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0月23日訊】「進了中山門,就是南京人。」2009年8月,季建業被任命為中共南京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用這句話博得南京各界的好感。次年1月,他成為南京市市長。也是從2009年開始,季建業開始頻頻遭到質疑,一些不正常的跡象也逐漸浮出水面。但此後,這位市長卻在非議中一直挺立,直至近期被「雙規」
應該說,少有市長像季建業一樣,在任期間長期流傳被「雙規」。
這次,他真的被「雙規」了。
2013年10月17日早晨7時55分,中央紀委監察部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江蘇省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季建業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10月20日,中央紀委監察部官方網站再次發布消息,「南京幹部群眾堅決擁護對季建業免職和組織調查」。
據統計,季建業是中共「十八大」後,落馬的第十位副部級以上幹部。前九位分別是李春城、衣俊卿、劉鐵男、倪發科、郭永祥、王素毅、李達球、王永春、蔣潔敏。
「被查」消息流傳已久
10月16日上午,南京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還發布了一條季建業於前一日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的消息。
而正是這一天凌晨2時,季建業被中紀委直接帶走。值得一提的是,中紀委帶走季建業的行動並未知會江蘇省委。
這一天,他原本要出席一個動員大會,但主席台上已沒了他的席卡。
由於「季建業被調查」的消息在坊間流傳已久,此次小道消息滿天飛時,同樣有網友懷疑,「又不是第一次傳了,除非有官方媒體證實」。
法治週末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近半年來,有關季建業的負面報導不少。
今年5月23日,香港一家媒體報導,任南京市市長4年來,季建業幾乎從來不去市政府的辦公室,而是長期在賓館豪華套房內辦公。這也是季建業的負面報導首次見諸於報端。
在報導中,港媒甚至一一歷數季建業的多位情人。
這一報導使「季建業被雙規」之傳言盛行。針對報導涉及的情況,他多次用「沒有的,與事實嚴重不符」等語句進行否認。
事後,江蘇省紀委新聞發言人對「季建業被雙規」一事予以了否認。
然而,接近中紀委的相關人士稱,早在今年春節後,中紀委的調查組就進駐揚州、南京。有關季建業的調查,已持續了近半年。
據媒體推測,他人為求自保而「供出」季建業,由此導致其被調查。「他人」之中,又以蘇州金螳螂裝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螳螂」)董事長朱興良的可能性最大。
7月22日,江蘇首富朱興良因個人問題,被相關部門帶走協助調查。該部門並非本地相關執法部門,而是更高級別的機關。
朱興良與季建業的私交,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末期。彼時,季建業尚在蘇州工作。
1993年,金螳螂在蘇州成立。隨著季建業調任揚州,金螳螂在揚州頻繁獲得政府工程項目,以致在季建業成為揚州市委書記後,金螳螂「幾乎承包了揚州所有的酒店、醫院、商品房的裝潢」。
有紀檢系統消息人士透露,相關部門對季建業的調查中,直接涉及到金螳螂案件中的相關工程,季建業被查是因為收受朱興良的巨額賄賂。
也有知情人士透露,季建業的落馬可能是受其部下蔡愛華的牽連。
季建業被查真正露出苗頭,是在10月以後。
今年國慶節後,本該由季建業帶隊出訪英國的行程,被有關方面叫停。
而在他被調查前的10月4日,南京市委機關報《南京日報》頭版刊出題為《大鐧銀巷居民遭遇「出新煩惱」》的報導,批評季建業在南京市一手主導的雨污分流等工程。這或許是季建業「出事」前最為明確的信號。
官和學位一路升
季建業長期為自己打造親民形象,這在他首次亮相南京時可見一斑。
南京古名「建業」,這讓季建業更容易拉近與南京市民的距離。「進了中山門,就是南京人。」2009年8月,季建業被任命為中共南京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用這句話博得南京各界的好感。次年,他成為南京市市長。
從2009年開始,季建業開始頻頻遭到質疑,一些不正常的跡象也逐漸浮出水面。但此後,這位市長卻在非議中挺立了4年。
季建業履歷顯示,早在其任昆山市任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時,就已開始「學術」追求之路。
1996年至1998年,季在蘇州大學行政管理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一年之後,他成了蘇州大學法學院一名正式的在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憲法學。在季建業就讀在職研究生的3年(1999年-2002年)中,其職務也不斷提升。
