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暗訪救助站 被工作人員縛手圍毆(圖)

發表:2013-01-09 12: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1月7日23點50分,長沙市救助管理站大廳,一名老年流浪者躺在擔架上,無助地看著記者。

2012年12月下旬,在長沙雨花區一橋下,一名流浪者凍死;今年1月3日,長沙開福區一橋下,另一名流浪者凍死。

短短數天,兩起人命,他們緣何拒絕溫暖不去救助站?

本報記者特地走近長沙流浪者,體會他們最真實的世界。

不准拘禁或者變相拘禁受助人員;不准打罵、體罰、虐待受助人員或者唆使他人打罵、體罰、虐待受助人員

——2003年,孫志剛事件後,《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推行。

24年不入

流浪者為何不願去救助站

1月6日22時,長沙解放西路人流鼎沸,欒衛東也開始忙碌起來:他身穿軍大衣、棉鞋棉褲,手拎著一個大塑料編織袋在垃圾筒裡仔細翻揀著。

這種在長沙深夜拾荒的生活,欒衛東已經過了近三年,此前他已在全國流浪了21年,下過新疆的小煤窯、進過河南的黑磚廠……2009年,他來到長沙,「長沙要暖和一點。」

三年中,志願者、警察,甚至路邊的居民都曾勸他:去救助站吧。每次他都是笑笑婉拒。「救助站最終都把人送回家,如果我能在家生活,還出來流浪做什麼?」欒衛東說,他也曾在其它城市進過救助站,但因為感覺「像犯人一樣」,就再也沒去過。

本報記者連續一週在長沙調查了近20名流浪者發現,儘管他們都衣衫襤褸、食不果腹,但幾乎無人願去救助站,寧願在橋洞、地下通道、工地邊、火車站等地拾荒度日。

救助站到底怎樣?本報派出記者戴鵬,以流浪者身份全程體驗。

無法接通

連續十次未打通救助電話

1月7日21點,記者與欒衛東一同站在解放西路太平街口。

此時的記者,身披一件欒衛東給的破棉衣。「完全認不出來。」一旁的欒衛東說。

很快, 途經市民發現了記者,撥打了長沙市天心區救助管理站的電話。

21點38分,市民撥打第一個電話時,無人接聽。此後連撥四個電話,均是佔線。第六個電話,撥通卻無人接聽,接下來四個電話,又全是通話中。十個電話後,記者仍無法取得救助。

21點44分,市民撥打110求助。

21點49分,坡子街派出所的民警打來電話問明情況。

21點55分,兩名民警到達現場,認真詢問情況後,和市民一起將記者攙扶上車,直接送往位於窯嶺的長沙市救助站。

三人圍毆

死縛雙手,死摁雙腳,膝蓋頂頭部

22點30分左右,證實記者未飲酒後,長沙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同意提供相應的救助。

