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01月07日訊】2014年12月14日是三峽工程正式開工建設20週年。據報導,今年三峽工程的發電量有望創歷史最高值,超過伊泰普工程,成為世界第一。用比伊泰普工程多出三分之一的發電裝機能力,奪得這個世界第一,本無什麼可吹噓的。更何況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為了這個世界第一,擅自更改經全國人大批准的「蓄清排渾」水庫運行計畫,在汛期提高三峽水庫蓄水位,導致暴雨洪水到來時水位驟漲,淹沒村鎮和公路。8月底三峽水庫蓄水至157米時,三峽地區各地相續降大到暴雨,致使三峽庫區的長江干流和支流水位迅速上漲,淹沒移民城鎮,引發滑坡泥石流,中斷交通並造成人員傷亡,其中受災最嚴重的為巫溪縣、雲陽縣和奉節縣,至9月5日,已導致20個縣(區)2百餘萬人受災,42人死亡,19人失蹤,9萬2千人緊急疏散;3萬餘房屋倒塌或嚴重損壞,4萬餘房屋受損;直接經濟損失26億。重慶朝天門最高水位達海拔185.77米,朝天門廣場被淹,水上派出所被淹……三峽地區經歷了三峽工程蓄水以來最大的災禍,共計死亡、失蹤人數七十餘人。這是一個帶血的世界第一。
宜昌(湖北)三峽大壩開閘泄洪(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2014年12月14日是三峽工程正式開工建設20週年。據報導,今年三峽工程的發電量有望創歷史最高值,超過伊泰普工程,成為世界第一。用比伊泰普工程多出三分之一的發電裝機能力,奪得這個個世界第一,本無什麼可吹噓的。更何況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為了這個世界第一,擅自更改經全國人大批准的「蓄清排渾」水庫運行計畫,在汛期提高三峽水庫蓄水位,導致暴雨洪水到來時水位驟漲,淹沒村鎮和公路,引發滑坡,死亡、失蹤人數七十餘人。這是一個帶血的世界第一。
一、三峽工程和伊泰普工程之爭凸顯中國經濟的一個根本問題:經濟效益低下
據重慶晨報2014年12月15日報導,三峽工程2014年的發電量有望創歷史最高,並首次位居世界各水電站之首。
三峽工程的目標是建造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工程。三峽工程建設之前,巴西和巴拉圭邊界上的伊泰普工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工程,發電裝機容量為20臺70萬千瓦的水輪機組,共1400萬千瓦。
1992年全國人大批准的三峽工程的發電裝機容量為26臺70萬千瓦的水輪機組,共1820萬千瓦,比伊泰普工程多了6臺70萬千瓦的水輪機組,成為世界上發電裝機容量最的水電站。但是從年平均發電量來比較,三峽工程卻是老二。三峽工程計畫平均每年的發電量為840億千瓦時;伊泰普工程的年發電量為900億度,超過三峽工程,為世界第一。
為了超過伊泰普工程的年發電量,三峽工程未經全國人大批准,擴建地下電站,再安裝6臺70萬千瓦的水輪機組(為今後三峽工程抬高蓄水位元和加高大壩打伏筆)。這樣三峽工程的32臺70萬千瓦的水輪機組外加2臺5萬千瓦的電源機組,總裝機容量高達2250萬千瓦,計畫年發電量為1000億度,超過伊泰普工程,希望能成為年發電量的世界冠軍。但是這個計畫一直沒有能夠實現。特別是伊泰普工程在2008年發電量達948.6億度,超過原工程計畫。
伊泰普工程的裝機容量1400萬千瓦,三峽工程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兩個工程本不在一個等級上可以相比。三峽工程的裝機容量比伊泰普工程多出三分之一,但是發電量卻不如伊泰普工程,這凸顯了中國經濟的一個根本問題:工程造價高,產出低,經濟效益低下。
二、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擅自更改經全國人大批准的「蓄清排渾」水庫運行計畫
用中國老百姓的錢建造的三峽工程的2250萬千瓦水輪機組並不再屬於老百姓,而是屬於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三峽水庫水位的調度權也歸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所有。為了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經濟利益,也為了使三峽工程的年發電量超過伊泰普工程,2014年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擅自更改了經全國人大批准的「蓄清排渾」水庫運行計畫,這才可能有「三峽工程有望成為世界上發電量最大的水電工程」的好消息。
