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1月12日訊】20幾年來,高速成長的中國經濟,締造了傲世數據,「中國崛起」、「北京共識」、「中國模式」等行話隨之傳播全球;但近年似乎進入了撞牆期,長期仰賴的成長模式遇到瓶頸,總體經濟結構亟需轉型。
中國崛起,需要足夠的財政能力支撐,財源一方面來自稅收,另一方面是外匯積累;兩者皆由快速成長的發展模式所促動。在1994年以前,中央依靠地方徵稅上繳,地方大,中央小,尾大不掉(政治學上所謂的「代理人難題」);1994年稅改,區分「國稅」與「地稅」,並在全國各地設立國稅局,從此中央掌控大塊稅收。另一項主要財力指標是外匯儲備。中國目前有全世界最多的外匯存底,高達3兆多美元,其中1兆多購買美國國債。積累外匯存底需要暢旺的出口貿易。那麼,促進出口製造業的資本、技術、市場,從哪裡來?
從「小打小鬧」開始
故事要從廣東起頭。1980年代,趁著廣東開放外資的機會,港商首先進入,帶動加工貿易,打開一個對外開放的「缺口」,把原先「沉悶的經濟」攪動起來,進而不斷蔓延擴大。台資也乘此勢頭進入深圳和東莞,把資本、技術和市場帶進中國,利用廉價的勞力和廠房成本,使「夕陽工業」獲得第二春,並在企業規模上大舉擴張。當時看似「小打小鬧」的勞力密集產業,例如製衣、制鞋、箱包、傢俱、塑膠等等,利用「來料加工」的「制度創新」(中國式OEM),享有免稅優惠而遍地開花,地方幹部當起土地房產與勞動力(外來民工)的掮客,大賺工繳費、土地批租費與管理費,中國政府則賺到外匯。
回頭看,摸石過河的廣東模式或許是一場意外,不過,1990年代的政策則是有意地循威權發展的思路進行。1989年天安門鎮壓之後,中國在國際上孤立,市場經濟發展受挫,卻在港台商雲集的廣東模式中找到靈感。1992年,中國政府決定擴大外向型政策,啟動沿海發展戰略,開放上海與長三角地區,並經由「加工出口工業化」策略,壓低工資與其他要素價格,吸引外商投資,推動出口創匯。1994年,北京將人民幣大幅貶值以利出口,同時取消匯率雙軌制。短短几年,中國擺脫了以往經常面臨的入超,從一個「外匯短缺國家」,蛻變為「外貿盈餘國家」(參見圖表);整個1980年代,仍有7個年頭外貿呈現赤字;1993年也是入超;從1994年起出口暢旺。
出超加上不斷湧入的外國資金,推高了外匯儲備,1986年只有20餘億美元,1991年上升到200餘億美元;隨著加工出口模式的成熟,在最近十年飆速累積外匯,2010年已超過2兆美元。如此巨資使中國有能力在全球大肆採購物資、併購公司,以致其國際經濟行為在南美和非洲被指為「新殖民主義」。
「加工出口模式」面臨耗竭
加工出口模式快速散播到整個東部沿海地帶。1990年代中後期,製造業外資開始向北部署(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地區、環渤海灣地區),近年來則進一步內移或外遷。廣東在出口創匯上至今仍佔重要地位;近年,面對逐年調升的工資、以及勞動與環保標準的提高,高剝削的勞力密集型產業走到了盡頭,幾年來發生不少惡意關廠。從台商的角度,今天中國沿海的勞力總成本即將追上臺灣。富士康將製造重心移到內陸,也尋求在印尼設廠,深圳龍華的廠區則裁員數十萬人,人去樓空景觀荒蕪;而指標性的制鞋大廠裕元則逐年削減生產線,外移到東南亞,同時關閉內陸廠房。裕元這兩年在中國的生產比率,由38%降低到25%,越南廠的產量已經超過中國。這個趨勢使得專家大膽預測:「中國沿海10年內加工廠會消失。」
在長三角地區,我們也觀察到類似的產業結構調整。在官方政策的驅動下,一些勞力密集台資廠將製造基地往內地移動,有些嘗試建立品牌,開拓內銷市場。這些台資企業兼採代工廠、發包貿易商、電子商務、房地產商等多角化經營,以轉換謀利方式。但是,從外銷轉做內銷,「困難度不下十倍」,資金週轉、打品牌、設鋪貨點、回收帳款、打點政商關係,跟陸資廠進行短兵相接的肉搏戰,每個環節都佈滿陷阱。相形之下,「做外銷好比安逸的行業」。
2011年的統計顯示,儘管中國近年仍有大規模出超,淨出口對GDP的增長率不僅沒有貢獻,而且是負數;相較之下,資本形成促成4.4%的GDP增長,消費則貢獻5.3%。也就是,中國經濟的成長仍然大幅仰賴資本投入,尤其是政府的基礎建設,扮演了核心角色。中國的資本形成率(資本形成佔GDP比例)是48.5%,而一般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值是29.4%(2011年);消費率只有38.4%(2010年),遠低於世界平均值。可見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性質極為突出:高資本積累率與高儲蓄率(除了民間儲蓄,還包括高比例的國營企業與政府儲蓄)。「中國夢」的現實寫照是國家之夢,而非個別國民:大眾消費被國家資本積累嚴重排擠。
根據消費力定價
歐美消費市場疲軟,節節升高的要素價格,連同海外競爭者的興起,使加工出口成長模式遇到了瓶頸;中國政府在「十二五規劃」(即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從2011-2015年)轉而強調內需與消費,調高一般貿易的比重,並增強進口。但一般市民、勞動大眾因為薪資所得不高,購買力有限。近年沿海地區的工資,雖然以每年成長10-15%,卻僅夠補回過去20年因通膨損失的購買力,幾乎跟不上飆漲的物價。東莞小餐館的價位,和臺灣的熱炒店相當;上海市內最便宜的牛肉拉麵(在面上鋪了兩小塊薄切如紙的牛肉)一碗相當台幣4、50元,酒吧一小瓶進口啤酒台幣200多元。沿海地區一般作業員民工,正常工時外每個月加班100小時,薪資約莫台幣一萬五。這樣的物價,誰在消費?物價飛漲的部分原因來自龐大貿易順差,出口賺取的外匯被強制轉換成人民幣(中國仍不允許自由兌換),增加了貨幣供給而導致通膨壓力。對比工薪階級的購買力不足,上層階級的炫富消費,不禁使人們感嘆:「在中國,不是看成本定價,而是依照消費力定價,你賣他便宜,反而是瞧不起他。」
在這個國家,炫耀性消費蓬勃發展,而大眾消費卻成長遲緩。巨大的反差,讓仇官和仇富的妒恨心境,有了孕育的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