約五分鐘後,民警離開,現場氣氛驟變。

「你叫什麼?住哪裡?」記者抬起頭,發現救助站工作人員已是滿面寒霜。

因為改扮的是聾啞流浪者,記者未作回答。幾度詢問後,因未獲答覆,工作人員音調漸高。

這時,一名工作人員突然衝上前來,繞到記者背後,將記者雙手死死束縛。緊接著,另外兩名工作人員衝上前來,死死地摁住記者。

眼見毆打可能升級,記者呼救:「救助站不能打人的,救助站不能打人的……」

一工作人員一邊說:「不打你,不打你」,一邊卻突然將記者重重地絆倒在地板上。

隨後,兩名工作人員將趴在地上的記者雙腳死死摁住,瞬間,記者無法動彈,呼吸困難。

放棄救助

「現在想走?晚了!」

「我不接受救助了,我要出去,我要出去!」被摁在地上,記者眼冒金星,感覺幾欲暈厥,無奈告饒。

「現在想走?晚了!」用膝蓋頂著記者頭部的救助站工作人員出言不遜。

「按國家規定,受助者可以自願接受救助站的救助,也可以自願放棄救助站的救助,救助站不能限制接受救助的流浪者人身自由。」記者說出理由後,同樣遭拒。

最後,記者迫於無奈告訴工作人員遠在浙江老家的父親的電話,在父親與工作人員交涉要求放人後,工作人員才將記者鬆開。

隨後,長沙市救助站工作人員拿出一份表格,要求必須在這份表格上寫上「自願放棄救助」、簽上名字、按好手印才同意記者離開救助站。

當晚11點左右,記者離開了長沙市救助站,此時距記者走進救助站還不到40分鐘。

記者目擊

老漢手腳被捆 救助站內呼救

23點30分,本報另一路記者進入救助站接應戴鵬,卻意外發現,此時救助站大廳地上放著一副擔架,上面正躺著一名老年流浪男子。

他雙手被白色麻繩反捆在背後,繩子深深地勒進衣服裡;雙腳小腿處被膠帶綁在一起。他使勁地想坐起來,但根本無能為力,最終只能半仰著身子,向記者呼救:放開我,放開我!

途經老人身旁的記者趕緊蹲下身子,靠近他詢問為何被捆綁,老人只是拚命哀求:「你先把我放開,放開我的腳,讓我坐起來。」

記者看到,他花白的頭髮、破爛的衣裳、下嘴唇處一圈血跡已經凝結成痂。當記者問他是否挨過打時,他點了點頭,眼角湧出淚水。

「我是記者,不是救助站的,沒有權力放開你!」一聽這話,老人家眼色頓時黯淡下來,再也沒有理睬記者。

大約一個多小時後,這名老人不知所蹤。

記者手記

他們為什麼拒進救助站

我們為什麼無法解答

2003年3月,公民孫志剛在收容站遭暴打離世。

十年後,下一場大雪來臨前,一個求助者,在長沙救助站遭遇圍毆。他是記者戴鵬。

如今,「收容」早已更名「救助」。若改動的只是詞語,那芸芸眾生應當權衡:如果某天,我也流浪街頭……

去年歲尾,一名流浪男子凍死在雨花區橋下;1月3日,另一名流浪男子凍死在開福區橋下。

「他們為什麼寧願露宿街頭,也不願去救助站?」這是最大的疑問。

如果我們是一名求助的流浪者,我們將會遇見什麼?這是採訪的起點。

記者戴鵬,以一名流浪者的身份體驗救助站,在長沙下一場大雪來臨前。

我們本想替那些不願進救助站的流浪者們,體驗救助之路;我們本想看看那些溫暖的救助細節,感受溫暖之路;我們本想告訴那些迷失的人們,找到回家的路。

當坡子街派出所的民警將戴鵬送進長沙市救助站。

沒有噓寒問暖,沒有熱飯熱茶,沒有禦寒衣被。

起初是救助者皺眉品評:吸毒?醉漢?其後是冰冷拷問……

或許,這只是他們的流程;或許,這只是他們的習慣;或許,還有太多的或許。

最終,在監控視頻裡,一個畫面將冰冷定格:兩名工作人員死死地摁住他的腳,一名工作人員狠狠地用膝蓋頂著他的頭部……

數分鐘後,他不堪忍受高喊:「我不要救助,我要出去!」

事情由難變易,打人者收工,他離開了救助站。人民路上雪猶未融,天地依舊祥和。

這是這場體驗的黑色終點。

面對一身傷痕,此前的懸疑追問似乎已無需再解。

流浪心酸,安睡不易。流浪,但常思家園之暖;落魄,卻有血有肉有尊嚴。

不飲盜泉之水,不受嗟來之食。

他們不是城市的傷疤,他們考驗城市的胸懷。

於之前湮沒無聞的被打流浪者而言,戴鵬所遭受的虐行,一拳一腳實際上都打在每個流浪者的生存權上。在他之前,誰能想像當另一名流浪者被送入此門,遇見了什麼?

孫志剛離開後,他的墓碑上刻有:「逝者已逝,眾惡徒已正法,然天下居廟堂者與處江湖者,當以此為鑒,牢記生命之重,人權之重,民主之重,法治之重,無使天下善良百姓,徒為魚肉。」

原標題:記者扮聾啞人暗訪救助站 被工作人員縛手圍毆

来源:華聲在線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