三峽水庫水位的調度是1992年經全國人大審查批准的,就是所謂的「蓄清排渾」水庫運行計畫。「蓄清排渾」是指在泥沙含量高的汛期,三峽水庫壩址處的水位控制在防洪限制水位海拔145米,利用洪水期長江干流流量大、流速相對較快的特點,將泥沙衝出水庫,即排渾。枯水期長江干流流量小,泥沙含量低,此時再將水庫水位提高到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有利於發電和航運,也不會產生大的淤積,即蓄清。根據重慶寸灘水文站的資料,每年主汛期7至9月的來水量和來沙量分別佔全年的52.3%和78.2%。可行性論證提出,三峽水庫每年6至9月的水位控制在海拔145米,10月份水庫開始蓄水,11月末蓄至海拔175米,保持至次年1月,然後緩慢回降到次年6月的海拔145米。該運行計畫經全國人大批准執行。
三、三峽工程是一項未被證明可以成功的實驗
1996年筆者拜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貝克萊分校的地質學家列奧帕德教授時他就指出,三峽工程的「蓄清排渾」措施是一項未被證明可以成功的實驗。從理論上分析,可以被汛期洪水沖走的只能是壩前的一些淤積物,而庫尾的淤積會越來越嚴重,對重慶危害很大。未在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上簽字的著名泥沙專家方宗岱生前指出,「三峽是細沙、粗沙和卵石膠結在一起,很難沖排」。黃萬里教授則指出,三峽工程的淤積與黃河三門峽工程不同,三門峽淤積的細沙淤積,而重慶河床是由礫石組成的,三峽工程的淤積問題主要是礫石淤積問題。而正是這個礫石淤積問題在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中根本沒有予以考慮。
四、三峽工程運行百年後200餘億立方米的庫容將被淤滿
根據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三峽工程運行百年後,三峽工程的防洪庫容可以保留85%。這句話乍聽上去是挺鼓舞人的,似乎三峽工程的淤積問題已經解決。但是它卻反映了一個嚴酷的真相,即百年後三峽水庫中有200多億立方米的庫容將被淤滿。三峽水庫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死庫容171.5億立方米。百年後,防洪庫容只剩85%即188億立方米,其餘的200餘億立方米的庫容將被淤滿。黃河三門峽工程總庫容的一半被淤滿時就宣告了工程的失敗,難道三峽工程總庫容一半以上被淤滿後還能長勝不敗嗎?
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泥沙組副組長謝鑒衡在臨死時說了真話,採用「蓄清排渾」措施,只能保證三峽工程在三十年內不出現嚴重的淤積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戴定忠則指出,三峽工程運行八十年後達到庫區沖淤基本平衡,代價是庫區特別是庫尾淤積增加,庫區河床抬高,使水流速度和挾沙能力恢復到建壩之前。三峽庫尾的水位和洪水位的升高,後果就是重慶部分市區被淹沒,「港口作業困難」。
五、按「蓄清排渾」運行方案三峽工程兩年未能蓄水至海拔175米
讓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十分丟臉的是:2008年至2009年連續兩年按照按「蓄清排渾」運行方案向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衝擊,結果均告失敗,同時導致了下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下降過快,加重了下游地區的旱情,特別是鄱陽湖湖底見天,生態災害後果嚴重。
三峽工程連續兩年未能蓄水至海拔175米的事實,證實了列奧帕德教授對三峽工程是一項未被證明可以成功的實驗評價的正確。三峽工程用蓄水失敗的實踐證明,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並不是什麼科學的論證,而是為了滿足某些領導意願的說教和註釋。2010年三峽工程將蓄水期從10月初提前到9月10日,才使水庫蓄水至海拔175米的目標首次得到實現。之後三峽工程不斷偷步,提前蓄水時間。
