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英雄譜中少了誰?

作者:信力建 發表:2013-02-09 13: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毛澤東那張為江山而折腰的英雄譜中,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然而卻少了一個,那就是明末清初的吳三桂。之所以說毛澤東的英雄譜中少了這個人,是因為這個人在很多方面跟「還看今朝」的這位「風流人物」有神似之處,值得他們惺惺相惜。

吳三桂最大特點就是叛變,且一生多叛。吳三桂,字長伯,遼寧人,生於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父吳襄系明朝重臣,崇禎年間先後任都指揮使、都督同知、總兵、中軍府都督等重要職務,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因為這個緣故,吳三桂任游擊將軍時,年僅20歲。崇禎八年(1635年),吳三桂被擢為前鋒右營參將,時年23歲。崇禎十一年(1638年)九月,任前鋒右營副將,相當於副總兵,時年26歲。崇禎十二年(1639年)吳三桂被擢為寧遠團練總兵,時年27歲。吳三桂從游擊、參將到副將,再到總兵,升遷之快,超乎常規,明朝對他可謂有恩。但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入主北京之際,吳三桂卻在李自成令招新書與白銀4萬兩白銀的誘惑下,決定歸順大順。只是在獲悉父吳襄為闖王部下行掠,且自己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部將劉宗敏搶佔後,才改變了投降李自成的初衷,投降了滿清。應該說,他此舉叛變了兩次:先是叛明投李,接著又叛李投清。

投清之後十幾年間,吳三桂率部從西北打到西南邊陲,為清朝確立對全國的統治建立了特殊的功勛。因此,清朝對他也由原先的控制使用改為放手使用。不但讓他獨承一方之任,而且在一切軍事活動中也「假以便宜,不復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同時,在職務上,也一再升遷。順治十六年攻下雲南後,即委其開藩設府,鎮守雲南,總管軍民事務,康熙元年(1662)十一月,又以擒斬桂王功,晉爵親王,兼轄貴州。其子吳應熊也選尚公主,號稱「和碩額駙」,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就這樣,吳三桂以千百萬抗清義軍的頭顱博得了清政府的信任,並使自己攀上了一生中權勢的頂峰。然而,就在吳三桂開藩設府,坐鎮雲南,權力和聲勢都達到頂點的時候,他與清朝中央政府的矛盾卻開始激化起來。

就清朝政府而言,使用吳三桂攻打南明政權,是為了建立其對全國的統治。為此目的,歷時十數年,始將各地南明政權逐一消滅。在全國平定之後,清政府亟需在政治上實現對新佔領地區的統治,在軍事上裁減軍隊以減輕財政上的壓力。因此,早在佔領雲貴之初,便向這些地區派出了行政官吏,而後不久,又計畫撤回和裁減滿洲及綠營軍隊。清朝的這些措施,無疑是和當時整個社會都需要休養生息的要求相符合的。但是,由於十幾年來吳三桂政治、軍事勢力的迅速增長,清朝的這些措施卻觸犯到吳三桂本人的利益。就吳三桂方面說來,在南明政權尚未消滅之前,他與清政府命運相連,必須拚死作戰。但在雲貴底定之後,他便作起了「世鎮雲南」的美夢,並處心積慮地要把雲南變為自己的割據領地。這顯然與清朝統治利益發生矛盾,於是在康熙十二(1673年)春,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疏請歸老遼東,康熙皇帝遂乘勢作出了令其移藩的決定。而後,又對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的撤藩要求也依例照准。在形勢的逼迫下,吳三桂也假惺惺地上書朝廷,請求撤藩,實則希冀朝廷慰留他。結果康熙順水推舟,同意其撤藩。吳三桂不願弄假成真,遂於十一月底,鋌而走險,殺巡撫朱國治,自號「周王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舉兵叛清,並於康熙十七年三月初一日(1678年3月23日),筑壇於衡州府回雁峰前饅頭嶺,舉行稱帝加冕典禮,稱「大周昭武皇帝」,定國號為「周」,改元「昭武」。卻在當年八月病死,只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余部也很快為清軍剿滅。

當吳三桂舉事時,有個叫謝四新的人寫過一首詩,表示拒絕合作。詩云:

李陵心事久風塵,三十年來詎臥薪?

