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看清朝官員的高學歷、高素養(組圖)

作者:李治亭 發表:2015-05-26 12: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清代歷朝官員,以文官論,皆有深厚的文化素養。他們自幼入學,熟讀經史,詩詞文賦皆作;既明做人之理,又通歷代治亂興衰之道。經長年的嚴格訓育,再通過層層嚴格考試,由鄉試而會試,先中秀才,再中舉人,會試畢,再進入最高級別的考試——殿試,由皇帝出考題,亦由皇帝分等錄取,統稱為「進士」。這一漫長過程,充滿了競爭,優勝劣汰,最後被選中者,堪稱人才中的佼佼者和精英。用今天的話說,他們都是真正的高學歷,各有真才實學的飽學之士。現存清代大臣大量奏章,可以說,差不多篇篇都是範文,亦不乏名篇精品之作。清代官員讀書、著書可謂蔚然成風;其高學歷、高素養,保證了為政的高質量。

紀曉嵐到林則徐:官員著書立說成傳統

紀曉嵐

在清代官員中,有專門任職編修的官員,主要負責編纂各類典籍。他們便獲得讀書與研究典籍的更多機會,歷經刻苦,造就了一代著名學者。如紀曉嵐被任命為《四庫全書》的總纂官,以10餘年之功,終將此巨著完成。紀曉嵐功不可沒,乾隆帝讚賞他的才幹,屢屢提升他,一直升到尚書,至嘉慶帝時再擢為協辦大學士。紀曉嵐的名字與《四庫全書》連在一起,使他成為影響巨大的學者。留有《紀文達公遺集》,內收其散文與詩作,他個人編有10餘種著作的文選《鏡煙堂十種》等。

戴震

更為著名的學者,當推戴震。他以卓越的學識而被任命為《四庫全書》的纂修官,正式官職為翰林院庶吉士。當《四庫全書》告成之日,他已是名滿天下的大學者。他一生著述繁富,達50種,其學術價值與理論創新,走在了所處時代的前列,尤其是在哲學領域的建樹,更是同時代學者所不能企及!其他同在四庫館任職的官員,亦各有成就。至於他在國史館、方略館、明史館、實錄館等機構中參與編纂各類官書的,也是既當官,又當學者。

在從政的官員中,通過實踐,也有很多官員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靳輔就是一個突出的代表。他在康熙時期長期擔任河道總督,主持治理黃河、淮河、運河。他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過實地調查,總結治河的經驗,不斷提出有關治河的原則與具體方略,使黃河、運河出現了幾十年較穩定的局面。這些內容,分別彙集在他的《治河奏績書》等書中。靳輔也成為清朝著名的治河大臣、治河專家。

阮元

在清朝高層官吏中,如上述靳輔,是通過自己的治河實踐,加以科學地總結,使自己成為這方面的專家。更多的官吏邊從政,邊讀書,邊研究,因而成為某一領域的著名學者。阮元就是一個典型。他由進士而仕官,累遷至湖南、浙江、江西等省巡撫,再加太子太保,榮歸故里。這樣一位朝廷重臣、封疆大吏,仕宦生涯50餘年,在繁忙的政務活動中,卻從事學術研究,不間斷地讀書、寫書、編書,著述不輟。他博學融通,凡經史、小學、歷算、輿地、金石、校勘等無不涉及,尤以治經名重後世,編著書籍達千卷以上。在廣州任官,他組織編纂《皇清經解》1400卷,為清代名著之一。一個高官自寫與編纂那麼多書,數量之巨,今人為之興嘆!

瀋德潛

清代官員人人能詩,讀詩作詩,已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他們中湧現出許多知名的詩人。瀋德潛便是其中之一。瀋大器晚成,遲至66歲時中舉,其後成進士。他以詩才受知於乾隆帝,命為文學侍從之臣。瀋氏歷官不高,但其詩作大放光彩。他創立的詩歌「格調說」,獨樹一幟,為清代一大詩派。瀋德潛的詩文創作活動及其成就,使他躋身於清代著名的詩人行列。比瀋德潛更為著名的詩人,便是納蘭性德,他被公認為清代偉大的詩人之一,性德才華橫溢,以詞作驚世駭俗,被譽為「直追五代詞風」。

在清朝官僚群體中,文化、藝術、天文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頗多,堪稱一大文化景觀

在清朝各級官員中,還有哲學家、史學家、音樂家、翻譯家、書畫家、評論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等等。清朝官員是一個龐大的官僚群體,卻有那麼多文化、藝術各領域裡的專家、學者,實在是一大文化景觀!似乎可以說,越是高層官員,其學術與藝術的成就越大;反過來說,越是學術與藝術的成就越大,必在中央與地方的大吏中。總之,無論在中央,還是在地方,各級官吏的文化素養極高,其學術與藝術創作都達到了高水平。若與明代官吏相比較,其素養與學識又以清代為盛。當然,明代的中高級官吏也都是經科舉考試錄取的,但卻少見進入學術研究與藝術創作的領域,故成為學者亦少。明末,竟有「目不識丁」的魏忠賢之流執掌朝政。因為宦官者不准讀書,只有個別在宮中自學,略通文墨。試想:讓一群近乎文盲的宦官掌權,豈不壞了國家大事!故論明亡,有「明亡於宦官」之說。以此而論,明官吏素養與清代比,有天壤之別!

讀書明理,研究出真知;清代官吏能做到,吾輩又何須稍差

應當指出,清代的官員兼學者、詩人、書法、繪畫等,並非先已成名成家,再去當官。實際情況正好相反,他們都是在當官之後才逐步進入學術領域及藝術的殿堂,經歷年的艱苦探索,終於成為一代學者或藝術家,即使成不了家,成不了名,也以藝術如作詩詞、練書畫以及探索學術,作為生活的不可缺少的內容。因此,清代官員大多身兼某一領域的專業。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往往文史兼通,乃至藝術兼備,負有兩種或多種專業,成為多能而高產的人才。最難得的是,他們日理庶政、平息訴訟、已夠忙累,卻仍能擠時間讀書、創作,著書立說,數量之巨,直叫當代從事專業研究的學者和文藝家們汗顏。

比之當代,歷經30餘年改革,始見較高學歷的學子或已成專家的人步入仕途。但此後便專意做官,何來時間讀書?至於研究、著書立說、創作,統統被視為專業人員的事,與本職無關。有的地方官員即使如會議講話,做報告,向上級打報告等文墨之事,幾乎也都由秘書班子去做。遍閱當今各級官員,少有人當官後成為某一領域的知名專家或學者。



責任編輯:鳴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