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2月26日訊】三歲娃兒都曉得,吃飯穿衣是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想瀟灑地「舊山歸隱浪搖青,綠鬢山童一帙經」,就得準備足夠的柴米油鹽。
所謂隱士,須得強調是「士」,即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不仕就無俸祿,怎麼餬口生存?總不能為了做「賢人隱」而去喝西北風吧。
中國古代著名的隱士不少,或入名山大川,或居偏僻鄉野,令人好奇的是,他們是如何解決生計問題做到衣食無憂的?
陶淵明:自己種點,親友接濟點
「夫耕於前,妻鋤於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是陶淵明在公元405年年底自彭澤歸隱後生活的寫照。小日子貌似過得溫馨醉人,其實也不盡然。遇到災年,他同樣挨餓受凍,「夏日抱長飢,寒夜列被眠」,還不如杜甫「殘杯與冷炙,處處潛悲幸」。
好在陶淵明無需勒緊褲腰帶買房子,他原先就有「草屋八九間」;他也無需另外租地種,方宅(自留地)十餘畝,足夠他忙活。歸隱後,生存的壓力還不算很大,自己種點兒,親友再接濟點兒,差可勉強。晚年無力耕種,生活越來越困窘,他能放下身段去接受饋贈。安郡太守顏延之是他老朋友,常一起喝酒,曾以兩萬錢相贈,他就愉快的笑納了。
陶淵明是個真隱士,追求詩意的棲居,注重「隱」的本質——回歸人性,而不是唱高調。
孟浩然:歸隱靠當啃老族
李白曾對孟浩然羨慕得五體投地:「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確實,孟浩然是值得李白羨慕的,他遇到了好時代——盛唐,生在了好家庭——「薄有恆產」,不工作,不勞動,還可以「縱情宴飲」當小資。
孟浩然曾經京漂過,因為寫了句「不才明主棄」,讓唐玄宗很不爽,不追究也不錄用,孟浩然只得棄仕歸隱,四十歲後居襄陽鹿門山不問世事。
他的隱士生活,全是閑情逸致:喝酒,寫詩,養花,種草。偶爾去逛逛寺廟,去周圍山間徜徉;來了朋友,就談談作詩作文的法門,商略著遊仙遊道的路子。大好的春天,處處聞啼鳥,他還能「春眠不覺曉」。
起來,伸伸懶腰,抬手磨墨,寫下自己一剎那間的心情。他無需忙衣食,做個啃老族就行,爹娘足以負擔他的生計。
公元740年因食鮮疾發而亡。
林逋:售梅一樹,一日之需
北宋著名隱士林逋,字君復,也就是自稱「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的那位,晚年在西湖旁邊的孤山亭下居住,「二十年足不及城市」,在家種花植梅、養鶴豢鹿、釣魚餵貓、賞景賦詩、拂琴訪友,忙得不亦樂乎。
他的忙衣食之法,比較雷人。《西湖人物》中說他「種梅三百六十餘樹,花既可觀,亦可實售。每售梅實一樹,以供一日之需。」看來林先生也是個矯情的人,有意而為之,計算好了,不多種,也不少種,一天一棵樹,賣掉這棵樹的梅子,恰好夠一日之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