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08月14日訊】從昨夜火災發生,一直到今夜,我們一直在跟蹤、收集和分析這一起天津大火災的信息。我們通訊社的邊上就是東京都赤阪消防署,今天下午過去跟消防隊員聊,他們居然都拿出了從網上收集來的火災現場照片,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ありえない」(不應該發生)。
「不應該」些什麼?他們給我們分析了兩個道理:
第一,從網友拍攝的爆炸瞬間的視頻來看,第二次爆炸的火焰高達100米以上,而且衝擊波擊破2公里以外的門窗,除非是大型彈藥庫發生爆炸,一般的化學品爆炸不應該有如此巨大規模。因此,現場扑救現場一定發生了什麼問題。
第二,化學品爆炸不是一般的消防隊員可以扑救的,必須要由化學專業消防隊員才可以到現場參與扑救。從中國官方發表的消息來看,大批普通的消防隊員趕到現場,而且從照片上看出他們使用了噴水,這就犯了一個大忌。理論上,為防止消防隊員遭遇傷害,消防隊員是不應靠近化學品火災現場的。
南方週末的一篇現場報導,印證了東京消防隊員們的分析。報導是這樣寫的:
記者在泰達醫院採訪了一名消防隊員。該消防員稱自己是第一批前往火災現場,當時還沒有爆炸。據他介紹,第一批投入的消防隊員人很多,有一百多。現場並無人告知他們有不能沾水的危險化學品。該消防員說,大家就按照正常途徑用水來救火。自己是「二板車」(音),負責給前面的車供水。「開始是一個集裝箱,大概噴水10多分鐘,聽見啪啪啪響,然後集裝箱就亮了。先是一個小爆炸,後來就出事了。」雖然離爆炸點還有一點距離,但也什麼都看不見,最後爬了出來。「我們隊還有5個人沒找到。」南方週末記者在該醫院採訪到另一名消防員,他也表示,「不知道有不能沾水的危險品,現場用的都是水,還有泡沫」,後來火勢太大,這些不管用,就撤到稍遠的街上改用水炮,給罐體降溫。爆炸前,車裡的水正好用完,他去裝水,得以逃過一劫。當時距離現場約幾百米。
我今晚發了一條微博,這樣寫道:
「化學品爆炸,怎麼可以用水噴呢?這一個常識被滅火心急的消防戰士們忽略了。我很敬佩這些90後的消防戰士的勇敢,但是,代價就是這麼多人的無辜犧牲!中國真的應該立即改革消防體制,以此為教訓,學習外國好的消防制度,建立公務員制的職業消防機構,讓消防專家來滅火,拼技術而不是拼勇敢!」
前幾年,我寫過一篇博客,現場觀察東京的消防隊如何救火。當時發現一個問題,我家附近的一棟居民住宅(別墅)起火後,趕來的消防指揮車發出的第一道指令,是「切斷管道煤氣切斷電源。」與此同時,消防車首先向著火的房子噴水,同時向鄰居的房子噴水,現場沒有看到消防隊員衝進火海去救人的鏡頭。等火基本扑滅後,噴水消防車退出,照明車駛入,在強烈的燈光下進行現場搜索。整個過程有條不紊,現場井然有序。
我想我們中國的消防隊的救火過程也一定如此。所不同的是,當這些東京的消防隊員摘下消防帽後,發現大多是中年男子,居然還有2名女性。他們不是軍事化編製,而是公務員,是一支專業的消防隊伍。
問了赤阪消防署的人,才知道日本的消防隊員必須要「科班出身」:消防幹部必須要「消防大學」畢業或經過高級研修。一般的消防隊員,則必須進入各地政府辦的公立消防學校,接受6個月的閉門訓練。
根據日本的消防組織法,日本全國建有一所國立「消防大學」。全國各都道府縣都有一所消防學校(日本共有48所消防大學和消防學校)。消防大學主要培養指揮型幹部人才,其開設的科目為:警防科、救助科、救急科、予防科、危険物科、火災調査科、新任消防學校教官科、上級幹部科、新任消防長/學校長科、新任消防長/消防學校長科、消防団長科(民間消防組織)。
如果是新隊員,要作為「初任科生」,到所在都道府縣的公立消防學校接受6個月的專業訓練。學習與訓練內容包括各種消防器材的使用、滅火訓練、救生訓練、救急訓練、體能鍛練等。成績合格後,派到各地消防署擔任消防員。
所以,日本的消防員從20歲左右開始,一直干到60歲退休,幾十年都在重複同樣的一件事:如何救火。所以,他們個個都能成為職業救火人。
日本的消防署不是軍隊編製,而是與警察署一樣,屬於政府的一個部門,屬於地方公務員編製,因為救火是民生事業,與打仗無關。還有一點與中國不同的是,日本的救護也屬於消防署分管範圍,不屬於衛生局或醫院管。因此,日本的救護車都停在消防署內,實行24小時值班制。消防車一動,救護車也跟著一起趕到火災現場。
我不知道別國的消防是怎樣的一種體制。日本的消防體制至少有2個優點:第一,消防隊員終身從業,因此個個都可以成為消防專家,現場救火比較專業,能做到科學救火,合理救火;第二,因為是公務員編製,整個消防隊伍十分穩定,既可以防止消防人員的頻繁流動而出現的技術脫節,同時也可以讓每一位隊員通過長期的工作,掌握自己管區內每一條道路,每一個街區,甚至每一棟建築物的消防情況,做到「快速反應,準確判斷」。消防是個技術活!
很希望天津的這一次火災和幾十位犧牲者的生命,能夠喚起人們對於中國消防體制的思考:如何去軍事化,實現職業化;如何去勇敢性,實現科學性。建立專業的消防院校,培養專業消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