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圈子化」怎麼看?

發表:2014-12-26 01:5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正方

華人圈子給孤獨學子以慰藉

劉婕維維茜茜裡婭

劉婕:清晨鬧鐘響時起床,洗漱完畢前往教室上課,放學後抱著幾本書泡在圖書館,在黑夜沉沉時回家,這就是我最初3個月到美國普渡大學時每一天的生活。家—教室—圖書館—家,四點一線。

課堂上、生活中無處不體現著文化差異。我不敢開口,在國內時可以爭論,到了這裡只能選擇沉默。我無法理解外國學生徹夜聚會徹夜喝酒的娛樂方式,也沒法融入進去。一拿起電話聽到媽媽的聲音鼻子立刻就酸了,但我不敢哭,不敢說想家。每天只有在洗澡時才能發泄情緒,熱水一衝到臉上時眼淚跟著嘩地一下全湧出來。

幸好後來在課堂組隊時遇到了好友可可,她帶我加入中國小夥伴們的聚會,大家一起過節,一起做飯,一起侃微博上最新的話題。他們讓我覺得我不孤單,我在這裡有一大群家人。

維維(化名,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相同的語言、相近的生活方式促使中國留學生們聚集到一起,遠在他國,鄉音總是格外親切。

茜茜裡婭(化名,曾在劍橋大學留學):華人圈子是留學生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初來乍到者,大家都會自發地幫助他們融入當地生活。元老級別的留學生還會把新人介紹給當地的外國朋友社交圈。華人圈子可以充當「家人」的角色,圈中人也能共享各類資源、信息。

沒必要刻意和外國人交朋友

小芹(曾留學英國)

留學生身處國外,與人為善很重要,但是不用過於在意這個人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只要是脾氣相投、興趣相合,自然都可以成為朋友,所以我倒是覺得沒有必要刻意和外國人交朋友。我覺得心態放平和,順其自然是最好的。

因為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原因,留學生和外國人交朋友多少有些障礙。舉個例子:英語環境中,外國人誇你長得真漂亮,你應該說「謝謝」,而不是說「不是不是,我哪有您長得好看」,外國人瞬間會覺得聊不下去了。這就是文化差異。如果留學生想要和外國人交朋友,就要有因為文化差異碰壁的心理準備。

我初到英國時住寄宿家庭,那個家庭的孩子給我的感覺很是獨立,15歲時便獨自出去旅行。對於我這種在國外每天視頻跟媽媽撒嬌,徵求買哪種顏色的衣服的孩子,他完全不能理解。我試圖解釋這是一種和家人聯絡感情的方式,也是為了讓家人知道我在國外很好,他們可以放心,他才逐漸開始待見我。後來在相處中,我也有意識地展現自己的能力,讓他瞭解我,最終我們成了朋友。我們雖不算是那種知心的至交好友,倒也能經常一起聊聊天,或者出去玩,在生活上他也給了我不少幫助。

通訊環境變化造成「抱團」

林志共(留美海歸)

海外網日前所做的「中國留學生愛‘抱團’好VS不好」的調查顯示,留學生中存在「抱團」現象。我認為這是時代不同造成的現象。

首先,現在的留學生和20多年前的留學生不一樣,家庭條件都較好,大多還是獨生子女,衣食住行無憂。因現代通訊之便,他們不僅可以很方便地同家裡聯繫,也很容易聯繫上其他中國留學生,因此會出現「抱團」現象。此外,有的同學則因為英文水平不夠好,更願意用母語溝通才去「抱團」。

而20多年前到國外的留學生,因為生活不夠富裕,還需要打工支持學費和生活費用,沒有時間去「抱團」。我曾在華人中餐館打過工,一天工作12小時,已經沒有太多時間去聯繫同學或朋友。當時我們班的同學已經有幾個在紐約工作,由於通訊不便利,也沒那麼容易聯繫上。此外,儘管是中餐館快餐,而顧客以外國人為主,我便逐漸瞭解了當地文化,也提高了英文水平。

另一方面,我認為主要還是文化差異造成了「抱團」。不少國家的留學生,都喜歡和本國來的留學生在一起,一是可以解決思鄉之苦,二是可以相互幫助,所以,各大學都有各國留學生同學會。但如果留學生不和當地人交流,也許無法真正實現到國外留學的目的。我所在的實驗室就曾因太多華人講中文,當地人說不尊重他們,要求用英文談話,因此,我們一般有外籍人士在場都會很注意用英文溝通。

總之,留學生需要有自己把握度的能力,「抱團」可以,但融入當地文化也很重要。

反方

沒深入當地社會不算真留學

桑澎(北京留學服務行業協會會長)

