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神醫--華佗(網路圖片)
古時候,沒有CT、B超,不可能拍X光照片,也沒有核磁共振。然而中國古代的醫生卻擁有另外一套完全不同於當今實證科學的醫學體系——中醫。在中國古代的名醫之中,華佗是首屈一指的千古神醫。
華佗字元化,又名敷,他出生於東漢未年,是三國時代的名醫。少年時代他曾在外遊學,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精於手術,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他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外科尤為擅長,行醫足跡遍及安徽、山東、河南、江蘇等地。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後施行剖腹手術, 是世界醫學史上應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治療的最早記載。又仿虎、鹿、熊、猿、鳥等禽獸的動態創作名為「五禽之戲」的體操,教導世人強身健體。後因不服曹操徵召被殺,所著醫書《青囊經》已失傳。
幼年喪父人生坎坷 天資聰慧機敏超人
史傳華佗自幼做事機敏,聰慧過人。他7歲時父親去世,家中十分貧困。母親無奈只得讓他去央求他父親的生前好友蔡醫生學醫。華佗遵母命到城裡見了蔡醫生,說明瞭來意。蔡醫生心裏暗想:華佗父親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我不答應,鄉鄰肯定會罵我:‘人死絕交,對友不義。’如果我答應他,還不知他是否是一塊學醫的材料,最好設法考考他。
蔡醫生此時看到他的幾個徒弟正在院子裡採桑葉,但是最高的枝條夠不著,也爬不上去, 就對華佗說:‘你能設法把這最高的枝條上的桑葉採下來嗎?’華佗說:‘這很容易啊!’於是,他叫人取了一根繩子, 拴塊小石頭,只一拋,繩子拋過枝條,樹枝被壓下來,就把桑葉採到手裡了。
蔡醫生又看到兩隻羊正在斗架,眼都斗紅了,誰也拉不開,就說:‘華佗,你能把這兩隻羊拉開嗎?’華佗回答說:‘這好辦。’只見他馬上抓來兩把鮮草,放在羊的兩側,斗架的羊早已餓了,看見身邊的鮮草,就過來搶著吃,自然散開不鬥了。蔡醫生見華佗如此聰明機敏,當場就決定收他為徒。
察言觀色即可診斷 開胸破腹治療頑疾
華佗有一次看見一個面色焦黃、呼吸緊促、病勢很重的推車人,經過詢問知道他腹內絞痛,華佗馬上斷定這人是身患腸癰(即闌尾炎)。於是華佗讓病人喝了麻沸散,很快就麻醉過去了。他用刀子切開患者的腹部,割去腸子的潰爛部分,洗滌內部,然後縫和起來,又塗上消炎生肌的藥膏。過了幾天,傷口很快癒合,病人也恢復正常了。
後漢書中記載,李將軍的妻子有病,請華佗前去診治。華佗經過診脈後說,是由於懷孕期間身體受傷而胎兒未掉所造成的病。李將軍卻說,孕期確實受過傷,但是胎兒已經墜落。華佗堅持說,依脈相看,胎兒並沒有墜落。李將軍不以為然。過了一百天後,李妻病勢轉重,再次請華佗看病。經過診脈之後,華佗說,脈相如前,原是雙胎先流產的胎兒使母體流血過多,後一個不能產出。現在這胎兒已死,縮附在其母脊背上。於是華佗先給李妻扎針,然後進湯藥。片刻之後,婦人覺得要產但又產不下。華佗說,這是死胎枯萎,不能自生,必須由人探取。他告訴一婦人探取之法,果然取出死胎。
神醫華佗之像(網路圖片)
相同病狀不同療法 蒜泥大醋巧驅惡蟲
府中官吏倪尋、李延同時來找華佗就診,兩人都是頭痛發燒,病痛的症狀完全相同。華佗卻說:「倪尋應該把病邪瀉下來,李延應當發汗驅病。」有人對這兩種不同療法提出疑問。華佗回答說:「倪尋是外實症,李延是內實症,所以治療他們也應當用不同的方法。」馬上分別給兩人服藥,第二天一大早兩人一同病好起床 了。
華佗有一天走在路上,看見有一個人咽喉堵塞,想吃東西卻不能下嚥,家裡人用車載著他去求醫。華佗聽到病人的呻吟聲,就停車去診視,告訴他們說:「剛才我來的路邊上有家賣餅的,有蒜泥和大醋,你向店主買三升來吃,病痛自然會好。」他們馬上照華佗的話去做,病人吃下後立即吐出數條像蛇一樣的蟲子,病狀馬上消失了。病人高興地把惡蟲懸掛在車邊,到華佗家去拜謝救治之恩。
不慕功利造福民眾 拒召被殺寶典失傳
華佗由於行醫得法,醫術迅速提高,聲名遠播。他的同鄉曹操,常患頭風病,請了很多醫生治療,都不見效。聽說華佗醫術高明,就請他醫治。華佗只給他紮了一針,頭痛立止。曹操怕自己的病再發,就強要華佗留在許昌做自己的侍醫,供他個人使喚。
然而華佗稟性清高,不慕功利,不願做這種形同僕役的侍醫。就推說回家鄉找藥方,一去不返。曹操幾次寫信要他回來,又派地方官吏去催。華佗又推說妻子病得厲害,不肯回來。
曹操為此大發雷霆,專門派人到華佗家鄉去調查。他對派去的人說:「如果華佗的妻子果然有病,就送給小豆四十斛,寬假限日,要是「虛詐」,就逮捕治罪。」不久,華佗被抓到許昌,曹操仍舊請他治病。
華佗診斷之後,說:「丞相的病已經很嚴重,不是針灸可以奏效的了。我想還是給你服麻沸散,然後剖開頭顱,施行手術,這才能除祛病根。」曹操一聽,勃然大怒,指著華佗厲聲斥道:「頭剖開了,人還能活嗎?」他以為華佗要謀害他,就下令把華佗下獄處死了。華佗臨死之前,把他在獄中整理好的醫著《青囊經》交給牢頭說:「此書傳世,可救天下蒼生。」但是這個牢頭非常害怕,不敢接受。華佗只好忍痛把這部醫學寶典用火燒掉了。
(責任編輯:夏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