2003年開始,季建業繼續在蘇州大學攻讀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的在職博士生。當他拿到蘇州大學在職博士的學位證時,他在這所大學內已經有了另一個身份——校董。在他的「牽線」下,金螳螂和蘇州大學也進行了合作。
蘇州大學並非季建業學術路上的終點站。
2006年6月,季建業獲得了他平生的第一個學術頭銜——中國人民大學與行政法治中心客座研究員。也是在人民大學,季建業通過了博士後研究的出站評審。
回顧季建業的學術之路,最惹爭議的要數其博士論文被指抄襲一事。
三農問題研究者張英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一名副教授都曾公開稱季建業博士論文抄襲。有媒體報導稱,季試圖用20萬元科研項目「擺平」後者,但卻遭拒絕。不過,一番波折之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副教授也放棄追究。
「像季建業這樣的官博士不是個例,權力和資本入侵學術領域,在當下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被抄襲論文的張英洪說。
力推城建的「季挖挖」
季建業最為詬病的,是主推大規模進行城市建設。這也是他為政的最大特色。
但是,在揚州和南京兩地的城建,換來了不同的口碑。
至今,揚州某論壇還保留有他調離時所寫《揚州八年》中的「感人講話」。「季建業來之前,揚州的面貌和西部的縣城差不多,整個城區連條像樣的馬路都沒有。」揚州人盧健描述道。
多年來,季建業熟稔於市政建設。此刻,躊躇滿志的他已打算複製揚州模式,「廣陵轉金陵」。
上任後,季建業立即動用3.8億元整治市內主要道路,相關開支未經南京市人大批准。2010年7月28日,因施工挖斷地下丙烯管道引發震撼全城的大爆炸。
季建業卻並未停手。
相反,他炸掉了南京核心幹道之一城西幹道高架橋,為建地鐵3號線,將南京市主城區許多於上世紀中期栽種的梧桐等樹木砍伐、移栽。一時間,「秋葉與灰土齊飛,蒼天共黃土一色」,古城幾乎淪為工地和機器轟鳴的海洋。
積怨已久的民眾稱季建業為「推土機市長」,並送外號「季挖挖」。砍伐梧桐樹還曾造成一些南京市民的強烈不滿。有人發起「拯救南京梧桐樹」的活動,參與者過萬。
季建業力推的雨污分流項目項目,從誕生開始就不夠透明。
該項目影響範圍巨大,「斥資183億元,5年內在200多平方公里區域內全面施工,鋪設500公里污水干管,完善3000個居民小區及單位近2000公里排污支管」。
「通過‘雨污分流’工程,南京主要水體水質斷面指標要達到地表水Ⅳ類以上。」季建業曾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這樣承諾。
但市政府相關部門認為這一工程沒有實際效果。為此,季建業把項目報告鎖進保密室,執意推行工程。
3年來,南京城建投資逾2000億元,機關幹部被折騰得「吃不消」。有官員直言,「有些經驗水土不服」。甚至在每年的省市「兩會」上,都有代表委員在小組發言中「炮轟」季建業力推的城建項目。
「遲來」的落馬?
季建業早年在宣傳系統工作。1990年出任江蘇省吳縣縣委副書記之前,他曾是蘇州日報社副總編輯,但很少寫文章。
江蘇省政府一位瞭解季建業的官員評價他,「十分懂得運用媒體資源」。
今年8月底,季建業談到「雨污分流」,稱「難度預計不夠、施工組織不到位自己有責任,也有‘代人受過’不被理解的委屈。」他還專門讓《南京日報》在重要版面上對雨污分流工程進行大篇幅正面報導。
他稱:「這些工程都是城市急需做、能解決百姓宜居大問題,我們這屆政府不做,難道把矛盾交給下任?」
「他總有理,理總在他。」一位省人大代表說。
「拯救南京梧桐樹」活動引發關注後,季建業立即向媒體保證「今後涉及重大工程的規劃,不得亂砍樹、亂移樹」。
今年9月,季建業自我批評稱,自己有「官本位」思想,沒有站在群眾立場換位思考,重視上級督導卻輕視群眾評價。
在同事看來,季建業的作風可謂專斷而蠻橫。每聽到、看到不滿意的,他會拍桌子打板凳地摔擲文件,甚至憤怒地將報告當場撕擲地下,拂袖而去,周圍的人目瞪口呆,下不了臺。
2010年1月,季建業談富民問題:「其實我很清楚,60%的百姓口袋裡的收入並沒有達到每年公布的收入平均數,是‘被拉高’的。」
他還稱:「說實話,以我的工資來算,大概也要十多年才能買到一個小房,還買不起大房。」
彼時,他被網民冠以「說實話的南京市市長」。
另有媒體稱,季建業平步青雲,有其岳父的影響。季結婚時,其岳父還在蘇州任職,後屢獲升遷,官至江蘇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此間,季建業也屢屢升遷。
在一些人看來,即便有網路舉報和「兩會」炮轟,季建業的落馬,仍使人們等了足足4年。
(資料來源:《新京報》、《南方週末》、《中國經濟時報》、《第一財經日報》、《煙臺日報》、《華夏時報》、《揚子晚報》、《南京日報》、《中國青年報》、《北京青年報》、《每日經濟新聞》、《明報》、《每日經濟新聞》、《21世紀經濟報導》、《中國經營報》、《現代快報》、中國評論社、人民網、新華網、南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