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的房市有多火熱?以11月為例,根據大溫地產局(REBGV)的數據,溫哥華房屋的基準價已達75萬2500元,成交量相比十年平均水平高出46%。需求還在飆升,供應也相應減少。在大溫每個搶房人的背後都有一段長長的故事。
搶在掛牌之前無條件出價
素裡郭太太從年初開始看房,空閑時間不是在看房,就是在看房的路上,看出千滋百味,看得讓她的買房經紀最後都快不願做她家的生意。9月,她的一家人終於在自己喜歡的社區看中了一套各方面都滿意的房子,搶在該房屋掛牌之前,就請經紀聯絡先看,當晚就出價,幾乎沒有任何條件,只求可以讓驗屋。
這回運氣真的降臨,房主不貪,就此成交。郭太太一家終於歡歡喜喜搬入,按她的話來說:「差一點就要放棄,或就此搬到郊區去了。」
被趕出市場打算買地自建
不光是首次購房者,換房者額苦惱也不少。溫哥華莫斯(Moss)夫婦因為雙胞胎孩子到了青春期,需要更多空間,今年8月將他們溫東的房屋掛牌出售。只一個星期就接到九個出價,其中五個不帶任何條件,最後房子高出要價15萬7000元成交,莫斯夫婦一家暫時搬入出租屋。
但莫斯夫婦隨後發現要再進入房市一點都不容易,因為市面上沒有足夠的房源。後來他們改變計畫,打算花130萬元買地,然後用餘下的50萬建新屋。「然而問題是你找不到130萬或140萬可以買到的地,在我出生和成長的地方已無法找到這麼一個地方。」最後,莫斯一家搬到郊區。
放棄買屋改投資
金女士(Eleanor King)今年2月起就在找一間帶第二套房,可以用來出租的房子。然而,幾乎所有的此類房型都超出了她的預算,即使是那些看起來根本無法居住的房子也可以賣到100萬元以上。
金女士差點就放棄了,直到她在報紙上看到溫哥華商業道一帶有六套城市屋在賣,她突然改變了想法,並於7月花了她原始預算三倍的錢買下這六套城市屋,為此她背上了巨大債務。但她已不用為此擔心,因為其中五套已經順利出租。
為房暫做啃老族
齊先生(Allen Chi)原本是在列治文以每月1100元的價格租房而居,但他其實一點都不喜歡他住的地方。最後他買了一套公寓的樓花,需要到2017年春才能交房,父母和祖父為該公寓的首付做了不少「貢獻」。
事實上,根據一份調查,卑省有57%的首購族是在家庭的資助下獲得首付款。齊先生也在作出買房決定後搬回父母家居住,雖然缺少了一定的獨立性,但齊先生認為能省下一大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