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楚國的熊渠子,是個著名的射箭能手。一天夜裡,他獨自一人趕路時,突然發現前面隱約有個東西,定睛一看,原來是隻老虎!他連忙拉弓搭箭,對準它射了出去。走近一看,才知道是一塊石頭,而箭和箭羽全部射到石頭裡面去了。這不僅是熊渠子的力氣特別大,更重要的是,由於他的精力集中,以必勝的信心去制服對方,所以出現了這樣的奇蹟。西漢的劉向在《新序·雜事四》中說:「熊渠子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況人心乎?」 這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典故的由來。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比喻只要專心誠意去做,什麼困難都能解決。
無獨有偶,西漢時的飛將軍李廣也曾射石飲羽。《史記·李將軍列傳》中記載:「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沒羽)。
精誠,至誠也。真心誠意,表示極為誠心。古人做人、治學都講究「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從而能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境界。可見,誠意對自身修養的重要和決定性作用。司馬光在《致知在格物論》中說,「依仁以為宅,遵義以為路。誠意以行之,正心以處之,修身以帥之,則天下國家何為而不治哉!」《大學》有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是說在古代社會,從天子一直到平民百姓,都以修身養性為根本。所謂「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根本問題沒有做好而想使末節問題做好是不可能的。
所謂誠其意,就是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大學》曰:「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對待自己的修為是如此,對待別人也是同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也用來比喻誠心待人,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待人以誠而去其詐,待人以寬而去其隘。」
《資治通鑒》記載了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中的故事。
漢諸葛亮到達南中,征討叛亂,所到之處,處處告捷。孟獲收拾雍闓的殘餘部隊以抗拒諸葛亮。孟獲向來深得當地漢人和夷族的信賴,諸葛亮要生擒孟獲,捉到後,讓他參觀蜀軍的軍營戰陣,問他說:「這樣的軍隊如何?」孟獲回答說:「先前不知道你們的虛實,所以失敗了。如今蒙您允許,參觀了軍營戰陣,如果貴軍只是這樣,我一定能輕易取勝。」諸葛亮笑了,將孟獲釋放,讓他再來交戰。就這樣七次放走孟獲,又七次生擒,最後諸葛亮仍將孟獲釋放,孟獲這次卻留下不再走了,說:「您有天將的神威,我們南方人不會再反叛了!」於是諸葛亮到達滇池。
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全部平定,諸葛亮仍然任用當地原來的首領為地方長官。「悉收其俊傑孟獲等以為官屬,出其金、銀、丹、漆、耕牛、戰馬以給軍國之用。」從那以後,在諸葛亮的有生之年,夷族沒有再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