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0月04日訊】一邊是地王頻出、地價飆漲,一邊是溫州房價腰斬、上萬套住宅斷供、炒房客跳樓潛逃。日前中共官煤自揭,造成這一切的幕後推手正是政府本身。
地方政府屯地地王想出就出
官方媒體9月27日報導,著名財經評論人士馬光遠表示,目前中國地方政府壟斷著土地供應,他們一邊採用「飢餓療法」製造土地緊缺的假相,一邊尋找最有利把土地賣高價的時機推出土地拍賣。「比如說在拍的時候,什麼時候拿出好地,什麼時候拿出差地。」馬光遠說:「地王是地方政府推出來的,不是拍出來的。」
馬光遠披露,目前地方政府在炒「地王」上各個環節的大玩家都配合的很好,就是要讓開發商和民眾感到「地越來越少」。
著名財經評論人士張鴻表示,目前中國的住宅用地並不緊缺,「中國土地供應的完成情況其實都只有60%到70%,意味著30%到40%的土地被地方政府囤起來了」因為地方政府「預期未來房價會漲。」
黃奇帆自揭重慶屯地賺4,000億
據重慶市市長黃奇帆自己披露,重慶市2002年開始實施土地儲備制度,當時儲備了40多萬畝地。十年用了20萬畝,每畝賺200萬,這就4,000億,扣掉征地本身的成本,有兩三千億的額外收入。
黃奇帆稱,重慶在土地一級市場中獲利頗豐。2012年重慶市全年的賣地收入為897.5億元,在中國300個城市中位居第三。「土地收入一般佔地方財政收入的1/3,是重要的第二財政。」
黃奇帆介紹,土地儲備的要義是,「在發展的初期,一步到位,把未來幾十年的土地儲備‘框’下來。」
掠奪民眾30萬億土地收益
2013年3月,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透露,政府在過去幾十年來的造城運動中,獲取的土地價差保守估計在30萬億元左右。
中國《時代週報》撰文披露,所謂「30萬億」的價差背後,就是對農民以及城市拆遷居民的掠奪。由於政府壟斷了一級市場,即使農民的集體土地,也要先由政府徵用後才能在市場上出售,這個環節形成的價差就是對農民的剝奪。
另外,政府在地產業獲得的好處遠不止於賣地收入,還有巨額的稅收。根據統計,僅針對房地產業徵收的五大稅種,其總收入從2003年的900多億元,暴漲至2012年的1.01萬億元,增幅高達十倍有餘。土地與稅負成本佔房價的60%左右,如果再加上高額的抵押貸款利息,購房者基本上是為政府和銀行打工。
2011年1月中國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稱2010年全年,中國土地出讓成交總價款2.7萬億元人民幣,他同時也承認,中國土地出讓制度導致目前利益分配不合理,社會矛盾突出。清華大學社會學者李楯認為巨大的收益和低廉的土地成本對比,這顯示出政府對公眾的一種掠奪。
溫州上萬住宅斷供成中國房市崩潰第一幕
9月27日,中國媒體報導,溫州炒房團成員有的棄房潛逃,還有一對炒房夫妻半夜脫光衣服跳樓自殺。
從2013年8月底,溫州大量斷供房公開拍賣。溫州大學房地產研究所研究員陳鴻對媒體表示,溫州一些新建商品房比最高峰時房價下跌了30%∼40%,個別豪宅價格甚至攔腰一刀。有報導說,被丟給銀行的房屋有8,000-10,000套,也有聲音透露達到15,000套。
牛刀9月28日在其個人博客上披露,「從2009年央行印鈔開始,人民幣實際購買力急劇下降,現在的100萬人民幣實際購買力不如30年前的1萬元,與五年前相比實際購買力下降了300%,」在此基礎上5年內房價漲了2倍,「說穿了,就是一個大泡沫」,而這個大泡沫「完全是政府炒起來,開發商和炒房客只是充當幫凶。」
牛刀計算,「中國房地產價值已經超過GDP的400%,而中國的GDP本身是有水分的,按照實際GDP來算,房地產價值可能已經超過GDP的500%,甚至是600%。在拉美年代巴西當時只有260%,日本房價泡沫當時是最大的也沒有超過300%,東京房價跌去80%。中國處處是鬼城,遍地是空房子,人人都有房子。」
中國媒體都暗自擔心,溫州、鄂爾多斯只是開始,這個現象將會蔓延,中國經濟面臨全面崩潰的危局。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