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漆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遺產名錄。雕漆始於唐,在清乾隆時呈現了「千文萬華,紛然不可勝識」的景象。近年來雕漆器在拍賣會上屢創新高,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張效裕從事雕漆製作20多年,佳作頗豐。從本期開始,她將從雕漆製作、器型、紋飾、款識等方面做詳細的介紹。
雕漆,可簡單地解釋為在漆上彫刻。 漆,古書註:「漆樹以剛斧砍其皮開,以竹管承之,汁滴管中,即成漆也。」漆樹是一種生長在亞熱帶地區的落葉喬木,開黃綠色花,結扁圓形的果實,中國的貴州畢節、湖北毛壩、四川城口和陝西安康為我國主要生漆產地。我國先民很早就掌握漆樹汁液的性能,最早用來做漆器,所以古人尊稱它為「大漆」、「國漆」。
雕漆所用的漆是在「大漆」中兌入熬熟的桐油和礦物顏料調製成的「罩漆」,這種漆顏色亮,乾枯時間慢,適合工匠彫刻。工匠把這種大漆與桐油製成的漆也稱為「油漆」,但與我們現今意義上的油漆有本質的不同。
漆工把製成的「罩漆」用漆刷均勻塗在器物胎體上,漆刷往往是漆工自製的,並絕不輕易借人。他們用馬尾毛、牛尾毛和婦女頭髮製成闊如排筆或尖似蟹足的大小不同的刷子。漆刷蘸漆要充足,塗漆室內不能有塵土,這樣刷出的漆面才能如膏脂般潤澤。
刷過一遍漆後要把器物放進室裡,四壁用毛氈包圍,地上要灑上水,需用濕度和熱度熏蒸,不然大漆髹塗之後難以固化成膜,直接影響下一遍漆的塗刷。如果濕度太大,塗層固化太快,就容易起皺,形成外干內濕,等到彫刻時就會像在豆腐上彫刻,下刀會出現玷缺、不完美,這是雕漆工藝的大忌。
器物在按設計要求髹到一定厚度後,畫師會用毛筆蘸石黃水在畫稿的反面勾描線廓,待干後,將畫稿正面蓋於漆面上,用犀牛角做的刮板輕刮。待揭掉畫稿,器物上便留下黃色的圖案。工匠再按圖彫刻,以刀代筆,彫刻出山水、花卉、人物等紋樣。彫刻者所用工具也均為彫刻者自製,有刺刀、起刀、片刀、彎刀、鉤刀、凹面刀等,形態各異,用途不同,大小俱全。
一件器物彫刻完成後需放置數月,待漆徹底乾燥後,依次用刮刀、砂紙、細灰條刮磨,再用瓦灰拋光後才終於完成,整體完成需要一年的時間。因一件雕漆製品髹漆時間長,手工彫刻慢,使之逐漸成為歷代皇家享用、把玩、饋贈的貴重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