復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

丹心早為紅顏改,青史難寬白髮人。

永夜角聲應不寐,那堪思子又思親。

其中「復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寫盡這位先叛明,再叛清的二臣的一生行狀。

在屢屢背叛上,咱們的領袖毛澤東也有類似的大手筆。

這首先體現在對「雙十協定」的背叛上。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之後。蔣介石接連發出電報,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經過漫長的討價還價,雙方並於10月10日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就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政治民主化、國民大會、黨派合作、軍隊國家化、解放區地方政府等12個問題闡明瞭國共雙方的見解。中國國民黨方面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承認要堅決避免內戰。但墨汁未乾,毛澤東就下令背叛此協議,決定以擴張勢力與地盤為首要考量不遵守中國戰區統帥的命令,反命令所指揮的八路軍等武裝力量積極向日軍進攻。在延安八路軍總部的命令下,所屬各武裝力量紛紛向附近據守的日軍發出最後通牒,令其投降,並對拒不投降者展開攻擊。1945年下半年,國共兩方軍隊圍繞受降問題發生了激烈衝突,在山西上黨,塞北平綏等地,北上的國軍與當地或先到達的中共軍隊之間發生激戰。10月,接收東北的國軍乘美國運輸艦到達大連時被蘇聯軍隊拒絕登陸,後轉到葫蘆島仍無法登陸只得轉在秦皇島登陸。後在進發至山海關時遭遇中共軍隊阻擊。1946年1月初,在馬歇爾的調停下,國共雙方下達了1月停戰令,以迎接政治協商會議召開。2月,國共達成整軍方案,決定整編中共軍隊為國軍,但因政治摩擦最終未能進行 。3月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的憲法修改提議案引起中共激烈反應,4月蔣介石就東北接收問題的講話更激起中共報紙攻擊。3月,隨著蘇聯軍隊在東北撤退,國共重新開始在東北爆發軍事衝突。1946年4月15日,中共在蘇軍撤走長春一個小時內突襲長春機場並佔領長春,隨後其緊隨撤退的蘇軍佔領哈爾濱,齊齊哈爾。隨後,國共兩軍在四平街,長春等地激戰,東北局勢急劇惡化。5月下旬,國軍在第二次四平戰役重創林彪部隊,從遼北全線追擊到松花江畔逼近哈爾濱。此時,在美國特使馬歇爾的壓迫下,國民政府6月6日下達了第二次停戰令,蔣介石的這次停戰被某些學者譽為國民黨在國共內戰中的最大敗筆。停戰期間國共雙方代表仍未就改組政府和江蘇北部政權問題達成協議。1946年6月26日,停戰有效期剛過,國、共兩黨的軍隊在中原地區(湖北、河南交界)爆發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長達三年多的全國內戰就此開始。國民黨軍隊仍稱國民革命軍,共產黨軍隊則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其次,則是對蘇聯的背叛。毛澤東能成為中共領袖,與斯大林把持的共產國際(實際上就是蘇聯)的支持息息相關(可參見筆者《毛澤東是共產國際寵兒》一文),因而毛澤東對蘇聯一向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可是,當斯大林死後,毛澤東便以為「彼可取而代之」的機會來了,遂開始了第二次背叛。1963—1964年,中蘇兩黨圍繞國際共運總路線,展開公開大論戰,還就召開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問題交換了一系列信件。中共中央在發表《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總路線的建議》和《關於中蘇兩黨會談的聲明》後,又先後在《人民日報》和《紅旗》雜誌上發表九封評論性質的公開信。面對中蘇兩黨關係惡化的局面,中共中央認為,全世界所有共產黨和工人黨的代表會議要作充分的準備,在目前情況下,遲開比早開好,甚至不開比開好。當1964年7月30日,蘇共中央致信中共中央告知國際會議要在1965年年中舉行,而其籌備會議將於1964年12月15日舉行時,8月30日,中共中央答覆蘇共中央來信,再次重申,決不參加蘇共分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國際會議和它的籌備會議,並指出:蘇共召開籌備會議的那一天,就將作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大分裂的日子記載在歷史上。1965年3月,蘇共在莫斯科舉行了「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協商會晤」。參加會晤的有19個黨。會晤結果發表了《關於越南事件的聲明》和《協商會晤公報》。公報呼籲停止公開論戰,「反對一些黨干涉另一些黨的內部事務」,聲稱要「積極而全面籌備」召開「新的國際會議」。3月23日,人民日報、紅旗雜誌編輯部發表文章《評莫斯科三月會議》,譴責蘇共「分裂」行為。莫斯科三月會議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從思想上的分歧發展到組織上的分裂,中國共產黨和蘇聯共產黨以及歐洲一些黨之間的關係中斷了,社會主義陣營不復存在。因而莫斯科三月會議成了中蘇兩黨關係完全決裂的標誌。1966年3月22日,中共中央覆信蘇共中央,表示中共不能派代表團參加蘇共第二十三次代表大會。從此,中蘇兩黨便斷絕了往來。中蘇兩黨決裂,引起中蘇兩國國家關係的惡化。1969年,雙方在珍寶島和新疆邊界問題上發生嚴重的武裝衝突,幾乎導致全面戰爭。直至1989年5月戈爾巴喬夫訪華,兩黨關係才實現正常化。

