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6-01-15 01:35:15作者:吳國斌
黃帝被認為是醫家之祖,是最早向人們傳授醫學知識的人。(網路圖片)
黃帝乃有熊氏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因長於姬水,故又姓姬。《史記.五帝本紀》謂:「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
《帝王世紀》說他「龍顏有聖德,可謂天授自然之體。猶不能坐而得道,故以地黃元年正月甲子,游名山以求神仙,著體診則問對雷公、岐伯、伯高、少俞之論,備論經脈,傍通問難,以為經教,制九針,著內外術經十八卷。」
黃帝被認為是醫家之祖,是最早向人們傳授醫學知識的人。《黃帝內經》即黃帝與岐伯、雷公等臣子討論醫學的著作。
黃帝體恤百姓患疾之苦的仁心從《靈樞‧九鍼十二原篇第一》與岐伯的問答中可見一般:「我將百姓視為自己的子女,養育他們,在徵收田糧賦稅之餘,還要注意到他們的身體健康。我憐憫他們時常不能生產自給,還接連不斷地生病。對於疾病的治療,我想使他們免於遭受藥物、砭石的傷害,而僅用微小的針刺入肌膚,以疏通經脈,調暢氣血,使氣血在經脈中逆順運行、出入離合循行無阻,從而治癒疾病。為了把這種治療方法流傳到後世,就必須制定明確的使用法則,使它永遠不會被湮沒,歷久而不失傳,容易使用而不易忘記,以為法紀。因此要清楚地分出章法,明辨其表裡關係,以確定氣血終而復始的循行規律。想要具體的描述這些形狀,就要先寫一部《鍼經》。」而以上的這一段話,即是《黃帝內經‧靈樞》一書的撰寫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