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土爾扈特部萬里東歸。(網路圖片)
本文寫的是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在首領渥巴錫的帶領下,回歸東土的感人故事。
有多少史學家在研究這段歷史的時候,都覺得是土爾扈特部受不了俄國人日益嚴重的壓迫而毅然決然的走上萬里歸國的道路的。其實我覺得那只是一個表面原因的促發而已,本文就將土爾扈特部真正東歸的緣由寫出來:
土爾扈特部,是蒙古民族的一支。在17世紀初,他們的遊牧地區就達到額爾齊斯河上游,後來到達伏爾加河的下游沿岸。但隨著俄國領土的逐漸擴張,這裡也成了俄國人眼中的肥肉。此時他們就想回歸東土,可是也許是機緣沒到。一直也沒能成行。後來這裡出了一個叫渥巴錫的人,此人從小就十分的勇敢和有智謀。而且經常聽父母說起祖上成吉思汗的故事,更聽說中土因何被稱為神洲?是因為那裡的文化是在神的引領下發展起來的。包括成吉思汗都曾經向長春真人丘處機問道。而且蒙古人本身就相信神佛的存在。那麼中華文化就逐漸的在他心裏紮下了根。要說「扎根」或者可以換句話來說,就是他父母一代人的話語喚醒了他那深埋在骨子裡和溶入到血液中的中華文化的「基因」。
他父母這一代人總是跟他說:「我們屬於東方,我們是神的子民,有朝一日我們的兒孫應該受到神的庇佑。」
後來當渥巴錫當上部族的首領之後,在一次遊牧的過程中,他看著附近的景色很好,就自己騎著坐騎獨自向大山中走去。在一株很高大的樹旁,他從馬上下來,順手把馬拴在那顆樹上。然後坐在附近的一個大青石上休息。不一會兒,恍惚間,他看到一位白鬍子老人走了過來,神態嚴厲的訓斥他:「尊貴的客人,你怎麼不回家,卻把馬拴在這裡?!」這話弄得渥巴錫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反問道:「我們的部族來到這裡有一百多年了,怎麼是客人?」只聽那位老人家大笑:「年輕人,你問問周圍的山川草木,你是不是客人?」還沒等渥巴錫說什麼,只聽周圍有很多聲音都說:「他們本來客人,客人不能長久的在人家的地方呆呀?要回到自己的家!」「家?」渥巴錫有點不解。那位白鬍子老人一看他實在不明白,就直言相告:「你們這一部族屬於東土,那裡的很多文化都是神傳給人的,那裡在將來會有真正的神降世,歷史上的一切都是為了那件事情做準備。能在那裡生活,就會多創造一份將來能理解來救世神的話語的機會!」此時渥巴錫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跪在地上叩頭說:「我明白您所說的了。作為神的子民,理應得到神的救度,只有回到東土,才有機會在以後得到這份救度!」可是等他再一次抬起頭來的時候,那位老人不知什麼時候消失了……
隨著俄國人對他們壓迫手段的不斷升級,更加堅定了渥巴錫帶領部族萬里東歸的決心。
在公元1771年1月,渥巴錫親手燒掉了大帳,帶領約17萬部族,扶老攜幼帶著輜重大踏步的踏上了東歸的漫漫長路!由於是最冷的季節出發,而且一路上受到葉卡德琳娜二世沙皇所派的軍隊的重重阻攔,再加上飢餓、寒冷等因素,部眾死亡甚多,牲畜死亡更是不計其數。每當有大批的人員死亡的時候,渥巴錫總是含著眼淚說:「皇天在上,不管我們的人能否回到東土,但我們的心永遠都屬於東土,我們要做神的子民,即便今生我們葬身於異國他鄉,但在來生我們依舊要轉生在東土。」
歷經艱險,土爾扈特部終於在當年的5月26日到達中國境內。雖然人數隻剩下了一半,但畢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中,回到了神傳文化的氛圍裡,從此。萬里東歸的意志被人們所敬仰!後來大清朝的乾隆皇帝把他們安置在了新疆,並多次召見渥巴錫等首領給予馬匹、帳篷等等物資以示慰問。時光又過了二百多年,當年的壯舉,成了家喻戶曉的故事。
責任編輯:葉語桓 来源:來源: 《新看點》雜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