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親子問題是關係到未來一代健康成長的大事,較為普遍的問題是,一些做父親的往往忽視甚至放棄了自己的教育責任,致使孩子所受的父性教育嚴重不足。
此話題一出,再次引來吐槽一片:中國的爸爸是全世界最不負責的爸爸!中國爸爸把孩子的養育都推到了媽媽身上!
情況真的如此嗎?中國的爸爸們怎麼了?該如何挽救這種情況?
調查顯示,在1988名被調查者中,60.7%認為「現在的孩子缺失父教」,僅有13.0%認為「父教並不缺失」。在回答「在你的成長過程中,誰承擔了更多教育責任?」時,46.9%選擇了母親,28.7%表示「父母均擔」,僅有13.0%表示是父親。
針對北京3~6歲幼兒的父親的調查發現:80%的父親認為自己工作忙,沒有時間與孩子交往。對天津市1054人的調查顯示:在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子女教育父親「缺位」的情況,母親是子女教育的絕對主角。
2008年,中日韓美四國的研究者發現:即使是正常家庭的父親也已經遠離了孩子。中國高中生將父親選作第六傾訴對象,排在同性朋友、母親、異性朋友、兄弟姐妹、網友後,其他三國的高中生也僅將父親視為第五傾訴對象。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05年「當代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調查」的數據顯示,在被問到「心情不好時,誰最能理解、安慰你」時,僅有10.0%的少年兒童選擇了父親;在被問到「空閑時間,你和誰在一起的時間最長」時,僅有6.9%的人選擇了父親;在被問到「誰最尊重你,讓你感到很自信」時,僅有15.5%的人選擇了父親;在被問到「內心的秘密,你最願意告訴誰」時,僅有8.5%的少年兒童選擇了父親。
無論在情感、陪伴、尊重、親密還是在問題解決方面,父親為孩子提供的支持都不多,這說明父親在孩子成長中並沒有承擔應盡的責任。
中國的爸爸為什麼會缺席
每天早上,中國很多家庭上演著這樣的一幕:孩子不願起床,媽媽作戰般催促孩子,爸爸熟視無睹。一個家庭的情況就呈現出來:焦慮的媽媽,缺席的爸爸以及無力成長的孩子。問題矛頭指向了這個缺席的父親,中國的爸爸,去哪裡了?
焦慮的媽媽和缺席的爸爸
當夫妻情感出現問題,內心孤獨的媽媽不自覺地將更多焦慮和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甚至用注意力將孩子裹挾,造成孩子和媽媽之間的過度依賴。當家庭不那麼需要自己時,爸爸則將注意力轉移到工作上。孩子因此更多地生活在一個母親的世界裡,而不是父親的世界。
原始社會中,爸爸會帶孩子出門打獵,孩子就被爸爸帶著去探索世界。而現在卻完全不是這樣,爸爸沒能成為家庭的重要角色,在家庭關係中成為一個影子式的爸爸。對媽媽和孩子來說爸爸缺席了,對爸爸而言,家庭甚至淪為了旅館。
教育孩子的矛盾,掩蓋夫妻矛盾
這種家庭狀況難道單純地是由於工作太忙造成的嗎?當然不是。
這種現象隱藏的是家庭問題:父母或者夫妻間存在矛盾。無論是教育孩子,還是夫妻間情感生活的部分,出現問題後沒辦法良性地交流和發展,往往導致男人以工作來逃避問題,女人則是以照顧孩子來掩蓋問題。這些掩蓋會填滿夫妻之間的嫌隙。看上去,男人變成工作狂,媽媽則沉溺於對孩子的愛。兩個人都以理直氣壯的態度拒絕處理夫妻間的嫌隙。
孩子被母愛過度包圍,和爸爸過度疏離,媽媽的關注被轉移了,她就沒有注意到夫妻間的感情問題,教育孩子的矛盾,讓家庭維持一種平衡。可媽媽那本應由丈夫承擔的焦慮和需要,都被投射到孩子身上。那麼,孩子也承擔了一部分成人的角色,家裡會出現小大人,或者孩子會進入那種拒絕成長,依賴性強的狀態,沒辦法探索社會。
家庭對孩子的嬌慣,讓丈夫更覺得沒有自己的位置,更覺得心灰意冷。最終,成為一個怪圈,一個循環。一直持續下去,麻木的平衡,它掩飾了很多問題,讓婚姻能夠維持,但是,這絕對不是一個有活力、有彈性、有生命力的婚姻。
婚姻的不穩定
現在婚姻的不穩定使母親對於婚姻的依賴、對於丈夫的依賴減弱了,此消彼長,於是母親便把情感寄託在孩子身上。丈夫繼續被往外推。母親認為安全感要從孩子身上獲得,畢竟這是血緣關係,母親認為這是牢靠的、最安全的。丈夫沒有辦法作為妻子的重要情感的寄託,所以妻子慢慢地把感情從丈夫身上抽離出來,而放在孩子身上。
從整個世界的社會分工,到傳統文化,到家庭觀念,今天的應試教育,及現在婚姻的不穩定等這麼多理由來看,父親的淡出已經不是孤立、單一的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應試教育的問題或者工業城市化問題