第三次,則是毛對自己體制的背叛,這就是文化大革命。文革前夕的毛澤東,一方面對自己的權力和地位有危機感,這是他發動文革的原因。毛在1958年搞大躍進,搞三面紅旗,導致三年大飢荒,餓死三、四千萬人,因此被以劉少奇鄧小平為首的務實派擠到「二線」,大權旁落。他恐死後像斯大林一樣被清算。所以毛要發動一場大清洗,將已經建立的中共體制徹底砸碎,以維護自己生前的權力與死後的地位。這點,在姚文元發表在1965年11月10日文匯報上的批判文章《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姚文元批判吳晗的劇本是借古諷今,他特地聯繫到「連續三年自然災害而遇到暫時的經濟困難」,帝、修、反「發動反華高潮」,「牛鬼蛇神們刮過一陣‘單干風’、‘翻案風’」。這就不打自招,點出了毛的心病之所在,原來就是害怕別人追究三年大飢荒的罪過。在其後不久的八屆十一中全會上,林彪明確講到,這次運動「就是要罷一批人的官,升一批人的官,保一批人的官。組織上要有個全面調整。」這些都說明文革是一場背叛原有體制以維護毛的最高權力和身後地位的運動。

斯時毛澤東在黨內上層的地位已經嚴重削弱,毛退居二線,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會上不得不做了點「自我批評」。劉少奇一派人認為,既然他們已經掌握了處理實際工作的大權,既然毛澤東本人的錯誤,起碼是在中共高層內部已經是心照不宣;那麼,他們便可望藉助於他們在組織機關中的某種實力,約束住毛澤東的任意妄為。毛則利用「重提階級鬥爭」和「發動中蘇論戰」來進行反擊。發動和利用群眾起來批鬥當權派,借群眾之手完成一場空前規模的大清洗,然後再重建官僚系統,使官僚系統成為他個人更加得心應手的工具,從而確立自己的絕對權威,走向最高程度的獨裁。

俱往矣,然而,歷史是會記住這些在歷史上留下痕跡並且讓民眾付出慘重代價的人和事的。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