留學生初到國外面對陌生的社會和文化,希望結識自己的同胞。但是,中國學生的小圈子畢竟太小,不能給學生更多的幫助,時間長了還會產生很多負面作用。

首先,小圈子會成為阻礙中國留學生融入當地文化的一道壁壘。學生們在自己的圈子裡可以尋求精神慰藉,以減輕學業上的壓力和生活的寂寞,但幾年下來可能會一事無成,這是多數學生遇到的現實情況,也是家長非常擔心的問題。

其次,中國學生的小圈子有很強的排他性,會把當地學生和其他國際學生擋在門外。久而久之,這些小圈子就成為被當地社會遺忘的角落,圈子裡的人也很難進入當地社會,根本感受不到融入當地文化後所帶來的幫助和樂趣,留學生活會越來越枯燥。

如何幫助中國學生走出自己的小圈子,我想提幾條建議供學生和家長參考:

首先,紮紮實實地學會外語是留學生活的基本保障,僅僅沈迷於如何提高外語考試成績只會讓你的留學之路越走越窄。一定要勇於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外國人並不計較你的語言有多糟,只要你有真誠和熱情,一定會走進他們的世界。要積極參加學校的學生活動,特別是加入各類學生社團是融入當地社會的一條捷徑,在與各國學生一起活動中你會結識新朋友,會給提高語言能力帶來極大的幫助。主動參加社區組織的公益活動是瞭解當地文化和贏得當地人信任的好辦法。

其次,每個學校的學生服務中心是給所有學生提供信息和幫助的地方,國際學生是那裡的常客。很可惜,我幾乎沒有在那裡見到過中國學生的身影。所以我希望學生服務中心成為中國留學生最先熟悉和經常光顧的地方。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但作為一名留學生更應當珍惜短暫的留學時光去感受不同的文化。此外,只有和外國人深入交往,才有可能傳播中華文化。留學生活不僅僅是學習,還應當是豐富多彩的,沒有深入當地社會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留學生活。

留學生圈不能作為唯一社交

鐘堅(曾留學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留學生「圈子」社交比較普遍,尤以中國留學生為主。當然,中國留學生本身佔海外留學生比例大是一個原因,所以該現象更為明顯。

我做了大學國際學生部主任和大學校學生會秘書長後,發現很多中國學生在社交過程更願意選擇有相同話語背景的人,其次是亞洲人,再其次是歐洲人,最後才是英語為母語的澳大利亞人。我為了能給華人留學生爭取更多融入當地社會的機會,也曾經安排過一些交流活動。發現大約80%以上的中國留學生會首先主動與同樣話語背景的中國留學生交流。

為了找出原因,我們也做了一些調查,也和很多語言學校的老師溝通,發現最主要的原因是「擔心自己說話對方聽不懂」或者「表達出錯」。更直接點說是不夠自信。

通過我們在澳大利亞超過6年的觀察和統計,只需要每天盡力用英文交流,大約3個月即可實現日常溝通基本無障礙。如果是在工作中,這個時間會更短。

但英文交流無障礙並不代表就可以融入當地人的生活圈子。根據觀察,英文無障礙的華人中擔任當地企業高管的比例很低,而多以技術職位為主。這也就是為什麼儘管很多華人即使語言沒有問題,也仍然很難進入當地人的生活圈子。究其原因,普遍觀點是背景不同,對事務理解、看法和思維方式不同。

所以,我並不認為留學生的「圈子」社交有急需糾正的錯誤,但不能作為唯一的社交。至少與當地人社交要成為生活一部分。這樣不論是對生活還是工作,都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因此,我建議來澳留學生能夠盡量在平時增加一定的與當地人社交的機會,並且多參加一些社區活動或公司實習。這樣不僅英文交流不成問題,未來在澳大利亞的「人脈」也會讓留學生受益匪淺。

調整心態融入留學地文化圈

曹蕾(曾留學澳大利亞)

我在澳大利亞沒有交到很多外國朋友,有些遺憾。相比之下,我的中國朋友更多一些。這和個人性格也有關係,如果想融入當地文化圈,我有些建議可以提供。

首先,在專業選擇上,可以選擇一些外國學生多的專業,分組討論中話說得多了,投機了,就可以發展成朋友。在澳大利亞,有些專業中國學生太多,比如會計專業會出現十之八九都是中國人的情況,交到外國朋友的機會就少了。不過也可以去中文課上找一些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外國學生,他們很歡迎你做他們的語伴。其次,打工也是融入當地生活的好方法,課程不是很忙的同學可以找當地人開的店打工,和老闆、顧客、同事之間的交流會讓你受益匪淺。最後,如果真想體驗當地文化,建議選擇當地的寄宿家庭,感受他們的日常生活。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留學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接納異域文化,這樣才能減少文化差異帶來的影響,交到朋友。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