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02月12日訊】(接前文)
五 一起去中國吹泡泡
在中國國內,外資佔據中國經濟的主要部分。在過去20多年,外資進入中國的數額超過3萬億美元。按照外資進入中國的方式,外資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從正規渠道進入中國,由中國政府記錄在案的外資超過1萬億美元;第二、從非正規渠道進入中國,主要進入中國金融市場的國際游資更多,1萬億美元以上;第三、中國企業在海外借債,規模超過1萬億美元。
早期進入中國的外資,其收益估值已達數倍甚至數十倍,而且外資基本壟斷了中國經濟。海外債務部分,外資的收益較低,增值數額有限。到2014年,中國的貨幣總量達到120萬億左右,按照美元兌人民幣1:6.2的水平,折合美元接近20萬億美元。在將近20萬億美元的貨幣總量中,外資規模最保守估計達到4-6萬億美元,很可能超10萬億美元。
從功能的角度,外資在中國的存在形式主要是三種;一是間接部分,中國企業以借債的形式,從境外借款(主要從香港借殼);二是出口部分,外企工廠佔到中國出口的主要份額;三是國內市場部分,外企深入中國內部市場,佔據中國市場中規模最大、利潤最高的份額。
不論貿易出口還是在中國國內市場,外資在中國經濟運轉中已經佔據主導地位。 首先,隨著中國轉型為外資依賴模式,中國企業的國際債務迅猛增長。在吸引外資的方式中,不僅中國政府吸引外資進入中國,將外匯變成中國外匯儲備;而且隨著中國經濟規模日益擴大,中國面臨資金日益緊張的局面,中國政府支持中國企業到海外大舉借債。隨著中國國內資金鏈斷裂程度日深,中國企業的資金需求日益飢渴,舉債規模也逐年急劇擴大。國外金融機構感覺到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在中國企業願意承受越來越高的債券利率情況下,積極協助中國企業境外借債。
隨著中國企業的債務總額迅速積累,開始引起世界關注。外管局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3年,我國外債規模從3901.6億美元迅速增至8630億美元。新興市場貸款人共發行了2.6萬億美元的國際債務證券,其中四分之三以美元計價。國際清算銀行截至2014年6月份的數據顯示,中國境外銀行債務敞口高達1.1萬億美元,債務餘額全球第七位,新興市場第一位,年均增速全球第一。根據路透數據顯示,在銀行貸款方面,單銀團貸款2014年中國內地再創新高,至1413.1億美元,比2013年增長20%;全年的新增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則高達1010億美元,穩佔亞太(除日本)債券發行第一的位置。
2014年是中國企業資產全面債務化,資金極度飢渴不計成本借債的階段。雖然到2014年底借債數據尚不清楚,但是應該在繼續增加。中國大陸的房地產開發商已經成為亞洲垃圾債券市場的主力。根據數據諮詢平臺Dealogic,2013年和2014年,大陸開發商分別通過垃圾債籌集了195億美元和214億美元的資金。
進入2015年,中國企業開始面臨國際債務危機。隨著美聯儲削減直至停止QE3,美元隨之穩健升值,進而大幅升值。美元不僅不再流出美國,而且開始回流。受美元衝擊最大的是落後國家經濟,多個落後國家陷入債務危機。2014年初,雖然中國仍然相對被看好,但是隨著資金日益緊張,中國企業只能付出更高的利息才能夠發債。到2014年末,隨著中國經濟全面崩潰的進程加速,各類企業收入急劇減少,資金鏈斷裂全面顯現,中國企業對於國際資金的需求更大。
同時,雖然世界並不真正瞭解中國經濟實質,但是也開始擔憂中國經濟減緩的問題,不再把中國看作救命稻草。國際金融市場開始變得謹慎,並且對中國企業惜貸。2015年1月,深圳房地產龍頭企業佳兆業集團發布公告稱,因董事會主席郭英成辭職觸發的強制性提前還款,公司未能償還匯豐提供的4億港元(約合5200萬美元)融資貸款。而且,佳兆業稱,此次違約可能導致有關貸款融資、債券、股本證券的交叉違約。這個消息傳出後,金融市場開始對中國企業借債極為警惕,紛紛遠離中國企業債市場。預計,隨著更多中國經濟形勢惡化的消息逐漸傳出,國際金融市場將進一步遠離中國企業,導致中國企業的國際債券難以發行。