農業文明中,孩子生活的技能是要向父親學習的,比如說木匠是祖輩傳下來的,必須要服從父式教育和管理,這是農業社會的特點。但是到了工業社會,沒人再需要去父親那兒學習,到處都可以獲得知識,父親的作用被削弱了。
另外,應試教育導致在孩子早期、未成年前,父親和孩子的交流無從下手,孩子整天就是學習,母親照顧孩子的起居。還有,就是中國的家庭關係,西方國家夫妻關係是第一關係,所以丈夫和妻子對於孩子之間的距離是等同的。但中國不同,中國第一關係是親子關係,第二關係才是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中,顯然母親對孩子更親,本來就搖搖欲墜的父子關係,又被擠了一下。父親進一步退居二線。
傳統觀念導致
在中國的傳統教育當中,男主外女主內是中國傳統意義的家庭。家長制也是中國的傳統,家長制就是父和子(包括女兒)之間的這種關係,不僅僅是血緣、親情關係,還有一種永遠不可逾越的鴻溝,就是父為子綱。
家庭中父愛和母愛的問題,並不是我們一個國家的問題,也不是當今的問題,這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這個問題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就開始談起。
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在西方各個國家基本上也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但是當第一次大戰發生的時候,很多男人走向了戰場,因而大量的工作需要女人去做,所以從一戰到二戰期間,很多女人從家裡走出了社會,承擔了一些原來由男人承擔的工作。
二戰結束之後,又出現了問題,就是女人要不要回歸家庭,這個曾經在世界上開展過一次大的討論,女人們已經在社會上有了自己的經濟地位、社會經驗了,那麼她們要不要回到家裡繼續相夫教子?雖然沒有結論,但實際上很多女人已經走出家庭了。
這種情況下,西方就出現了男人的回歸了,以前男人是不太管家裡的,二戰後,慢慢就強調了男人回歸家庭,是一種平衡也是一種補充,在無形當中把父親的、父愛的地位給強化出來,這就是世界發展的趨勢。
《爸爸去哪兒》這個標題很好,爸爸到底跑到哪裡去了?丈夫到底去哪裡了?說到了問題的本質。
一個在家庭中被疏離的丈夫,是一個沒法回家的男人。一個沒辦法回家的男人背後,必然有一個很寂寞孤獨的女人。看似是親子的問題,其實是夫妻情感的問題。
男人害怕擔當父親
男人害怕孩子的誕生和到來。從心理學角度講,男人長大必須要期待一個重要契機,就是要擺脫對母親的依戀,而這種擺脫的階段對於他是痛苦、焦慮的。但是女孩沒這個問題。所以女孩對於關係的依戀程度重於男人,男人一旦有了婚姻和孩子,他童年的焦慮和分離的痛苦會呈現出來,他會有些害怕,擔心妻子有了孩子後,他又要面臨分離,當然這是潛意識的、無意識的。
對於男人影響更大的是情感,因為妻子的情感勢必要轉移到孩子身上去,所以丈夫會有被忽視感,這種被忽視感與他童年和母親分離的痛苦會產生聯繫,等於放大了他的恐懼。因為每個人心裡面都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那些早期受到的創傷和痛苦恐懼,讓他經常在成人的角色與孩子的角色之間轉換。
男人是矛盾的動物,他既渴望愛,女人給他獨一的專屬;他又害怕,得到了太多的愛,又會受到束縛,沒有了自由。他既想得到子嗣繼承血脈,但是他又害怕孩子出生,他的愛會失去。
缺席的父親將導致
父愛的缺席將影響下一代,並帶來惡性循環……所以,中國女人對於丈夫的缺席,不要僅僅是憤怒或者冷漠地指責……
父愛缺席的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將來會把問題繼續延續。一個被母親過度照顧的小男孩,長大結婚後,內心仍然是個男孩,很難承受作為丈夫或者父親的角色。這樣的男人在中國大有人在,他們進入婚姻,就會把惡性循環無限地複製下去。小時候太過擅長做小孩,他就會一直做小孩。另外一種情況是,小大人似的孩子,他假裝自己像一個父親,但是他內心沒有成熟的部分會逐漸暴露,於是,中國盛產各種各樣的老男孩。
女孩長期生活在媽媽的照顧下,她學習到的就是如何做媽媽,她不知道如何做個真正的女人。老是跟孩子在一起的媽媽,很難去呈現她女人的一面。這樣的女性不知道怎麼跟丈夫去交流,她只會去做最擅長的事情:怎麼照顧孩子。或者,她讓隔代去照顧孩子,她繼續做個小女孩。丈夫就會感覺:妻子在哪裡?
