洲央行存儲額外準備金以保證儲戶的安全,商業銀行將不得不支付給歐洲央行0.3%的利息,巴伐利亞銀行協會受夠了歐洲央行這種獨裁做法。巴伐利亞銀行協會建議其會員銀行拋棄歐洲央行,將他們的額外準備金以現金的方式囤積在自己銀行的金庫中,這是一次官方的,對金融體系全面的革命。商業銀行已經開始針對央行的(負利率)措施做出反制措施。
現在,問題來了,無論美聯儲、日本央行還是歐洲央行,在次貸危機之後,都開啟了量化寬鬆措施,向市場中投入了大量的流動性,這些流動性大部分以虛擬的方式流動在債券、股市、金融衍生品市場中,基本沒有現金。如果以現金的方式表現出來,印鈔廠將需要工作十幾年甚至二十年,根本無法實現。比如:歐洲商業銀行全部儲蓄超過數十萬億歐元,而現金總量僅為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如果德國的銀行開始囤積現金,世界金融系統中的現金將所剩無幾。
未來將面臨什麼?很清楚——擠兌!無論歐洲的商業銀行還是歐洲央行,都面臨這樣的處境。
這意味著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已經到了盡頭。如果繼續收購資產,意味著繼續向市場釋放歐元和日元,擠兌的壓力將更大;而如果繼續加大負利率的幅度,緊跟巴伐利亞銀行業協會的金融機構就會不斷增加,這將把歐洲央行逼入更加危險的境遇。這直接導致一個結果,歐洲央行對經濟和通脹的未來已經手足無措。換句話說,未來,面對債券市場和期貨股市的走勢將無能為力。
當然,無論歐洲央行還是日本央行,還不能下班,雖然不能繼續使用貨幣寬鬆措施刺激經濟,但還得應對擠兌的威脅。
可是,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2月,歐元區通脹率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2 %,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2月歐元區核心價格比去年同期提高0.8 %。與1月份0.3%和1%的增長率相比較,2月份歐元區價格明顯下滑。
可面對這樣的趨勢,歐洲央行的庫房中幾乎沒有了武器。日本和歐元區的流動性將劇烈收縮。
其實,市場已經經受過流動性大幅收縮所帶來的衝擊,那就是去年底美聯儲首次加息之後。美聯儲在2015年12月31日通過隔夜逆回購操作(ONRRP)向銀行、券商和基金等拍賣了價值高達4750億美元的國債(等同於回收流動性,與中國的逆回購操作相反)。4750億美元的貨幣回收數量是驚人的,相當於美聯儲從市場中回收鎖定了近5000億美元的貨幣,如此大規模進行貨幣回收,會導致市場上美元的供應減少,同時逼迫市場利率上升。隨著美元的減少,聯邦基金拆借利率也就會上升。這直接導致開年後世界各國資本市場的大幅波動,歐美日的銀行股更是暴跌不止。
三月份,美聯儲是否加息,還沒定論。但如果繼續加息,相當於歐美日的流動性都在比較大幅度的收縮,會對市場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在中國,繼3月2日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調降至負面後,穆迪3日又將中國38家國有企業及授予評級的子公司、25家金融機構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對此,穆迪給出的理由是政府債務增加導致財政疲軟。而中國官方的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喉舌媒體接連發表文章「反駁」稱,穆迪的這個決定是「缺乏」事實基礎支撐的,與保持穩健的中國財政善嚴重不符。評級中國信用應多看發展,稱穆迪對中國「負面展望」看走了眼。
其實,最主要的是債務。中國今年最主要的戰役,不是經濟增長率,不是樓市、股市和期貨市場,而是債務市場。在美聯儲開啟加息、歐洲日本已經無法繼續寬鬆進入流動性收縮的時候,中國希望再國內外重組自己的債務、使得債務可以繼續滾動下去(債務與GDP之比已經達到230%,顯然持續不下去了),就需要將不良資產打包。據報導,管理層已經授權將500億人民幣的不良資產打包成證券化產品。銀監會一直在推動各大銀行將不良資產從其資產負債表移除然而,因經濟減速而催生的大批不良貸款,已促使銀監會轉而採取更有創意也風險更高的辦法擺脫債務。未來,各大銀行將開始發行巨額的資產支持證券,這些證券以不良貸款作為其背後的支持資產,這是解決不良貸款問題的最新意圖,各銀行急於參與這一活動,試圖藉此清理其資產負債表並產生流動性。無論銀監會還是商業銀行,也希望讓這些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從而將風險轉移至中國金融體系以外。
在美日歐的流動開始收縮的時候,中國希望大規模化解債務的可持續性問題。而穆迪調低國企和金融機構的信用等級,是符合邏輯的,這與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無關,核心是債務(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