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1月15日訊】有道是「天下名山僧佔盡」,還好,留下天下名樓在塵世供我們這些俗人隨時遊覽。
眾樓中尤以鸛雀樓、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最為著名,號稱四大名樓。
其中,後三樓均位於江南,又稱「江南三大名樓」,只有鸛雀樓孤零零矗立於黃河之濱。
四樓最晚建於唐代,並因唐宋詩人之頌揚而名聞天下。
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意
鸛雀樓建於北周,因有成群鸛雀棲身其中而得名。唐代詩人王之渙為賦《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元·夏永《黃鶴樓圖》
黃鶴樓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寰宇記》載:「昔費文禕登仙,每乘黃鶴,於此樓憩駕,故名。」唐詩人崔顥題《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此詩令大詩人李白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元·夏永《岳陽樓圖》
岳陽樓建於漢代,北宋重修時,文學家范仲淹寫有《岳陽樓記》,其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千古傳誦之名句。
近代·吳淑娟《滕王閣圖》
滕王閣最為晚出,為唐太宗之弟滕王都督洪州(今南昌)時所建,因王勃的《滕王閣序》而著稱,其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寫盡贛江之景色。
四樓的共同特點是都與水為鄰,鸛雀樓濱黃河,黃鶴樓臨長江,岳陽樓面對洞庭湖,滕王閣則雄踞贛江邊。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蓋浩浩蕩蕩之水,最易引起文人墨客之感懷與興嘆。
先有樓,而後方有文人墨客之登臨觀賞、賦詩作文,而這些詩文反過來又令樓閣名揚四海。樓易毀而詩文存焉。詩文存,後世之人履其地、至其址,吟詩文而憑弔焉,於是執政者順應民意,於其地重建斯樓。四大名樓可謂工匠與文人共建矣。
今天所存之四樓,均為當代所建。黃鶴樓我去過三四次,原建於武昌蛇山之黃鵠磯上,緊臨長江,故漢陽之樹、鸚鵡洲之芳草及煙波之江諸景色,均歷歷在目,而今天為建長江大橋,向後推移了一百餘米重建,再加上週圍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景觀大非昔日可比。1985年夏我去贛江邊尋覓滕王閣,一無所獲;1993年舊地重遊,則滕王閣巍然屹立於贛江之濱,拾級而上,極目遠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景彷彿又在眼前矣。至於岳陽樓,前年也曾一登臨,只是激不起古人憂樂之情懷罷了。
唯有鸛雀樓,至今沒有去過。何日返鄉,必了此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