2015年開始,中國企業開始進入償債高峰。在既借不到錢又需要還錢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將出現大量違約。由於中國經濟迅速崩潰,在債務到期之前,大多數借債企業已經開始破產或者實際破產潮。雖然在上萬億美元債務中,大多數到期時間在2015年以後,但是可以預見,隨著一連串借債企業的債務違約或者直接破產,大量國際債務持有人將看著自己購債資金血本無歸。雖然在理論上,中國外儲不必為這些債務支付美元,對外儲數據沒有影響;但是隨著中國企業債務違約全面展開,世界也將開始全面質疑中國狀況。其影響是,進入中國的外匯資金將繼續減少,而流出中國的資金增加,加速中國外儲的枯竭。
其次,外企在中國的生產工廠加速撤離。雖然中國企業的國際債務規模龐大,危機嚴重,但是違約發生的時間相對緩慢,對於中國外儲只是具有相對間接的影響。與之相對比,外企在中國的生產工廠不論在撤資速度、對於中國外儲影響、還是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都更快更直接影響更大。
隨著中國通脹持續加劇、人民幣跟隨美元持續大幅升值,外企在中國的生產工廠面臨嚴峻的壓力。在未來中國生產成本更加高昂的預期下,外企生產工廠採取更積極的退出模式。根據相關信息顯示,2015年2月,山東松下電視有限公司撤資回國,所有管理人員後勤人員及一線工人全部解除勞動合同,人均獲賠違約金75000元,善後事宜及廠房設備均己處理完畢。隨後,松下全部員工離濟,登機返回日本本土。需要注意的是,松下撤資的消息在週一發布,而在前週五,工廠還在加班生產。
一般來說,外企不論減薪裁員還是整體關閉,都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這個時間包括處理廠房設備,與員工就違約金討價還價等。但是,不論松下給出優厚的違約金還是處理善後,都可以看出其目的是速戰速決。日本人的行動往往具有高度一致性,松下撤資的方式也將反應日本在中國生產工廠的態度和模式。而且,一旦日本工廠加速撤離,同樣會影響臺灣、韓國和歐美工廠的態度和做法。山東松下事件透露出外資工廠正堅決果斷的撤離。
外資工廠已經佔到中國出口的主力地位。在中國血汗工廠的早期,一些港臺韓血汗工廠的開設,帶動中國本土血汗工廠的發展,中國出口規模快速擴大。但是,本土血汗工廠存在小而散、技術含量低、產品價格低等問題,創匯能力侷限很大。隨著大型外資生產工廠進入,中國在較高的基礎上,實現大規模快速增長,本土工廠也繼續跟隨發展。在2008年之後,本土血汗工廠大量倒閉,外企工廠的地位日益突出。
根據中國商務部發表的數據,2013年中國出口22100億美元,進口19500億美元,成為世界外貿第一大國。其中,外資企業出口達到10442億美元,佔中國總出口的47.3%,機電產品出口達到12655億美元,高新技術出口6603億美元(兩者數據有重合)。
從產業角度,在外資企業的出口中,大多數都是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出口。這些產品出口價值高、技術含量高、規模大,是外企生產向中國轉移的主要部分。在紡織、服裝鞋帽和傢俱等低技術、低利潤產品出口萎縮到不到4000億美元的背景下,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出口的作用日益顯著。可以估計,在2014年下半年之後,隨著人民幣跟隨美元急劇升值,低技術產品出口必然急劇萎縮,佔出口比重已經很小。同時,隨著中國山寨產品到處被封殺,中國本土出口企業的機電產品也應該持續減少。而外企由於生產和銷售的全球化布局,供應全球的品牌產品,產品生產和出口相對穩定。
外資在外貿出口中所佔的作用比重比外企出口的數據比例更大。外企的作用包括兩方面,第一,在加工貿易出口中起到主導地位。根據2013年數據,加工貿易項目出口達到8608億美元,同時本項目進口為4969億美元,順差超過3600億美元。如果刨去這部分,中國進出口為逆差。而這個項目是典型利用中國廉價資源和勞動力,為國外產品組裝加工而實現。其中,絕大部分的大型組裝加工企業為外資,尤其是台資工廠。富士康作為典型代表,在大陸的工人數上百萬,為蘋果產品組裝加工。這部分的出口數額巨大,但是利潤很低。這些產品在運出中國的時候,按照成品總體出口額的計數。實際上,在整個產品的價格中,大部分由進口產品或者在中國運營的外企獲得。在外資企業集中獲得利潤後,少部分為加工企業的員工收入,以及中國供應商的營收。
第二,外企工廠進入中國後,不僅直接為出口生產,還為出口工廠供應關鍵半成品原材料和零部件。一般貿易裡,在具有一定技術含量或者屬於價值較高的中高檔產品中,往往會採購國外關鍵的零部件和技術。在整個產品中,這些零部件和技術雖然在體積重量等方面佔產品的比重小,但是相對價值較高或者很高。在這些零部件和技術採購中,一部分直接從國外採購進口,並且計入進口金額中;另一種是外企工廠在中國生產銷售零部件和技術,供應給整機生產組裝廠實現出口,被計入貿易盈餘。在出口創匯後,這些外企工廠的盈餘外匯雖然成為外儲,但實際上是外企工廠的資產。
