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類誕生以來,在書寫著燦爛文明史的同時,作戰武器也經歷過一代又一代的變革,日新月異:從最古老的時候的刀劍到步槍、機槍,再到現代的飛機、導彈、甚至潛艇,在形形色色武器的改朝換代中,炮是當之無愧的元老級人物,且在兵器舞台上活躍時間較久。
熟悉像棋的同學都知道,馬走日、炮翻山,炮是像棋中唯一可以越子的棋種。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惑:像棋發明於唐代,那時火藥尚未被發明出來,更不要說製成火炮應用於戰爭中,難道發明像棋的人未卜先知?其實,像棋裡面的炮最開始寫作「砲」,指的是古代作戰用的拋石機,火炮就是從拋石機發展而來的。那麼,拋石機是由誰發明的呢?又經歷過哪些革新呢?
相傳拋石機發明於我國的周代,發明之初被稱為」拋車「,為了攻擊城池碉堡而製作的,利用的是槓桿原理,使用時,在木頭的一側裝上批兜,把石彈放進去,然後幾十個人過來一起把它拉起來,靠槓桿原理,將石頭彈出去,從」飛石重十二斤,行二百步「的記載可以看出拋石機的威力,一般守城時用來對付集合起來的敵軍,或是攻擊堅不可摧的城堡。
然而,由於拋射的石頭質量過高,很是費人力,加上只能在敵人陣前埋設拋石機,操縱的士兵就會暴露在敵人的弓箭射程內,很容易死傷,所以,其實際作戰中效果並不佳。
後來曹操對其進行了改造,公元200年,曹操、袁紹大戰於官渡。袁軍為了「地利」,在曹營前搶修了一座小土山,並在土山上修建了木質的樓櫓,袁紹安排大量士兵站在樓櫓上向曹營射箭,身為一軍統帥的曹操看到這一景象,哀嘆不已,苦苦思索應敵之道,敵在上,我在下,射箭不佔優勢,突然,曹操想到了小時候,拿彈弓射擊樹上的鳥,對,拋石機的原理也是如此,可以用來回擊敵軍,但是,外面是如雨般的弓箭,派誰出去埋設拋石機呢?或者能不能對其進行改造,使它們可以隨意移動呢?儘管軍務繁忙,曹操還是坐下來專心研究如何改進拋石機。不愧是一代梟雄,很快,曹操就想出瞭解決之道,受車輪的啟發,他在原來拋石機的基拙上增加了一個底座,然後在這個底座的兩邊各增加了一個輪子,這樣,士兵就可以推著拋石機隨意走動了。
隨後,曹操下令不要去理會袁紹的挑釁,抓緊時間暗暗製造了好幾十座拋石機,當曹軍把造好的幾十座拋石機往樓櫓面前一擺,袁軍頓時傻了,這是個什麼東西,還沒等他們明白過來,無數個重一二十公斤的石頭一齊向著他們飛來,把樓櫓砸得東倒西歪的。
拋石機擊毀了樓櫓,曹操趁熱打鐵,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從此,拋石機成為攻城的利器。曹操改進過的拋石機被人們稱作「發石車」。
曹操之後,魏國一個機械專家——馬鈞提出「發石車」效率太低,每次發射石頭時都需要幾十個人拽動繩子,經過思索後,他對發石車進行了改良,首先製造了一個巨大的木輪,在木輪的輪轂上又安裝了一個個的小木樁,隨後把一塊塊的重達一二十公斤的石頭掛在木樁上,並安裝一個搖把,使用時只需搖動搖把,巨輪的轉動帶動著石頭的轉動,這時再割斷系大石頭的繩子,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石頭就會被發射出去。
本來改革創新是好事,但誰知馬鈞這下子卻捅了馬蜂窩,以魏國王公貴族為首的保守派們諷刺嘲笑其設計,堅定地維護曹操改進的發石車。
馬釣為了贏得貴族們的信任,還做了一次試驗,實驗開始,他將石頭一塊塊掛在木樁上後,讓幾個士兵一齊搖動搖把,巨輪慢慢地轉動了,石頭撞著巨輪叮噹直響,等著看笑話的王公貴族們大聲哄笑起來,但慢慢就不笑了,轉而瞪大了雙眼,只見巨輪飛快地旋轉,帶動著懸掛在木樁上的大石也一齊旋轉,掠過空中,帶過一陣陣風響。此時,馬鈞讓士兵爬到巨輪的頂端,一刀刀割斷繩索,大石一個個迅速飛向城頭。試驗成功了,轟動了整個魏國。
改造後的木輪
但是,保守的貴族們仍然抱著曹操發明的發石車不放,導致這項偉大的革新被扼殺。真可謂,成也曹操,敗也曹操。由此可見,一個寬鬆的環境對發明創造是很重要的。
来源:蝌蚪五線譜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