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連年巨額虧損該誰買單?

作者:風青楊 發表:2013-03-16 12: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大部制改革讓不少人叫好,但叫好之後又有人擔心,如今鐵道部兩萬多億的債務全部轉給新成立的央企——國有鐵路公司承擔。那麼按網民的說法,就是全國十三億人民人均負債二千多。近些年來無論是國內運營,還是海外投資,央企虧損早已積聚了人們足夠的注意力,每一次公告披露的央企嚴重違紀違規問題在不停地刺激著公眾的神經,不時引發輿論爆炸。但有一點誰也不會否認,央企確實錢多。多到工資比其他企業得以數倍來計,多到福利已發到手軟,部分央企領導還成天琢磨再立點啥名目發錢,比如中石油的團購房和中石化的團購奔馳車。但是,即便如此,還有一些壟斷型央企,高喊著虧損,將手向國家要補貼。

據統計,在A股共2400家上市公司2012年中報中,在前十大虧損公司中,央企佔據四席,分別為中國遠洋、中國鋁業、中海集運和鞍鋼股份,而從虧損額上看,四者均位列虧損前五位,合計虧損超百億。在眾多虧損中,以央企海外虧損數額最為驚人。2004年以來中國共有14家企業在海外發生巨額虧損,14個項目累計虧損達950.5億元——這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約研究員華黎明在首屆外交官經濟論壇上給出的數據。另據國資委不完全統計,僅2008年一年,中國有68家央企出現了總額114億美元的海外投資浮虧。

某些央企的「豪華」特色在於,一方面上報國家虧損,另一方面花起錢來卻又大手大腳。比如,央企負責人的薪水是個天文數字,據業內人士保守估計,一些央企負責人年薪平均是職工的13.5倍,如果加上職務消費、公款消費、無償配備的轎車等消費部分,更是一個巨大的「無底洞」!某些央企何以處處顯示出如此「大方」?有專家坦言,關鍵在於央企獨享國有資本收益,缺乏約束機制,「只比薪水,不比水平」的觀念盛行。於是,虧損—提價—再虧損—再提價,某些壟斷企業就這樣進入一個可怕的「漩渦」。

賺錢的時候悶聲不響,在巨虧的時候向國家伸手。據不完全統計,自10月以來,兩市公司合計披露的政府補貼已達108億元,共計307筆。僅12月以來兩市共有81家公司披露獲得政府補貼,合計95筆,總額約為31億元。部分公司靠上億元的高額補貼實現扭虧為盈,以華菱鋼鐵為例,2010年虧損約26億元,2011年前三季度仍虧損1.74億元,而在2011年年底到賬11.69億元政府補貼後卻實現了全年盈利。這樣一來,如果總是賠了算公家的,賺了算自己的功績,誰會為巨額虧損買單?
  
巨額虧損頻頻出現,無疑來自於一種缺乏監管下的「安全感」。首先,央企不怕破產危機,比如,像中鐵雖然負債率高且償貸能力差,但是國內信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將其債券評級為「AAA」。這只是「信任」的評級,只是因為素來國家會為最終債務買單。其次,央企的海外投資缺少監管部門和媒體的監督,這是他們可以在賺錢時悶聲不響,在虧錢時可以想法從國內產業找彌補的最直接原因。

對此,國資委前主任李榮融曾表示,央企近幾年進步很大,但核心競爭力還不強。這一官方聲音無疑與草根輿論契合,「央企歷來最賺錢的,要數石油企業和電信營運商,雖然其餘近百家央企幾乎都位居行業前幾,但所佔利潤僅四五千億,如此算來,央企盈利能力一點都不高;即使是兩大石油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並不強,其利潤之巨完全是因為壟斷和漲價,是全國人民為央企創造了利潤。」如此看來,央企若離開了政策壟斷優勢、免費的土地優勢等資源,實際上其經營狀況與收益數字是大相逕庭的。

目前,雖然央企進行了現代企業管理改制,但在官本位、壟斷本位沒有清除的情況下,依舊是高層少數人說了算。因此,決策失誤、投資失誤、管理失誤、生產失誤、經營失誤所付出的巨大代價,至今仍被有些人視為交學費而已,都是國家的錢,損失點沒關係。反正有中央政策支持,全國人民買單,國家銀行貸款,失誤了重來。但是如果不從制度、體制上革除央企的官本位或變相官本位、行政壟斷、計畫經濟的舊觀念或潛意識,央企的問題就難以從根本上解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一五一十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