在中國出口數據中,蘋果手機生產是明星部分。在2014年iphone6發布和供貨之前,蘋果在全球的硬體供應商達到590家,中國供應商達到351家,比2013年的331家增加20家,其中向蘋果供應電池等元件的中國企業數量就從2011年的8家增加到2014年的16家。另外蘋果在日本、美國以及中國臺灣的供應廠商分別為 139、60 家以及 42 家。根據華泰聯合證券對蘋果利潤研究報告顯示,每部iPhone手機蘋果公司佔據58.5%的利潤,韓國、日本以及其他國家公司佔據了約10%的利潤,而中國大陸勞工成本只佔了1.8%,在iPad的整體利潤分配中中國企業的利潤佔比僅為2%。從這幾個數據可以看出,在中國的加工出口中,中國人和中國企業賺取的金額極少,剩下的都是進口零件或者外企工廠的收入。而根據臺灣產業界的表態,蘋果救了臺灣的it產業。日本和臺灣廠商也在大陸設廠,生產部分相關產品供應蘋果。這些廠商雖然不是直接出口,但是在獲得收入和利潤後,仍然是外企的利潤。
另外,隨著中國本土智能手機生產廠商規模迅速擴大,中國一般貿易類比的手機出口大幅增加。在本土生產的大多數中檔手機中,也普遍採用外企的關鍵零部件,為外企創造收入和利潤。
所以,不論是一般貿易還是加工貿易出口,如果深入到蘋果產業鏈,將外企工廠的收入和利潤看作進口的話,中國的進出口貿易是明顯的逆差。
隨著外企工廠加速撤離,對中國外儲形成強烈衝擊。外企工廠的生產特點是產業鏈化,也就是上下游工廠的系統化整合。尤其是日本主力工廠進入中國,其它關鍵零部件的配套工廠也隨之進入。當一個關鍵工廠回流日本,會帶動其它工廠回遷。這些工廠退出中國時,會把積累的利潤也帶走。最保守的估計,這些資金積累也非常可觀。
2013年外貿出口超過22000億美元,考慮到外企直接出口以及外企對中國本土企業的關鍵材料和零部件銷售,假設外企的折舊加利潤佔到外貿出口總額的9%,外企一年的資金積累達到2000億美元。按照外企從2003年開始進入中國,2005年開始大規模生產和出口,到2014年約為10年。早期,外企出口創匯後,換成人民幣為1:8到1:7之間。根據外企對中國經濟的展望,大部分資金並沒有換成美元回國,而是留在中國等待人民幣升值。考慮到10年中的折舊和利潤積累的累增以及人民幣的升值效應,即使外企工廠保留三分之二的資金,其10年的本利合計也達到1.5萬億美元。隨著外企工廠大規模撤離,要把這些資金換成美元匯回本國。這些工廠不但不再創造貿易美元,還要抽走外儲美元,中國外儲正在面臨隨時枯竭的壓力。
第三,更大規模的外企主要面對中國市場,在中國市場獲得巨大的收益。早期有少數外企進入中國,生產面對中國市場的產品,從1990年代開始享受到快速擴張和高利潤率的甜頭,這些企業包括大眾汽車、摩托羅拉(BB機和手機)、另外還有寶潔日化等。絕大多數跨國公司在中國加入WTO後才開始制定計畫,大舉進入中國。
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的過程中,中國政府同步大規模印鈔。2002年底,中國的貨幣總量M2為18.5萬億,到2014年中達到120萬億,11年多的時間增加6倍多。在這增加6倍的貨幣中,一部分是外資進入中國後,美元換人民幣;另一部分是,中國政府在美元增多的情況下,大量配套印鈔,支持自身運轉。
在一個社會中,貨幣的一個特點是流通,也就是從一個人手中流到另外一個人手中。一個人善於組織籌劃、從社會中賺錢,這個人手中的貨幣會逐漸增多;同時,另一個人善於花錢,不善於賺錢,手中的貨幣會逐漸減少。每當貨幣流通循環一次,善於賺錢的人手中就多了一些錢,而不善於賺錢的人手中就少了錢。隨著貨幣循環次數越多,一部分人手裡的錢積累越多,也就是越來越富;另一部分人手裡的錢變得越少,變得更窮。
在中國,富人非常集中,而且人數很少,1%的富人可能擁有95%以上的貨幣資產。富人可以概括為三部分:1、外企,通過超強的綜合能力,在中國市場中運作,佔據中高端市場,獲得市場中的主要利潤;2、央企和其它核心體制單位,通過壟斷民生產品,任意漲價,掠奪整個社會,獲得大量現金;3、權貴和少數富人,通過各種腐敗手段,依靠體制獲得大量的現金。其中,隨著貨幣循環次數增多,資金日益集中在外企手中。
