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耳熟能詳的十二星座:白羊、金牛、雙子、巨蟹....因為西洋占星術的風行而特別有名氣,在天空中也真的有這十二個星座,不過全天空的星座其實有八十八個唷!那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群群星星所組成的"星座"名字。但是,你想過嗎?
如果是單一的星星是否也有自己的名字呢?
不屬於十二星座的星星也有自己的名字嗎?
星星的稱呼為何是中西混合的?
為什麼西洋占星術只管十二星座,卻忽視其他七十六個星座呢?
其實在古代,因為星星可以標定出方位與季節,所以觀察星象對於"以農立國"的古文明是很重要的,於是各個古文明幾乎都會把天空中比較亮的星星加以命名,以便觀察與追蹤。
中國古代星象命名: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二十八星宿
中國自從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有很完整的星象命名,包括三個圍成城牆般的"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以及"二十八星宿"。其中紫微垣就是紫微斗數的名稱由來。紫微垣被古人想像成皇帝與家屬居住的地方,相當於皇宮內院。若仔細觀察圖中的星官名字可以發現很多皇帝的眷屬、侍女、用品與近臣。
太微垣被古人想像成皇帝上朝與群臣開會的地方。若仔細觀察圖中的星官名字可以發現很多官員、臣子與諸侯的名稱。
天市垣被古人想像成天上的市集與地方政府。若仔細觀察圖中的星官名字可以發現很多地名(戰國時代使用的國名)、買賣店舖與用具、以及為皇帝出巡準備的座位(帝座)。
至於"二十八星宿"比較為人所知 (不知道是不是少女漫畫"夢幻遊戲"的幫助?)。由於月亮繞地球一圈約28天,古人就把天空分為28份,並且每七份想像成一種動物,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合稱"四像",大家常聽到的"左青龍右白虎"就是從中國古星象而來的。
當然西洋對星座或單顆星星也有他們自己的命名,最有名的就是起源於古巴比倫的黃道十二星座。有人把蛇夫座列入黃道第十三星座,是因為1930年公布的星座界線劃分法造成它也跨越了黃道。
占星學家應該很害怕天文學家常常把天空改來改去,或是發現一些新的星球吧!
另外天空中比較亮的星星會有自己單獨的名字,約有200顆,例如天狼星的西洋星名為Sirius。其他沒有專屬名字的星星就以星座名稱加上希臘字母或數字來稱呼,編號依編輯的天文學家而有所不同。
但是在中國,為了讓大家瞭解並記得我們自己祖先的遺產,所以對於星星的稱呼有個習慣:
如果提到星座,就以西洋星座為主(方便與國際通用);若提到單一的星星,就採用中國古代命名,例如大家常聽到的織女星,天狼星等,就是古代中國對星星的稱呼。但如果該星宿不止一顆星,就以星宿名字加上數字來稱呼。例如夏季星空裡,與牛郎織女一起形成直角三角形的"天津四",是因為"天津"這個星宿其實有九顆星,最亮的那顆排行第四,所以被稱做天津四。(其實織女星正確地說也要稱為"織女一")
占星術與天文學在古代常常被混為一談 (其實對現代大多數人也一樣),西洋占星術中只用了十二個星座,可能是因為黃道十二星座起源最古老,而且又和分辨季節與訂定曆法最有關係。如果每個星座都要加進占星術來佔卜,那麼從西元前二世紀只有四十八個星座,到西元十七世紀開始爆增到現代變成八十八個星座,占星學家可能會為此去暗殺在天空中亂加星座的天文學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