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耕雨讀」一語融匯了一代高人諸葛亮的心血與人生智慧。(網路圖片)
「晴耕雨讀」一語融會了三國時期一代高人諸葛亮的心血與人生智慧。在中國古代,農人們都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下雨天大家用來休閑,有志向的人則用來閱讀詩書。幼時我在鄉村偶爾也有看到冒雨耕作的人,在大雨滂沱之中施肥除草,但我總覺得那樣的做法是逆天而行,得不償失。
許多現代人由於忙於生計,心情浮躁,晝夜顛倒,週末加班工作的人也不少見。然而,長時間超時工作畢竟不符合大自然的規律,積勞成疾的現象也就見怪不怪了。有些自認為勤奮的人甚至討厭下雨天,他們認為下雨耽誤了他們外出、耽誤了他們遠行、耽誤了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等等。但是莊稼禾苗需要雨水的滋潤,大自然不會因為人的意願而改變其規律,「天要下雨」是人力所無法阻擋的。
因此,雖然雨天也會影響我的工作計畫,但是我卻喜歡在雨天享受那些特有的快樂:在濛濛細雨中獨自一人漫步思考;在瓢潑大雨來臨之時,放下手頭的工作沏上一杯熱茶後去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或在雨中凝神諦聽一段中國古典音樂。
在紅塵人世中,讓人不順心的事情很多:銷售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考試成績沒能及格、親友突然離世、學校畢業後遲遲找不到工作、收入太低入不敷出等等。我經常想,要在這個世界上活得灑脫,當內心產生憂愁之際,順其自然就是最佳的選擇。同樣,人在生活中無所適從的時候,選擇順乎本性,也不失為聰明之舉。
凡事順其自然,不必刻意強求,反倒能有一番收穫。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很多東西,太刻意了反倒會失去,就如同手裡的沙子,握得越緊,它就會漏得越快。其實人心中的煩惱來源大體是一致的:不願意順其自然,不願意接受冥冥之中天意的安排。
有一個佛教故事中說,禪院裡的草地有一大片枯黃了,小和尚有些著急,對他的師父說:「我們趕緊撒點草籽吧,實在是太難看了!」師父告訴他:「不急,什麼時候都能撒,隨時!」中秋的時候,師父把草籽買了回來,交給小和尚去播種。秋風起了,草籽邊撒就邊被飄走了。小和尚這時十分焦急地對師父喊:「不好了,許多草籽都被吹走了。」師父很平靜地說:「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擔什麼心呢?隨性!」
撒完草籽,小和尚發現有許多小鳥飛來啄食。他非常驚慌地告訴師父:「草籽都會被小鳥吃了,這下沒戲了!」師父依然很平靜:「沒關係,種子多,吃不完!隨遇!」半夜的時候,下了一陣暴雨,小和尚一大早就衝進了禪房,「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水沖走了!」師父說:「衝到哪兒,就在哪兒發芽。隨緣!」一個星期過去了,原本光禿禿的地面,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師父點頭:「隨喜!」
由此看來,當遇到困難之時,找不出好的解決辦法,就讓它順其自然。畢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包含了這一層涵意,其意思是,人受制於地,地受制於天,天受制於規則,規則受制於自然。自然就是客觀存在的世界以及因此而產生的不變的規律。道法自然就是做事的方法必須順應大自然的規律。
古詩中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挂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一年四季都有許多讓人開心、喜悅的景色。有時只為求一份盡善盡美,很多人絞盡腦汁,殫精竭慮。在遇到關係重大、情形複雜的狀況之時,更是為之寢食難安,甚至徹夜不眠。其實,在這種時候與其百般思量,不如順其自然,反倒能夠柳暗花明又一村。不管人們如何執著於自己的慾望,最終的結果必定是「人算不如天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