外企獲利主要包括兩個階段。在進入中國的資金中,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產業資本,主要投資於實業,通過出口和佔領國際市場,獲得銷售收入和利潤;二是金融資本,主要投在股市和樓市等非金融屬性強的領域。根據兩部分的不同配比,中國形成兩個階段的政策,不同性質的外資也大規模進入中國,並且形成不同的模式和收益狀況。
1、第一階段,在2009年之前,國家政策上主要致力於吸引產業資本,希望加強出口能力;一些地方政府和金融領域,則開始引入金融資本。在這個階段,外資產業資本開始大舉進入中國,除了出口的規模大幅提高外,外資針對中國市場,實施實施系統布局,並且做前期的試探發展;同時,金融資本開始起作用,獲利豐厚。
2、第二階段,2009年後,國家政策快速轉向外資依賴,主要致力於以金融印鈔為主導,發展金融屬性強的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在這個階段,外資產業資本在中國市場實現壓倒性優勢,壟斷中高端市場,並且對中低端市場延伸,獲得市場中的幾乎所有利潤,並且席捲社會中的主要資金。同時,先期進入的金融資本獲利豐厚,及早抽身的,已經開始或者準備轉移現金資產;後進入的資本則面臨資產流動性喪失難以脫手的困境。
在兩個階段中,由於投資狀況的不同,獲利程度和現金資產狀況也有所不同。在第一階段,金融類外資獲利已經極為豐厚。雖然外資大量進入中國實業投資,但是在初期的中國市場份額仍然較低。金融資本進入中國後,發現中國的金融資產價格極為低廉,開始大規模進入金融資產領域。2002-2003年,巴菲特在香港投資4.88億美元,投資中石油股票,歷時近5年,在中石油A股上市前大舉拋出,獲利36億美元,是初始投資的7倍多。
當無數人看到外資金融機構在香港股市大規模獲利時,往往忽略進入中國的金融類資產同時在悄悄獲得巨額利潤。在類似時間,有數千億美元的金融類游資進入中國大陸。根據2006年之前一些消息估計,有超過3000億美元的國際游資潛入中國,參與金融領域炒作。其中,一部分資金進入股市,在中國股市處於較低位置的時候入場。隨著中國出口和吸引外資的規模快速擴大,加上中國印鈔的同步放大,社會中資金急劇增加,引發和推動股市的巨大牛市。這些外資在股市較高的水平退出,輕易可以達到3-5倍。更多的資金進入中國後,主要目標是進軍中國房地產。一些外資在股市獲利後,同樣進入房地產市場。
另外,在2006年之前,按照正規渠道進入中國,從事房地產開發和炒作的外資,也達到1000億美元以上。在房地產方面,以上海為代表的地方政府積極吸引外資,明確以投資保底的承諾,希望外資參與上海的房地產運作。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一部分外資進入房地產開發領域,另一部分從事房地產炒作。不論房地產開發和炒作,都得到地方政府安排的開發貸款融資和房貸融資。短短數年內,不論房地產開發還是炒作,都獲得數倍的利潤。考慮到融資槓桿,外資參與房地產的收益,輕易可以達到5倍以上。相當一部分資金對房地產的投資週期長,輕易獲得3-5倍的價格上漲。加上融資槓桿,這些資金的收入可以輕易達到20倍以上。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是李嘉誠,從1990年代末進入內地到2005年期間,以幾乎免費的價格在一二線城市拿地;大量囤地後,緩慢開發,多數項目的開發週期超過10年。其開發的高檔房地產項目在銷售後,輕易可以獲得百倍以上的利潤。
在第二階段,外資對中國經濟形成絕對影響。2009年之後,中國房地產價格持續暴漲,形成典型的金融資產價格上漲,主導經濟增長的模式。在這個階段,中國進入全民買房和炒房的模式,大多數中國企業同樣涉足房地產,並且將房地產開發當做主要的利潤來源。早期進入中國的外資,仍然按照自身的規劃布局,實施既定的戰略方向和模式。
另外,2009年後,更大規模的外資資金進入中國。其中大部分是國際游資,也就是在美國大規模印鈔後,急於尋找獲利渠道而出現的資金。在這些資金中,一小部分以正規的外資方式進入中國,大部分則通過非正規渠道進入中國。這些資金進入中國後,主要進入房地產、銀行和保險等金融屬性的領域。而進入銀行和保險的資金,也同樣進入房地產。
可以說,後期進入的外資,與中國全民炒房的資金合流,共同支持房地產價格上漲。隨著房價大幅上漲,鐵公基和房地產建築業火熱,極大支持了早期進入中國的外資。在金融領域,早期進入中國的外資獲得了極為豐厚的收益,並且具有隨時退出的機動性。同時,實業外資開始大規模佔領中國市場,佔據了中國市場的絕對份額。(待續)
(供稿單位:中國經濟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