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二年正月庚辰,漢光武帝,封功臣們以列侯的爵位,大的諸侯國有四個縣,其餘小的諸侯國與此有別。……博士丁恭,對此評論說:「古時帝王分封諸侯,地不超過百裡,故有利於封建諸侯,這是取法於雷(因雷震亦為百裡,為的是加強中央權力,削弱地方勢力),以有利於國家的管理。現在分封諸侯地四縣,不符合法制。」
光武帝說:「古代王朝的滅亡,都是因為無道。我未曾聽說過有因功臣封地多,而滅亡的。」接著,就立刻派遣使臣,授予各諸侯國金印和綬帶,在策書中,光武帝這樣寫道:「在上位者,不要驕縱,雖然高貴,但沒有危險;富貴後費用節儉,慎行禮法,不奢淫,則無憂患。希望你們恭敬謹慎,以此為戒,傳給你們的子孫,永遠成為國家的屏障。」
當初,光武帝在軍中時間很長,不愛多談武事,而且他瞭解天下久經戰亂,非常疲乏,所以光武帝更想讓百姓免除勞役負擔,安居樂業。自從隴、蜀平定之後,若不是有緊急情況,光武帝一般都不談論軍旅與戰鬥之事。皇太子曾經求教過爭戰之術,光武帝說:「古時衛靈公向孔子請教戰爭之事,孔子不做回答。戰爭這些事,不是你(指皇太子)所能瞭解的。」
光武帝每天早晨上朝,直到傍晚才散。多次把文武百官,聚在一起研討儒家的理論,直到半夜才睡。
皇太子見光武帝勤勞不懈,便在光武帝有空時,勸道:「陛下您有夏禹商湯一般的聖明,但卻沒有兼顧黃帝老子的養生之道。希望您多多愛惜身體,安閑自在地生活。」光武帝說:「我非常喜歡研討儒家理論,並親自處理政務,所以不感到疲勞。」
光武帝雖然完成了統一大業,但他總是小心謹慎,好像總有什麼事,還沒辦好。因此,他下決心研究明白施政要領,總攬權力,掌握綱紀,能看清時事,也瞭解自己和國家的力量,這才沒辦過什麼錯事。他在政局安定後,罷退武將功臣,選用文職官吏,收藏起武器,放散戰馬。雖說與古之盛世,還不能相比;然而,也可以說是止戈為武了。
筆者附言:漢光武帝是一位安邦治國的明君,又是一位維護社會穩定的高手。他懂得身處高位者的統治術、平安法即維穩策略。
先觀其言。他說:古代的亡國之因,皆在無道!而非其他。這就抓住了治國之本:要有道。要倡道義,講道理,不做無道之君。
再觀其行。他常與群臣,在一起研討儒家經典,學習孔孟之教,其中自然包括(有人問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生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教言。也就是:當官的人,都要把百姓當人看待,人人平等,互敬互愛,自己不想貧困、痛苦、受欺壓、遭殺戮!也就不可使別人受貧困、受痛苦、受欺壓、遭殺戮…
再觀其教育的具體內涵。光武帝這樣要求他的子孫:「在上位者,不要驕縱,雖然高貴,但沒有危險;富貴後費用節儉,慎行禮法,不奢淫,則無憂患…」這種不驕不縱,不奢不淫的行為規範,必然可以使政治清明,上行下效,萬眾一心,而天下太平。所以歷史上有「光武中興」之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