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中共貪官的秘密瞞不住了。(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1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夏言綜合報導)身在中共官場的人都知道,2016年中共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填報已接近尾聲。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中共領導幹部在填報完個人事項後承諾「自願接受組織審查」,與愛人溝通不夠不能作為不實理由。
1月25日,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網路發帖稱,隨著抽查核實範圍越來越大,2016年中共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填報比以往要求更細,不少地區和單位都為此召開了培訓會。以北京為例,填寫說明從2015年的1頁紙變為2016年的5頁紙。
其中,填報個人房產時,以房子是否已經在房產部門備案為準,而不是是否獲得房產證;已經賣掉的房子,如尚未過戶,也要填報。此外,已簽訂購房合同,並登記到本人、配偶和共同生活子女名下但暫未取得產權證的「期房」、「糾紛房」等房屋類型也需填寫。
另外,自己或配偶與他人共有的房子,包括與父母、岳父母、兄弟姐妹等共有的房子(含住宅和商鋪等),也要填報;還需注意是否有父母、岳父母用本人或配偶、子女(指共同生活的子女)名義購買或自建的房屋。
房產套數以產權證明和購房合同為準,要逐套分別填寫,只要房本是分開的,就需要分別填寫。填報中,房產的具體地址、建築面積和產權性質的填報,按照房屋產權證登記的內容逐一填寫,地址要具體填寫到門牌號,面積、交易價格要求填寫具體數字,不能出現「xx萬左右」等模糊字樣。
除房產外,抽查核實的另一個重點是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投資或以其他方式持有的有價證券、股票(包括股權激勵)、期貨、基金、投資型保險以及其他金融理財產品的情況。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不少省份對股票、基金、期貨外的理財產品做了更詳細的規定。如黑龍江明確人壽、教育型保險、各大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網上理財餘額寶等情況,要填報在個人認為需要填報的其他事項中。
另外,自己、配偶、共同生活子女賬戶下的股票等有價證券,無論是由他人操作、還是由他人出資均須報告。各地組織人事部門還特別提醒,股票、基金、期貨市值是動態的,填寫時,一定要注意是填寫「填報前一跤易日」的市值及總市值。如報告表封面填寫的日期是2016年1月23日,就以1月22日的市值來計算。要求股票市值按實際填寫,不能省略小數點或四舍五入。
中共官員貪腐驚人
近日,美國紐約「亞洲協會」刊物「中參館」(ChinaFile)在網上公布了自習近平掌權以來查處的腐敗案件。該工作人員花了幾個月時間並根據省份、時間、界別(例如軍隊、政界、法律界、石油和礦業)分類顯示,在1462起相關案例中,有146起案件是針對中共的「大老虎」(高官),其它1316起案件是針對「蒼蠅」(中底層官員)。
該資料庫顯示,中共貪腐官員挪用、濫用超過63億元(折合近10億美元)。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法院受中共控制,可能實際數據還不止這個數字。
據大陸財新網報導,2013初原中共軍方總後勤部原副部長谷俊山在河南的老家被抄,查處數百箱的軍用專供茅台。20多名身著便衣的武警,排成長長的兩排,相對而立,一箱箱軍用專供茅台,通過這條人手流水線,被傳送到門前兩輛綠色軍用大卡車。
除了茅台,還有寓意「一帆風順」的大金船,「金玉滿盆」的金臉盆,以及純金毛澤東像。
有目擊者說,抄家的武警白天清查登記,夜裡裝車,「怕老百姓看見影響不好。」連續裝了兩個晚上,各種財物裝了整整四卡車。
同時被查抄的還有東白倉村的村支書、谷俊山的小弟谷獻軍(外號谷三)的家。專案組的人扑空了,谷獻軍已把東西轉移,只抄出很多軍隊專供茅台酒的空箱子。
中共官媒曾公布中共前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受賄金額為1.29億人民幣,而外媒披露的周永康家族和親信至少900億元人民幣被凍結或沒收,周永康家族財產達到1.6億美元。
據美國《紐約時報》2014年4月21日報導,該報調查到周永康家族的股份總值至少10億元人民幣(約合1.6億美元),並且這一數字只是基於對各個公司價值的有限評估,還不包括房地產及更難確認和估算的海外資產等。
此外,同年11月20日,大陸媒體披露在中共前軍委副主席徐才厚2000平方米豪宅地下室裡發現到處堆放著現金,有美元、歐元、人民幣等。辦案人員一時點不過來,只好拿秤秤一下,光現金足足有一頓多重。還有成堆的和田玉,唐宋元明歷朝古玩字畫,用了十幾輛卡車才全部運走。
而與徐才厚同為江澤民安插在軍中親信郭伯雄的貪腐,不比徐才厚少。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