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人定勝天」出自於《呂覽》「天定則勝人,人定則勝天;故狼眾則食人,人眾則食狼」。
中國傳統文化崇尚「天人合一」,也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周易》有「天、地、人」之「三才」之學說。古人認為,天、地、人三個因素非常重要,並有古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時」可理解為機遇或時機,在古代的軍事戰爭中也指氣候條件,「地利」為有利的地理條件,「人和」則是最重要的,意為眾人團結和諧、和睦、和氣。三者皆為利益不同的相關方在博弈較量中取勝的重要因素,而「人和」又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草船借箭、火燒赤壁是巧用天時、地利、人和的典範,以上的理念被廣泛的應用於商業、軍事等。
古人常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當人心安定時,於個人,可以創造內心的和諧,獲得身心的和諧健康發展;於家庭,可以做到家庭和睦、長幼有序、孝悌傳承。於社會,可以促進社會和諧,忠、信、禮、義具備,知廉恥,知榮辱,孝親尊師,傳承良好的道德風尚,社會才能穩定、健康、和諧發展。因此,人心安定,是小自個人,大至社會和諧的基礎。人心安定達到了「人和」小可以改變自身命運,大可以改變民族甚至國家的命運。以馮夢龍《喻世明言》和梁啟超《新羅馬》為例,《喻世明言》卷九:「卻又犯著惡相的,卻因心地端正,肯積陰功,反禍為福。此是人定勝天,非相法之不靈也」。從這段文章可看出,「人定勝天」並無「人類一定要戰勝自然」之意,而是指人心的安定、端正可以反禍為福,改變命運。梁啟超《新羅馬》六出:「小生每念物極必反,人定勝天,怯大敵者非丈夫,造時勢者為俊傑,當仁不讓,舍我其誰?」文中的「人定勝天」的「勝」字,準確的理解應為「比……更為重要」,而不是「戰勝」之意。宋•劉過《龍洲集•襄央歌》中寫到:「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其中的「兮」字為語氣詞,而「人定」是一個詞,那麼「定」就不是「一定能夠」的意思了。與「人定勝天」相彷但出現得較早的成語是「人眾勝天」。《史記•伍子胥傳》有「吾聞之,人眾者勝天,天定亦能勝人」一句。可見,人定勝天本意指「人心安定,人人都能安守自己的本分,人類道德回歸所體現出的凝聚力和力量能夠改變命運。」
自1949年中共建政之後,這個詞彙的真實含義被中共的第一任黨魁毛澤東曲解了,恩格斯說:「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毛澤東又補上一句:「和對世界的改造」,於是乎「人定勝天」被賦予了「人類一定能夠戰勝自然」的歪曲理解。毛澤東在1917年的《奮鬥自勉》中提到:「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毛澤東本人繼承了馬列的鬥爭哲學,並將其發揚光大,在其有生之年進行了不懈的實踐。
1949年以後,在其執政期間,推行以糧為綱的農業政策,大肆開墾不適宜耕種的山地和草原,破化千年形成的自然植被。圍湖造田,填塞中國江河湖海。造成了中國自然生態的大破壞。至今,中國生態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海河、黃河斷流,淮河、長江污染,把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血脈徹底切斷,甘肅、青海、內蒙、新疆草原消失,滾滾黃沙扑向中原大地。
五十年代初,為了一句政治阿諛「黃河清,聖人出」,毛澤東拍腦袋決策在黃河修建三門峽水電站,如今三門峽水電站發電量只有一條中等河流的水平,卻導致上游泥沙淤積、河床抬高。一個大一點的洪水就給兩岸民眾帶來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2003年渭河洪峰最高流量3700立方米/秒,只相當於三、五年一遇的洪水,卻形成了50年不遇的洪災。在河南駐馬店,當地建造了多個大型水庫。1975年大壩連環決堤,短短兩小時內6萬人喪生,死亡人數總計高達20餘萬。
在江澤民掌權時期,中共政權對中華大地的肆意掠奪更加肆無忌憚。長江大壩,南水北調,都是準備以萬億計的金錢,圖謀改變自然生態。而中小型「斗地」項目更是層出不窮。更有甚者,有人提出以原子彈在青藏高原炸開一條通道,以改變中國西部的自然環境,其對大地的蔑視和狂妄令天下人為之側目,卻也絕不出人意料。因為只要中共不解體,其狂妄自大的鬥爭本性就不會改變,「人定勝天」的魔咒就依然控制著中國各部門決策層的思維。
在中國古代,即便是皇帝也只稱自己為「天子」,執政要順天意而行,造福百姓,而沒有一定要戰勝上天的狂妄的慾望。中共以戰天鬥地的姿態,對大地肆意搜刮掠奪,任行欺壓榨取,逆天地而行,最後必將受到天地以及自然規律的懲罰,也必然會被浩浩湯湯的宇宙洪勢淘汰出局。
參考文獻
1、大紀元系列社評《九評共產黨》之四:評共產黨是反宇宙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