2013年長江委水文局、武漢大學、三峽集團公司共同完成了否定「蓄清排渾」的所謂科研,「三峽水庫汛末提前蓄水水文關鍵技術與應用」榮獲該年度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而當時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的「蓄清排渾」等科研曾榮獲全國科技一等獎,湖北省的一等獎否定了全國一等獎,這是中國科技史上的一大笑話。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參與這項「研究」的三峽集團和長江水利委員會是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主要股東。
六、2014年三峽工程汛期提前蓄水釀成大禍
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汛期提前蓄水的目的,是為了公司的經濟利益,也為了爭世界第一,全然不顧工程的其他風險。下圖是筆者記錄的2014年6月1日至9月30日三峽壩址處的蓄水位。紅線所示是經全國人大批准的「蓄清排渾」運行方案,藍線是2014年的實際蓄水位。從圖中可以看出:
第一、三峽水庫自6月1日至9月30日只有極少數幾天水位接近海拔145米,大多時間均高於海拔150米運行;
第二、三峽水庫自8月初起就持續抬高水位,到8月底水位上升到海拔157米,比計畫高出12米,到9月13號水位上升到海拔163米,比計畫高出18米。三峽水庫實際蓄水時間比計畫提前兩個月,實施的不是蓄清,而是蓄渾。
人算不如天算。正當8月底三峽水庫蓄水至157米時,三峽地區各地相續降大到暴雨,致使三峽庫區的長江干流和支流水位迅速上漲,淹沒移民城鎮,引發滑坡泥石流,中斷交通並造成人員傷亡,其中受災最嚴重的為巫溪縣、雲陽縣和奉節縣,至9月5日,已導致20個縣(區)2百餘萬人受災,42人死亡,19人失蹤,9萬2千人緊急疏散;3萬餘房屋倒塌或嚴重損壞,4萬餘房屋受損;直接經濟損失26億。例如巫溪縣部分城鎮遭水淹,縣城成為孤島,進出的交通幹道被滑坡所中斷;雲陽縣31萬人受災,16人死亡,16人下落不明,特別是上漲的河水先淹沒了江口鎮永發煤礦的職工樓房,然後山後的滑坡整體掩埋了這座樓房。奉節縣受災人口35萬,10人死亡,10人失蹤,竹園鎮出現巨型山體滑坡,滑坡體積達到1000多萬立方米,並形成了兩處堰塞湖,積水量大約100萬立方米;秭歸縣出現25處滑坡,其中沙鎮溪鎮三星店村杉樹槽發生大面積滑坡,總體積約80萬立方米的滑坡體掩埋了當地的一座水電站和水電站的五層樓宿舍。
必須指出的是,三峽庫區滑坡頻發,和水庫水位的上升有密切的關係,三峽地區的地質災害衛星監測系統部分失效。今年9月長江干流的洪水並不大,尚未超過每秒5萬立方米(常年洪水流量),但是2014年三峽工程在汛時高水位蓄水,危害很大。9月3日長江防總要求三峽工程在未來三日內按每秒4萬立方米下泄洪水,以降低庫水位。但是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拒不接受,4號至6號的出庫流量分別為每秒34100、29100和25800立方米,距離長江防總要求很遠,因此三峽水庫水位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升。9月13日三峽壩前水位達到海拔163米。
此時三峽庫區再降大雨,上漲的庫水淹沒了重慶長壽、梁平、渝北、墊江、合川5個區的部分街道,其中渝北區統景鎮受災最嚴重,鎮中心70%被淹,其中老街全部被淹,通往統景溫泉道路中斷。渝中區菜園壩被淹;北碚區金刀峽鎮被淹;磁器口被淹;長壽區1人失蹤,洪湖鎮王家灣發生山體滑坡,有6至7人被掩埋,一煤礦發生山洪灌頂;重慶朝天門最高水位達海拔185.77米,朝天門廣場被淹,水上派出所被淹……三峽地區經歷了三峽工程蓄水以來最大的災禍。
原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汪嘯風於2007年11月15日說,三峽工程生態環境影響「好於預期」,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標誌就是156米水位蓄水以來,三峽庫區沒有發生重大地質災害和因災造成的重大人員傷亡事件。2014年9月三峽庫區因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汛期提前蓄水而造成災害死亡人數超過七十人,「三峽工程自蓄水156米以來未死人」的「成就」被徹底毀滅。
2014年三峽工程因汛期提前蓄水增加了發電量,有望超過伊泰普工程的948.6億度的記錄,成為世界上發電量最大的水電工程,但這是一個帶血的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