更大的危機
從女性視角很容易簡單認為:男人連基本的責任心都沒有。因為男人沒有責任,父親的角色缺失,所以孩子得不到照顧就會出現各種問題……我們換一個循環的角度:一個男人為什麼沒辦法執行父親的角色?這不是為男人開脫,而是把問題看得更深刻。從這個角度看,最大的問題是夫妻作為父母分工合作系統的破裂,這是更大的危機。
很多母親抱怨:你們這些男人知道不知道我有多麼辛苦?男人也會說:我養家也很辛苦!雙方都抱怨對方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都覺得對方不理解自己,於是就更不願意去理解對方,最終陷入惡性循環。
讓大家更平和地看問題,不是簡單的否定和批判,批判只能帶來反擊,即使對方真的錯了,但是也會出於面子去反抗。很多配偶更喜歡用孩子說事兒,因為用孩子說事兒,更冠冕堂皇——孩子是更脆弱的,你忽視我可以,但是不能忽視孩子。但其實,每個人最不能忍受的是自己被別人忽視、蔑視。
系統地看問題,才能解決
中國這幾代的男人和女人都不懂如何處理情感問題,這是中國社會最大的危機。男人把生活的焦慮投射到工作上,女人把焦慮投射到孩子上,都是無法處理自己的狀態。父親缺席了,孩子可能出現問題,但這絕對不僅僅是男人的問題!如果你簡單地認為是男人的問題,那麼只能造成社會中男女之間彼此的仇視、孤立和怨氣,只會導致孩子與父親更大的隔離。
問題的正解是:女性需要去發展除了家庭之外,作為一個人的生活。女性的天空很大,如果單單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家庭主婦的角色,那麼,她是在浪費生命。一個男人如果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那麼,他無法去面對一個核心的主題,就是如何面對自己的情感,如何面對自己的脆弱,怎麼去挑戰一個女人,而不是像躲避媽媽的小男孩一樣去生活。
父母、男女都要思考,到底該怎麼做,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恢復些樂趣,多些放鬆,多些享受。工作有多重要?生活的享受有多重要?
