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揚:誰來捍衛中國社會最後的基礎?

作者:文 揚 發表:2013-05-09 12: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剛過完五一節,中國人舌尖上的百種美味又消失了一道。據媒體報導,多家知名的連鎖火鍋店被查出「摻假羊肉」,那些看起來紅白相間、聽起來純淨新鮮的「紐西蘭羔羊肉卷」,其實是來自山東未經檢疫的死狐狸、死老鼠肉與明膠、胭脂紅、硝鹽等化工配料的混合物。

消息一出,嘩然也還嘩然,但表示激憤者已然不多了,深感驚訝者幾乎絕跡。只要一直都是地球人,沒人再對這類新聞產生反應,就像又聽說一個瀕危物種滅絕了,不再有痛心和追悔,只有淡淡的一閃念:下一個輪到誰?

中國人的舌尖美味,大多來自老祖宗們的創造發明,廣義上,也屬於中華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海外,洋人不一定知道長城故宮文物古董,但一定知道廣東早茶四川火鍋,可見,中華美食是文化遺產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甚至還承擔著很大一部分對外「軟實力」方面的任務。

雖然如此重要,但卻又不像長城故宮文物古董,政府有強制性的保護措施,毀壞者被判違法;中華美食這部分基本上是由民間自行管理,發揚光大也好,自毀長城也好,屬於民間自己的事,政府只在食品安全方面承擔一定的監管責任。

若對應到長城,就好比政府只負責確保城牆不倒、城樓不塌,至於城牆上的磚石是否早已被偷換成了木頭塊、塑料筒、廢紙卷,就只能聽之任之了。因為這都歸「市場」了,據說市場能夠很好地自律,比行政權力更知道如何配置資源。

但無論市場如何神奇,現實是,木頭城牆和塑料城樓早晚是要整體垮塌的。眾所周知,在食品安全監管這個陣地上,政府實際上已經失守。曝光「摻假羊肉」的電視節目裡,主持人最後以一個質問句結尾:如果連我們的記者都能輕易揭穿火鍋店裡的黑幕,政府的監管部門幹什麼去了?

對政府來說,長城依然綿延萬里,但誰都知道,古老的城磚差不多都已經被偷換完了。人們走在「中華美食」這座外觀仍不失壯麗的長城上,已經毫無安全可言了,今天一群人陷進泥巴糊的烽火臺,明天一批人掉進樹枝搭的城門洞…,悲哉我古長城,早已不是抵禦外敵的堅固堡壘,反成了殘害同胞的沒頂溝壑!

想像一下那些每天在髒水裡剝死老鼠、用舊皮鞋製作明膠、最後合成各種「羔羊肉卷」的工人們,他們是在一種什麼樣的心理狀態、精神狀態下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們通常只說「無良商家」、「黑心商人」,真的只是良心缺失這點事嗎?不覺得這裡面有著明顯的反社會行為嗎?這些「食品加工廠」也有領導,也經常開會吧,領導在會上說什麼?他們不說「吃的人吃死活該」這句話嗎?領導和工人不憑這句話互相支持嗎?一個公開的秘密是,很多農民自家吃的菜「單種一壠」,賣到市場上的菜都帶著劇毒農藥,如此「行規」,不也建立在「吃死活該」這一共識之上嗎?

這已經就是一場無形的「食品戰爭」了,無數條無形的戰線橫穿在每個城市的每個市場,無數次無形的戰鬥發生在窮人和富人、農村人和城裡人之間。

市場終將吞噬社會,只提哈耶克不提波蘭尼的學者們,有意無意地忘了這個七十多年前的警世恆言。

食品、水、空氣,構成了支撐社會大廈的最後一層基礎。現實是,在市場吞噬社會的一場場無形戰爭中,中國人實際上一直都在撤退,從文明禮貌、公共秩序、環境衛生、教育程度、醫療保障、社會福利等等「高層」的社會建構上一級一級退下來,一次次放棄最後的捍衛和堅守之後,就退到了這個已經不算社會學範疇、基本上屬於生物學領域的「地下室」了。這是社會大廈最後的基礎,沒有任何華麗的裝潢和佈置,只有一根根裸露著的維生管道。而戰鬥並未停止,甚至愈發激烈,進攻者正在動用各種兵器切割這些管道,而防禦的一方則一如既往地龜縮一團,除了一遍遍驚呼大廈將傾或乾脆四散逃命,完全不知如何起身捍衛。

羊肉卷還不是「剛性」食品,大不了從此再也不吃了,少了個解饞的玩意還死不了人。但等到「分支管道」都被切割完了,大米白面等「主管道」成了最後的目標,中國社會還能守住什麼?

向政府呼救作用不大,政府也正在「市場派」的壓力之下精簡機構,新一屆政府宣布還要「壯士斷臂」,自砍三分之一行政職能。社會的事社會自己管,這是新的基本原則,要不你們自己和市場去商量商量,讓它手下留情?

中國三十多年市場經濟,沒有人在捍衛社會,整個社會一直在退卻、在沉淪、在龜縮,這是個驚人的現實。在社會大廈最後的基礎垮塌之前,再次提出這個問題,但願不會太晚!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中文導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