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因為愛石成痴,人稱「石痴」。(圖片來源:Pixabay)
北宋書畫名家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鹿門居士。他的祖籍為太原(今山西太原),後遷居襄陽(今湖北襄陽),號稱「米襄陽」,隨後又定居於潤州(今江蘇鎮江)。他被召為書畫學博士,擢南宮員外郎,人稱「米南宮」。
米芾工於書法,作書十分認真。與他並稱為「大小米」的長子米友仁(1074年-1153年),曾提及米芾連大年初一都在寫字。
在官場並不得意的米芾,因為其衣著、行為及迷戀書畫與珍石的態度,被當時的人們視為癲狂,故又有「米顛」之稱。許多文人藝術家都喜愛以「米顛拜石」為題材,不管是畫作還是雕塑,都可以看見再現米芾拜石的樣貌的作品。
一、性格奇特,行徑特殊
米芾,六歲熟讀詩百首,七歲學習書法,十歲寫碑文,二十一歲當官。他行為怪異,出門不穿宋服,卻愛穿唐服,走在大街上,往往引起群眾圍觀。古人寫信,結尾時總會禮貌性的寫上一句「再拜」,當米芾寫到這句時,他會把筆放下,站起來整理衣服,然後真的拜了兩拜。米芾愛石成癖,他一生覓石、賞石、鑒石、藏石,玩石如痴如醉。有一次,他得到一塊端石,此石聳立部分像座小山,山腳下低凹處正好用來蓄水磨墨,米芾一再品賞,愛不釋手,最後竟抱著睡了三個晚上。
他在漣山做官時,收藏許多奇石,經常把玩,以致於終日不出家門,影響政務。他的衣袖中總是藏著奇石,供他隨時隨地取出觀賞,此行徑稱為「握游」。
二、米顛拜石
米芾因為愛石成痴,人稱「石痴」。他剛到任無為州監軍時,看見立在州府的巨石很奇特,就高興的說︰「此石足以讓我膜拜。」
於是命隨從拿來他的袍笏,穿好官服,手執笏板,對著奇石行叩拜之禮,還口稱其為「石丈」。一次,米芾聽說河岸有塊怪異奇石,便令衙役搬到衙署。他見這塊奇石酷似一老翁,穩健持重,一時心喜,竟跪拜在地,驚呼︰「我想見石兄已經二十年了!」還有一次,他外出時偶遇一奇石,令他欣喜若狂,繞石三天,並搭棚觀賞,捨不得離去。米芾的書畫千古流傳,或許就是從玩石中所領悟,因為愛石至深,他專心研究,並綜合賞石經驗提出「瘦、皺、漏、透」四個鑑賞奇石的準則。他亦研究硯,著有《硯史》一書。
關於米芾拜石一事,宋人費袞亦於《梁溪漫志.卷六.米元章拜石》道:「米元章守濡須,聞有怪石在河壖,莫知其所自來,人以為異而不敢取。公命移至州治,為燕遊之玩,石至而驚遽,命設席拜於庭下曰:吾欲見石兄二十年矣。言者以為罪,坐是罷去。其後竹坡周少隱過是郡,見石而感之,為賦詩,其略曰:‘喚錢作兄真可憐,喚石作兄無乃賢。望塵雅拜良可笑,米公拜石不同調’雲。」
三、兩賢爭石
米芾如此狂愛石,終日醉心於觀賞奇石,以致荒廢公務,因此好幾次遭到彈劾被貶,但他依然迷石如故,絲毫不後悔。
米芾在漣水任官時,他的上司楊次公聽說米芾玩石入迷,經常幾日不理公務,便前來規勸米芾。楊次公嚴肅的對米芾說︰「你身為朝廷命官,應該忠於職守,怎能整日玩賞石頭而怠忽公務呢?」米芾走向前,從衣袖中拿出一塊色澤清潤、玲瓏剔透的石頭,展示給楊次公看,並說︰「這樣的石頭怎叫人不愛!」楊次公不屑一顧。米芾見狀,又從袖中拿出另一塊層巒疊嶂、巧奪天工的石頭,並轉動著給楊次公欣賞,楊次公還是不看。接著,米芾又拿出更為奇巧、精妙的石頭,自豪的對楊次公說︰「如此上選的奇石,怎能不愛呢!」
這時,楊次公突然開口︰「這樣的奇石,不是只有你愛,我也很喜歡呀!」說完,就順手搶走米芾手上的奇石,逕直登車離去。
視石如命的米芾,失去了心愛的珍貴奇石,相當心痛,令他惘然若失。
責任編輯:雲淡風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