中國的爸爸真的不合格嗎?明星爸爸,工作忙碌,無暇顧及孩子,可是當他們真的跟孩子相處下來,你會發現:雖然他們與孩子互動的方式千差萬別,但是,幾乎每個爸爸都逐漸進入了好父親的角色。如何使親子關係更上一層樓,請專家進行點評。
父親:郭濤+兒子:石頭
教育模式分析
節目中可以看出,作為爸爸的郭濤,對孩子的要求相當嚴格,當石頭調皮時,幾乎是毫不手軟。有點小淘氣的石頭,每次都在爸爸的強勢管理下服服帖帖。
嚴格要求孩子無可厚非,不過,父親過於說一不二,孩子就會刻意迎合爸爸,壓抑了自己最本真的一面,真正的需求被壓抑,不敢表達真實的自我。這樣的孩子會更多地去關注別人,迎合別人,容易造成孩子缺乏自我價值感,過於在乎別人的看法,甚至自己創新的一面被自己壓抑,很難把最優秀的部分展現出來。
但是,另一方面,因為孩子從小就會察言觀色,瞭解別人的態度,情商會更高,更能適應社會。
建議
如果希望孩子有一個更快樂的未來,還是要講究方式。教育方式不要過於強勢,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有表達的機會,孩子的人生會少些波折,多些快樂,幸福指數也更高!話說回來,一個幸福指數高的孩子,以常人眼光來看,未必是一個特別成功,或者有創造力的孩子。這就需要父母去抉擇了。
父親:林志穎+兒子:KIMI
教育模式分析
節目播出後,對林志穎的評價,幾乎是喝采聲一片。大家看到,林志穎蹲下來,跟孩子面對面交流;KIMI睡著了,起床給孩子打蚊子,用剩飯貼好窗戶紙;KIMI抽籤抽到破敗的蜘蛛屋,林志穎哄著他,開心地打掃房間。孩子哭鬧,他會反省自己陪伴孩子時間太少……
建議
KIMI雖然萌寵可愛,但有個小缺點:特別黏爸爸。也許是林志穎把孩子照顧得太好,給予得太多,所以造成孩子比較依賴爸爸,公共場所不太放得開。KIMI的幸福指數會較高,但是爸爸給予得太多,反而影響了孩子的自我成長,會剝奪孩子的成長機會,因此爸爸照顧孩子時要適當收斂。另外,當明星的爸爸突然離開,會導致孩子安全感的缺失,因此不如明確告訴孩子:當你醒來,我有事情出門了,反而不會讓孩子太過擔心。當孩子確定所有事情都在預料之內時,內心最安定。
父親:田亮+女兒:CINDY
教育模式分析
第一集的田亮比較狼狽,女兒經常哭鬧。可以推斷,爸爸陪伴孩子比較少,不太瞭解孩子的需求,更不懂得如何去應對,遇到孩子哭鬧會手足無措。雖然他一直提醒自己:做個慈祥的爸爸,但是內心卻很茫然。當爸爸內心慌張時,傳遞給孩子的信息也不會安定,於是孩子也更慌張。可是,一旦孩子離開爸爸,反而更放得開。孩子的狀態跟爸爸有直接關係。當孩子情緒激烈時,家長最需要的是讓自己的內心安定下來。
建議
孩子越鬧家長反而越要平靜。孩子哭鬧時,家長可以平靜地陪伴著,等TA釋放完情緒後,狀態自然會改變,家長不要六神無主,內心慌亂地急於去做什麼,慌亂的情緒只能讓孩子的哭鬧加劇。
父親:王岳倫+女兒:ANGELA
教育模式分析
節目播出後,王詩齡人氣倍增,大家都很喜歡這個可愛的小公主。在專家眼裡,她是一個最本真的孩子,遇到突發情況該哭就哭,遇到好玩的事情,注意力自然被轉移,馬上破涕為笑。是個高情商的寶貝。
建議
其實,作為導演,王岳倫工作也很忙碌,但是,可以想像,他掌握了高質量陪伴孩子的技巧。當下的社會,大家都很忙碌,因此,父母們都要懂得如何高質量地陪伴孩子,不見得要花很多時間,卻和孩子進行了情感交流。
另外,陪伴孩子時自己的狀態也很重要,你是內心很強大、淡定的人,傳遞給孩子的就會是更多的正能量。和孩子在一起,哪怕不去做什麼,也很享受。
據說,為了能獨自照顧女兒,王岳倫在參加錄製的前兩個星期就在仔細觀察李湘怎麼帶孩子,有備而來,自然從容許多。
父親:張亮+兒子:天天
教育模式分析
又是一個出色的孩子,雖然在第一集中,遇到了因為討厭屋內的味道,哭鬧不肯進屋,但是爸爸想了很多方法,比如把孩子扛進去,這個方法也不錯。
建議
作為父親,張亮並沒有過多地說教,而是通過角色體驗,讓孩子既挖掘了內在的感受,又學會了去體會別人的感受;尊重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又把自己的想法準確傳達給了孩子,以特別聰明的方式影響了孩子,是最懂得如何去跟孩子互動的爸爸。可以看出天天跟爸爸的感情很深,互動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