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普通人是沒有身份和地位的,身份證只是對有身份者有地位者而言,所以普通老百姓是不會擁有身份證的。
古代身份證上信息比較簡單,如在唐代,一般就是「姓名」、「官職」兩項,再細一點,將「單位」加上,不會有「出生時間」、「性別」、「身高」這些必須的內容。有的甚至連姓名也沒有,就是一個物證。需要註明的是,它也有現代身份證上所沒有的信息:如果持有者有兼職的,則要在上面寫清楚。這種身份證實質是一種「官員證」,寫有姓名的,在卸職後要交出來;未刻姓名的,則傳給繼任者。
那麼,古代身份證如此簡單,很容易造假作偽啊?古代和今天一樣,確有假身份證,甚至出現連皇帝都敢騙的現象。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有的會在身份證上特別註明偽造和出借或冒用的嚴重後果,如明朝就規定,「借者與借與者同罪」;沒有相應的身份證而去了不該去的地方(如混進後宮)、做了不該做的事情(如謊稱當大官),則要「依律論罪」。
除了對身份證的管理、核對外,古人還有兩種辦法防偽——
一是設置身份證的「防偽標記」。古代身份證的防偽標記,也沒有現在這麼複雜,如魚符類身份證,僅是為它配一個袋子,即所謂「魚袋」。唐高宗李治當皇帝時是給魚符配一個相對應等級的袋子,這種袋子當然是用來裝符的,皇帝召見時,你有符還得有袋子。有意思的是,到了宋代,官員的身份證竟然只用當年的「防偽標記」來識別,即只用「魚袋」,而把身份證的核心憑證——「魚符」廢棄了。
二是製作不同質地的身份證。即,不同級別的人,製作身份證所用的材料也不一樣。仍以唐朝來說,製作魚符的材料各不相同:親王及三品以上官員的身份證,用黃金來做;五品以上官員身份證所用材料是白銀;六品以下官員的身份證,質地則是銅料。魚袋也據此使用相應的金、銀裝飾。到唐中宗的景雲年間,則改為:凡著紫衣者用金飾,凡著紅衣者用銀飾。因為這些身份證是地位的象徵,所以有的即便退休了仍能繼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