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4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萬厚德綜合報導)半年前,全球財經官員曾在華府集會時聲討美國無力管好自己的財政問題,致使全球景氣受到影響。不過最近出爐的幾項財政數據,讓這些批評消聲匿跡。其中包括赤字的大幅降低、稅收的增加、官方經濟增長的預估等。分析認為,市場投資率或可成為後續發展的觀察指標。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巨觀美國政府今年的赤字,相較於2009年史無前例的1.4兆美元,將大幅降低60%;而美國本會計年度所收到的所得稅較一年前多出約800億美元。微觀今年3月的統計數據,美國財政赤字為369億美元,為14年來3月分最低記錄;政府收入則增加16%,從去年3月的1,860億美元提升到2,158億美元;國庫支出總計2,527億美元,下滑13.6%。顯示美國總體財政正日趨健全。
在經濟增長方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中旬的報告預測,美國今明兩年經濟分別增長2.8%、3%,相較之下2013年為1.9%。而歐元區今年增長預估為1.2%,明年為1.5%。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今明兩年分別增長1.4%、1%。
整體而言,經歷過去5年的量化寬鬆(QE)政策後,充足的動能已然讓企業與個人所得增長,再加上社會服務支出的減少,讓美國國庫日益充實。不過在量化寬鬆退場,少了政府的財政刺激下,此一趨勢是否能夠持續延續,將反映出美國未來一到兩年的經濟是否真的能做到自立自強。而這也反映在美國聯準會(FED)謹慎甚且搖擺不定的政策拿捏上。
美聯儲(FED)主席葉倫(Janet Yellen)3月的首度發言,暗示著QE退場還將伴隨利率的調升,溫和鴿派的形象一夕成為鷹派,讓市場為之動盪;隨後不久她又發表持續維持低利,實施超寬鬆刺激措施,再度擺盪到了鴿派的懷抱。
雖說美國財政日趨健全,但一面刀兩面刃,量化寬鬆的泡沫化疑慮,始終盤繞在FED的屋頂揮之不去。而在面對金融海嘯後變得更為敏感且多變的資金流動,以及發達國家投資率持續大幅下滑,所導致市場飄忽不定、強弱不一的復甦跡象下,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自然大受干擾,葉倫的態度也就不難理解。國際清算銀行(BIS)近期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明示,當今各國央行對景氣預估有效期最長僅有半年,少則一到兩季。
敏感善變的資金流,使過去這幾年來大量的社會融資,已被越來越多的用於追逐短期的投資收益,而非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形成了所謂的「流動性氾濫」的結果,也讓新興國家如嗜嗎啡般成癮,最終痛苦面對QE抽腿後的局面。而這種資金流動「從眾」的心態也已蔚為趨勢,不再是一種短期現象。當局必須要能從結構改革上著手,修補企業及政府負債、創造令人安心的就業環境、清理和強化銀行體系,以及改善勞動市場,方能留住這些敏感善變的流動資金,轉為己用。
美國最近出爐的幾項財政數據,其中包括赤字的大幅降低、稅收的增加等,都顯示美國財政訊號的轉強,該強勢是否能向市場證明是來自於政府結構性改革的結果,後續美國市場投資率應該是一個可以觀測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